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学案-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学案-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走进课标 解读考向】
引用实例,说明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必备知识 重点突破】
1.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形成
2.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原因和要求
3.如何适应新形势(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措施)
4.为什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正确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6.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和贡献者
7.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措施
【知识整合 网络构建】
【研究真题 探究规律】
1.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既要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也要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这要求( )
①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资本的源头治理
②健全行业监管机制,消除垄断和资本逐利性
③营造公平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④积极参与国际循环,引领资本全球化的进程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贯彻落实上述讲话精神,需要我国( )
①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 ②实现从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
③大量增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④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2年4月21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在海南博鳌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主席第二次以视频方式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的第五次“博鳌演讲”。
回顾2013年、2015年、2018年、2021年的“博鳌演讲”,习近平主席无一例外都谈到了中国发展之于亚洲、之于世界的意义。此时此刻,形势尤为特殊。同往年一样,习近平主席又一次在博鳌谈到中国经济与改革开放。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提供强大动能,为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会。中国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会动摇……。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中国开放的意志为何“不会动摇”。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会动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对外开放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从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京会议到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从发起创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得到全面拓展,正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外贸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商品出口占国际市场的份额由11%上升到15%,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度型开放加快推进,全面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连续五年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试验田,部署建设了二十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共建“一带一路”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的。
【针对训练 对接高考】
1.(2022广东)“粤贸全球”是广东省的一项重要工程,通过举办系列境外展会和经贸活动拓展国际市场。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变化,2020年推出线上展览平台和经贸对接会,通过补贴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网上洽谈,稳住订单;2021年推出“粤贸全国”,以线下展会为主,线上同步发力,鼓励企业抱团参展,突出展示广东优势品牌。该工程有利于( )
①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广东省经贸高质量发展
②鼓励广东外贸企业从以出口为主转为以内销为主
③利用行政手段帮扶广东中小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④促进广东企业营销方式从线下为主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1湖北)下图反映了2009—2019年中国双向直接投资情况,据此可推断出( )
①中国进出口贸易趋于平衡
②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日益凸显
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结构趋于优化
④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呈增长趋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1·天津)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对下图经济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开放型经济不断发展
B.中国为世界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
C.中国的对外开放增强了综合国力
D.中国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合作
数据来源《中国财政年鉴-2019》《中国统计年鉴-2020》
4.(2021·全国·高考真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总规模为846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8%,但中国FDI逆势增至2120亿美元,增幅为14%,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2020年中国FDI逆势增长,得益于( )
①中国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增长率先恢复
②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货物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
③中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对外资更具吸引力
④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增大,投资结构改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0·全国高考真题)下图反映2018~2019年中国对外货物贸易顺差情况(本题将全球经济体分为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美国和其他经济体)。
据图可推断出( )
①中国对其他经济体存在货物贸易逆差
②美国是中国货物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
③中国货物进口额大于出口额,且差额扩大
④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商品增加 2018~2019年中国对外货物贸易顺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RCEP生效实施后,货物贸易方面的零关税水平从8%增至90%,中国服务贸易开放承诺达到了已有自贸协定的最高水平。中国还首次在国际协定中纳入非服务业投资负面清单,对制造业、农业、林业、渔业、采矿业5个领域作出高水平自由化承诺。可见,RCEP生效的意义是( )
①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②建设联动型区域经济,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③进一步推动内外联动,促进资源要素自由高效流动
④全面开放国内市场,便利地区产业和价值链的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在改革开放后形成的外循环模式下,中国国内产业发展以发达国家主导的产业体系为中心,通过跨国公司纽带,与发达国家之间形成依附发展的分工格局。这种分工格局虽然给中国带来了开放红利,但也使中国长期承受着国际利润分配不平等的代价,在下游制造环节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也越发紧张。对此,我国应( )
①提高自给自足能力,减少外循环模式的不合理分配
②扩大产业链下游环节的市场占有率,实现以量取胜
③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加快塑造产业链主导权
④加大国内企业研发,做到产业链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1.A 2.B
3.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大发展,总体上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中国坚持开放发展,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能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内循环与外循环良性互动,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做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促进世界经济朝着更加开放、包容的方向发展,有利于为我国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4.①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②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得到全面拓展,正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拓展对外贸易,推进贸易强国建设,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③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制度型开放加快推进,全面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连续五年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坚持自由贸易体制,坚持深化改革,打造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国际合作新平台,推动我国对外开放向更深层次拓展。④中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共建“一带一路”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针对训练 对接高考】
1.B 2.C 3.A 4.A 5.A 6.B 7.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