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坚持新发展理念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坚持新发展理念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含答案)

资源简介

3.1坚持新发展理念 学案
一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理解和认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理解和认同新时代的新发展理念,明确新发展理念贯穿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2.科学精神:明晰坚持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能够阐释新发展理念的内容和要求,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认识。
3.法治意识:通过对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的学习,明白发展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4.公共参与:认识到在经济活动中不能唯利是图,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践行诚信、友善、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新发展理念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自己的生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及要求;新发展理念的内容、注重解决的问题、地位及要求。
2.难点:新发展理念的内容、注重解决的问题、地位及要求。
三课前预习
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含义:
①发展为了人民: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展依靠人民:__________________。
③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_____________。
(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地位: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的内在要求,彰显了________的价值取向,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2.贯彻新发展理念
(1)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原因:要着力解决好发展_______________,破解发展难题、________________、厚植发展优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__________,必须贯彻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理念。
(2)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内涵:
①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_____________问题。
地位(重要性):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______________问题。
地位(重要性):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
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③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__________________问题。
地位(重要性):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_______________问题。
地位(重要性):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_________________问题。
地位(重要性):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要求: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3.新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请将发展理念与其要解决的问题和做法选项匹配。创新发展______;协调发展______;绿色发展______;开放发展______;共享发展______。
A.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B.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C.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D.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E.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F.河长制实施5周年;
G.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H.嘉定区图书馆江桥金鹤分馆建成开放。
4.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要增强贯彻落实的全面性、系统性,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5.如何整体把握新发展理念?
(1)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_____________的主要内容。
(2)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_________,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要增强贯彻落实的__________、________,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四知识梳理
1.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内涵: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内容:(1)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3)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彰显制度优势。
重要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2.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内涵(侧重理解)
新理念 注重问题 具体措施
创新 发展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 发展不平衡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绿色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开放 发展内外联动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注意积累政治语言)
共享 社会公平正义 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总结: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我们要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五自我检测
1.“黑灯工厂”,一种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新突破,正点亮未来之光。“黑灯工厂”也叫智能工厂,因无需人工操作,车间内的机器可以自动运作,不需要灯光照明而得名。“黑灯工厂”依托数字化技术和大数据支持的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体系,实现依据上游供应能力以及下游需求状况来调整生产品类,提供各种高精度定位的产品。由此可见,“黑灯工厂”点亮未来之光的经济逻辑是( )
①数据驱动研发、制造资源优化配置,提升企业创新可预测性
②数字经济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取代了传统制造模式
③科学精准决策降本节能增效,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④有利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近年来,在一些大中城市兴起的“人民出行”公务电动车,以科技为手段、大数据为依托,服务于日常工作中的短途公务出行,使用者无需缴纳押金,由骑行者所在单位集体购买服务或公务出行卡后即可使用。公务电动车的兴起和发展有利于( )
①整合道路资源,提高政府经济效益
②刺激消费,扩大电动车租赁企业的利润空间
③创新公务出行方式,发展智慧交通
④增强社会节能环保意识,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0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扶贫攻坚的收官之年。《2020年网络扶贫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到2020年年底前,全国行政村通光纤、通4G的比例达99%,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99%。这体现的发展理念主要是( )
A.创新发展
B.绿色发展
C.共享发展
D.开放发展
4.为了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根据国家总体安排,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于2021年7月16日开市。以下碳排放权交易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企业碳排放超标→企业减产、限产→利润增加→实现碳达峰
②企业碳排放超标→购买碳排放量→利润减少→倒逼企业节能降碳
③企业出售剩余碳排放权→利润增加→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碳中和
④企业出售剩余碳排放权→利润增加→研发低碳技术→促进绿色生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从“靠天收”到“慧”种田,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运用,智慧农业日益成为中国新农人的“金扁担”。这说明,智慧农业的发展( )
①改变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②是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③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④发展壮大了农村私营经济,提升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2年2月国家正式全面启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关于“东数西算”的积极影响,以下传导正确的是( )
①发挥西部比较优势→提升西部差异化竞争力→推动经济协同联动
②提升跨区调度水平→增强数据算力算效→释放用户数据算力需求
③开发西部生态能源→西部数据支撑东部算力→拓展算力增长空间
④使用数据成本下降→满足用户算力需求→西部处理数据能力增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2年1月,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行动方案》从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膜回收行动、养殖业污染防治等5个方面,明确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重点任务安排。由此可见,我国( )
①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发展动力的问题
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致力于城乡发展一体化
③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出发点
④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深化改革开放,强化政策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实施一批对东北全面振兴具有全局性影响的重点项目和重大改革举措,着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推动实施东北全面振兴( )
①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客观要求
②旨在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③有利于建立协调有效的区域发展机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必须把开放发展作为第一动力,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6~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相关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 19.1 20.5 22.1 23.3 24.3
煤炭消费链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 62.2 60.6 59.0 57.7 56.8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91.28 153.40 260.78 380.87 492.02
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A.生态环境逐步好转 B.煤炭消费量下降推动绿色发展
C.绿色发展理念有所体现 D.清洁能源消费推动了创新发展
10.下表为2012年和2021年我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统计表。
年份 我国企业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总量及排位 占世界500强企业的比重 数量 占我国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比重 数量 占我国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比重
2012 76家,居世界第二 15.8% 65 82.28% 14 17.72%
2021 143家,居世界第一 28.65 96 67.13% 47 32.87%
根据上表可以推断,与2012年相比,2021年我国( )
①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有所削弱
③优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
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三课前预习
1.(1) 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满足人民美好需要,促进人全面发展 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使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道路
(2)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至上 新发展理念
2.(1) 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增强发展动力 美好生活需要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2) 发展动力 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蔚然成风 不平衡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内外联动 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社会公平正义 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要增强贯彻落实的全面性、系统性,开拓新境界
3. E AG DF C BH
4.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5.(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2) 集合体 全面性 系统性
五自我检测
1.A
2.D
3.C
4.C
5.C
6.A
7.D
8.B
9.C
10.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