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国殇》课件(共17张PPT) 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8《国殇》课件(共17张PPT) 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国殇
屈原
作者简介: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创作背景:
  此诗是屈原在民族危亡年代所作,爱国主义精神在诗中得到充分体现。全诗极写卫国壮士在战斗中勇武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讴歌他们为维护祖国尊严、解除人民灾难而献身的精神。慷慨悲壮的歌唱,不仅寄托了对阵亡士卒的哀思,而且表达了诗人与祖国同休戚、共命运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激情,有力地说明,诗人和人民大众爱憎态度是完全一致的。
国殇
屈原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怼 一作:坠)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子魂魄兮 一作:魂魄毅兮)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战士手持兵器身披犀甲,敌我战车交错戈剑相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旌旗遮天蔽日敌众如云,飞箭如雨战士奋勇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敌军侵犯我们行列阵地,左边的骖马倒地而死,右边的骖马被兵刃所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兵车两轮深陷绊住四马,主帅举起鼓槌猛击战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杀得天昏地暗神灵震怒,全军将士捐躯茫茫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将士们啊一去永不回还,走向那平原的遥远路途。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佩长剑夹强弓征战沙场,首身分离雄心永远不屈。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真正勇敢顽强而又英武,始终刚强坚毅不可凌辱。
人虽死啊神灵终究不泯, 魂魄刚毅不愧鬼中英雄!
译文:
手拿干戈啊身穿犀皮甲,战车交错啊刀剑相砍杀。
  旗帜蔽日啊敌人如乌云,飞箭交坠啊士卒勇争先。
  犯我阵地啊践踏我队伍,左骖死去啊右骖被刀伤。
  埋住两轮啊绊住四匹马,手拿玉槌啊敲打响战鼓。
  天昏地暗啊威严神灵怒,残酷杀尽啊尸首弃原野。
  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复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遥远。
  佩带长剑啊挟着强弓弩,首身分离啊壮心不改变。
  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
  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赏析
  《九歌》中的《国殇》,是一首追悼为国牺牲的将士的挽歌。据说,诗人是为楚怀王十七年(前312),秦大败楚军于丹阳、蓝田一役而写(当然,不同的说法也很多)。
  
  
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一次战役的经过:将士们身披犀甲,手持吴戈,人人奋勇争先,与敌人展开了短兵相接的战斗。只见战旗遮盖住太阳,战鼓震天动地。流矢在阵地上纷纷坠落,双方战车交替,车轮深深地陷入泥土中,四匹马挣扎着,还是拉不起来。由于敌军众多,我军伤亡惨重,左侧的边马倒下了,右侧的边马也被兵刃杀伤。壮士们身佩长剑,腋夹秦弓,捐躯于寥廓超远的疆场。
诗人热烈地礼赞道:英雄们真是意志刚强、武力强大,身虽死而志不可夺!他们死而有知,英灵不泯,在鬼中也是出类拔萃的英雄!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