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含答案)

资源简介

2.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学案
一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在探究政府经济职能的基础上,体会政府的作用,感受我们党和政府的伟大,认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科学精神:辨析经济运行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科学精神。
法治意识:了解我国《宪法》关于“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导”的相关表述,增强法治意识。
公共参与:增强社会主义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国家经济生活。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
难点:区别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三课前预习
1.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有哪些?
(1)通过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通过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3)通过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
(4)通过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5)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
(6)通过加强和优化_____________,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7)科学的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
①宏观调控的含义: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
②宏观调控的目标:促_____________、增_________、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衡。
③宏观调控的手段: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国家通过财政收入与支出政策,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1)是什么?科学的________________、有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通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人民的____________利益和______________利益、_________________利益与___________________利益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________________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重要特征:我国是___________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_____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___________。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___________、协调各方的____________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
(2)制度优势:在我国,把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3)根本目标:促进全体人民实现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___________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能调动________和各类________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效率提高,又能避免_______________,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4)内在要求:科学的____________、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通过更好发挥________作用,把人民的____________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____________结合起来,发挥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4.宏观调控常用经济手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家通过财政收入与支出政策,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调节_____________,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按照政策力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政府可选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我们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___________作用,更好发挥______________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5.政府科学宏观调控:区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1)某省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 )
(2)我国农产品实行目标价格制度,补贴低收入者收入( )
(3)我国将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 )
(4)政府发行国债,扩大经济建设支出,降低企业税费,扶持企业创新( )
(5)2018年我国政府机型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落实“营改增”并提高起征点,推进资源税改革,完善消费税等( )
(6)扩大货币发行量、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
四知识梳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在我国,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3)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能调动劳动者和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效率提高,又能避免两极分化,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4)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通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
通过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社会发展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即经济发展战略)
通过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即宏观调控)
通过实施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即产业政策)
通过实施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即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
通过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即市场监管)
通过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即公共服务)
3、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必要性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宏观调控的手段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适当的行政手段。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政策(财政收入与支出政策)和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弥补市场调节弊端与局限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五自我检测
1.截至2021年11月底,中国人民银行通过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工具,提供了了189亿资金,直接带动地方法人银行对2万亿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通过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提供3175亿元低成本资金,直接带动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8794亿元。下列对这两项政策工具的效果分析正确的是( )
①市场流动性增加
②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③稳定小微企业投资
④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⑤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A.②→①→④→③ B.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⑤ D.④→①→③→⑤
2.2022年1月17日,人民银行开展7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分别降至2.85%、2.1%。这是央行自2020年4月之后首次下调政策利率,距离2021年12月降准仅仅一个月。2022年我国仍然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列关于我国经济政策传导正确的是( )
①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信贷资金供应→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②降低企业增值税起征点→实施更大规模减税→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
③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减少税收→促进经济发展
④央行实行逆回购→紧缩市场货币资金流动性→运用经济杠杆助推经济复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起伏反复,但我国市场始终保持活力。数据显示,全国市场主体突破1.5亿户,个体工商户数量突破l亿户,在经济发展中表现亮眼。其可能的原因是( )
①我国持续实施“证照分离”改革,显著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
②我国深入推进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③我国财政政策坚持“大水漫灌”,加大对市场主体的纾困帮扶力度
④我国降低部分小微企业所得税起征点,激发了大众创业的积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指出,要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严禁各地区各部门自行发布具有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维护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统一性、严肃性、权威性。上述举措带来的影响有( )
①强化了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的统一
②消除地方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
③更好降低企业的非市场交易成本
④放大市场主体具有的自发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2年5月13日,同方股份收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垄断案件调查通知书》,国监局将对同方知网、知网数字出版开展反垄断调查。同方知网在国内高校市场的占有率接近100%,但因订阅费用过高,目前中科院及几所高校决定停用中国知网数据库。反垄断调查旨在( )
①优化企业营商环境,降低经营风险
②弥补市场调节缺陷,保护消费权益
③推动政府简政放权,优化公共服务
④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促进公平竞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2021年12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触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此举( )
①是央行实施积极的财政策的具体表现
②通过实施经济政策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③通过实施货币政策以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④可以带来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下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40多年来,深圳地区经济总量位居亚洲城市第五位,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深圳的成功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巨大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有(  )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市场充分竞争,企业自主经营
③市场调节受价值规律支配
④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1年8月,针对汽车芯片市场哄抬炒作、价格高等突出问题,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价格监测和举报线索,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企业立案调查,持续关注芯片等重要商品市场价格秩序,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材料表明( )
①市场具有自发性,要加大监管力度
②要健全法律制度,约束市场配置资源
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④要科学实施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持和内在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此应( )
①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②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消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行为
③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④加快完善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完善完全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采购机构以公开招标的形式,用“团购”方式向药品供应商购买明确数量的药品。第六批国家集采药品上市后,患者惊喜发现,胰岛素价格普遍降幅超过一半。下列关于“集采”的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
①中标药企和医院的获利空间被压缩
②药品采购过程中的非必要环节减少
③药企和医院参与分摊医疗保障责任
④采用大范围的药企竞价或议价模式
⑤中标药品的采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A.②→④→①→③ B.④→③→①→⑤
C.②→③→④→⑤ D.④→②→⑤→③
参考答案:
三课前预习
1.(1)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
(2)宏观经济政策
(3)产业政策
(4)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
(5)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
(6)公共服务
(7) 进经济增长 加就业 定物价 保持国际收支
2.(1) 宏观调控 政府治理
(2) 当前 长远 局部 整体 政治
3.(1)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领导 最大优势 总览全局 领导核心
(2) 社会主义制度 市场经济
(3) 共同富裕 按劳分配 劳动者 市场主体 两极分化
(4) 宏观调控 政府 当前利益 整体利益
4.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社会总需求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 政府
5. A A A A A B
五自我检测
1.B
2.B
3.A
4.B
5.B
6.C
7.B
8.C
9.B
10.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