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2022 年 下学期 九 年级 道德与法治 科课 题 6.2 共筑生命家园 主 备课时 班 级教 材 概 述 本框《共筑生命家园》包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两目内容,主要讲述“怎么办”的问题回应我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与资源、环境挑战。从理念上说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行动上说要走绿色发展道路,从愿景上说要建设 生命家园。教 学 目 标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理解并认同我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及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道德修养: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热爱大自然。 法治观念:正确理解并遵守党和政府制定的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各项政策,与违反政策的各种行为作斗争。 责任意识:在生活中以践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学重点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教学难点 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主 备 教 案 二次备课教学过程: 一、导学:时政导入 播放塞罕坝的美景视频导入 从“人与自然”角度分享视频给你的感受 自学:翻转反馈 总议题:如何建设我们的家园? 三、研学:问题探究 一、塞罕坝的前世今生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历史上的塞罕坝水草丰沛、森林茂密,在辽、金时期称作“千里松林”, 曾作为皇帝狩猎之所。清政府在1863年开围放垦,森林植被被破坏,后来遭遇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当年“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圣境和“千骑列云涯”的壮观场面不复存在。塞罕坝地区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 由塞罕坝“山川秀美、林壑幽深”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你有哪些启示? 生: 师:总结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对自然不同的态度不同的后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我们的智慧选择。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人与自然的关系: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2】人与自然的基本态度: ①正面: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②反面: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 ③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二、塞罕坝的改造之路 播放视频,思考塞罕坝的变化给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哪些经验? (二)如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或者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①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②要以资源环境承载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 ③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④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围场广大干部群众,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贯彻党和国家造林绿化的方针政策,朝着“以树遮天,以草盖地”的生态环境方向不懈努力,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植树造林热潮。世界环境大会上,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2017地球卫士·行动与激励奖”。按照规划,林场的年游客承载量在420万人次。目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年均50万人次,一年门票收入4000多万元。不仅如此,林场还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绿化苗木产业上做起了文章。8万多亩绿化苗木基地,1800余万株多品种、多规格的苗木,年收入可达2000多万元。 从塞罕坝的发展中是如何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或者如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1)国家: ①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坚持可持续发展,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③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坚持依法治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厉行法治,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保护生态环境。 (2)企业: 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②承担社会责任,加大节能环保的投入和科技创新。 ③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依法生产。 ④加强宣传教育,树立节能环保意识。 游戏体验,垃圾分类 (3)个人: ①学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②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的绿色生活方式。 ③依法保护环境,善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④正确行使公民的监督权,为改善环境献计献策。 ⑤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行为习惯。 【课堂总结】 恩格斯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瓶颈,为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共筑生命家园,走一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的道路,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作出自己的贡献! 固学:在线测试 (一)选择题 1.(2020 长沙)四月的长沙松雅湖,进入了鱼、鸟的繁衍哺育期。漫步湖边,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温馨提示:请收好您的钓竿,看好您的孩子,让我们小心点、再小心点,不要惊扰了松雅湖的“妈妈时间”。这旨在提醒市民( A ) ①尊重保护自然 ②增强责任意识 ③节约能源资源 ④学会珍惜时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的短板。开展“厕所革命”( C ) ①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旅游形象 ②有利于我国文明城市建设 ③有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 ④是实现我国脱贫目标落实精准扶贫的根本途径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在新三年造绿行动中,长沙市政府计划在全市范围内建设600余座公园,使长沙公园总量达到 1000座,让市民出门“三百米能见绿,五百米能见园”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图景。这体现了长沙市政府( C ) ①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 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把节约资源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④坚持以人为本,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补充资料: 视频《中国制度面对面》——了解我国的制度 展学:拓展践行 夯基础:完成一框一练6.2(预计15分钟) 拓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 展,要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为了提高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周南秀峰决定开展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一系列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策划篇]请你为本主题设计几个环保宣传活动。 (2)[共创明天篇]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家园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