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题 第7讲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上课日期教 学目 标 通过“法律擂台赛”、追根溯源“法”的含义,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法治的内涵。通过“观察日历”、观看“宪法宣誓”,认识宪法地位,知道国家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才能更好发展。3.通过情景再现,树立规则意识,做到遵规守纪。教 学重 点 通过“观察日历”、观看“宪法宣誓”,认识宪法地位,知道国家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才能更好发展。教 学难 点 通过情景再现,树立规则意识,做到遵规守纪。教 学准 备 PPT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学法指导、突破重难点的设计) 二次备课谈话导入 1.上学、购物、就餐、旅游等等与法律有关吗?与哪些法律有关?你的家人或亲戚的工作和生活中涉及的法律有哪些?生1:我妈妈在工厂里上班,他们在工作中会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生2:我们在过马路时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生3:我们在超市或者市场购物时,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生4:我们在学校接受教育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如果没有这些法律,会有什么情景发生?我们公民都会受到哪些法律的保护呢?我国有哪些法律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活动一:追根溯源话法治1.如果让你用一种事物,形容你对“法律”的理解,你会如何比喻呢?2.小组探究:结合资料袋里的内容,解析“灋”字。3.思考: “獬豸”象征着什么?你能推测出“法”字右半部分是什么意思吗?“灋”意思是将不好的、错误的、违反规定的去除,也就是予以制裁。因此,“法”字体现了中国古人对“法”公正、公平的思想认识。 4.师: 通过对“法”字追根溯源,探究其含义,引导学生认识从古到今,“法”自始至终不变的是公平公正的内涵。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活动二:依宪治国是关键 1.我国为什么设立“国家宪法日”呢?(设立宪法日是为了普及法律、普及宪法、尊重宪法,营造一种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2.引导学生感受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做法,体现宪法的重要性,维护宪法的权威。教师强调:同学们,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也就是说其他的法律都是在宪法的基础上制定的,不可能超越宪法。3.看书42页的图片思考与发现: 他们在进行什么仪式? 你感受到的气氛是怎样的? 国家最高领导人为什么要进行宪法宣誓?这说明什么?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活动三:遵规守纪是核心5.学习习近平金句:“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其中“实施”一词,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又提出了什么要求呢?6.我们小学生要怎么做?生1:在课上,认真学习,履行学习的义务。生2:在外出郊游时,不乱扔垃圾,遵守公共秩序。生3:在宪法日上,学习宪法,宣传宪法。7.每个公民应该怎样做?生1:好好学习将来参与国家建设生2:我们要从小树立规则意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以法为荣,以法为耻。生3: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8.如何让每一个人都自觉遵规守纪呢?你有什么好方法?A.“宪法日” 进行宪法宣讲B.成立法治宣传小组,进行社会调查C.关注身边与法律有关的事物D.走进身边的法院博物馆E.参观法治教育基地三、归纳总结、拓展提升(1)师: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2)师: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3)师: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任何公民在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稳定、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在生活中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