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坚持新发展理念 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坚持新发展理念 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坚持新发展理念学案
一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理解和认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理解和认同新时代的新发展理念,明确新发展理念贯穿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2.科学精神:明晰坚持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能够阐释新发展理念的内容和要求,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认识。
3.法治意识:通过对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的学习,明白发展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4.公共参与:认识到在经济活动中不能唯利是图,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践行诚信、友善、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新发展理念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自己的生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及要求;新发展理念的内容、注重解决的问题、地位及要求。
2.难点:新发展理念的内容、注重解决的问题、地位及要求。
三课前预习
1.贯彻新发展理念
(1)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原因:要着力解决好发展_______________,破解发展难题、________________、厚植发展优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__________,必须贯彻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理念。
(2)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内涵:
①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_____________问题。
地位(重要性):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______________问题。
地位(重要性):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
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③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__________________问题。
地位(重要性):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_______________问题。
地位(重要性):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_________________问题。
地位(重要性):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要求: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含义:
①发展为了人民: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展依靠人民:__________________。
③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_____________。
(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地位: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的内在要求,彰显了________的价值取向,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3.广大人民群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是我们党坚持_____________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4.新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请将发展理念与其要解决的问题和做法选项匹配。创新发展______;协调发展______;绿色发展______;开放发展______;共享发展______。
A.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B.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C.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D.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E.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F.河长制实施5周年;
G.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H.嘉定区图书馆江桥金鹤分馆建成开放。
5.新发展理念中的五大发展理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自我检测
1.碳交易又称为“碳排放权交易”,通常情况下,由政府确定一个碳排放总额,并根据一定规则将碳排放配额分配至企业。如果未来企业排放高于配额,需要到市场上购买配额。我国碳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全国碳市场交易活跃,市场运行平稳,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碳排放权交易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企业碳排放超标→企业限产、减产→企业退出生产市场→实现碳中和
②企业碳排放超标→购买碳排放量→运营成本增加→倒逼企业减排降碳
③企业出售碳排放权→大幅提高碳交易价格→利润增加→扩大生产规模
④企业出售剩余碳排放权→利润增加→创新绿色低碳技术→促进绿色生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2年2月国家正式全面启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关于“东数西算”的积极影响,以下传导正确的是( )
①发挥西部比较优势→提升西部差异化竞争力→推动经济协同联动
②提升跨区调度水平→增强数据算力算效→释放用户数据算力需求
③开发西部生态能源→西部数据支撑东部算力→拓展算力增长空间
④使用数据成本下降→满足用户算力需求→西部处理数据能力增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2年5月11日,“招商银行2022年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成功发行。这是招商银行境内发行的首单绿色金融债券,也是全国范围内商业银行首次发行乡村振兴主题的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县域范围内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类项目。此类债券的发行( )
①是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调控职能,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②属于商业银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实现银行经营目标
③能够强化支持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助力
④拓宽了绿色发展的融资渠道,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近年来,在一些大中城市兴起的“人民出行”公务电动车,以科技为手段、大数据为依托,服务于日常工作中的短途公务出行,使用者无需缴纳押金,由骑行者所在单位集体购买服务或公务出行卡后即可使用。公务电动车的兴起和发展有利于( )
①整合道路资源,提高政府经济效益
②刺激消费,扩大电动车租赁企业的利润空间
③创新公务出行方式,发展智慧交通
④增强社会节能环保意识,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回顾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最突出的一条经验就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4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以解决人民问题为导向,以满足人民需要为目的,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①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理念
②要消除人民收入差距,满足人民的一切需求
③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④要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下表为2012年和2021年我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统计表。
年份 我国企业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总量及排位 占世界500强企业的比重 数量 占我国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比重 数量 占我国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比重
2012 76家,居世界第二 15.8% 65 82.28% 14 17.72%
2021 143家,居世界第一 28.65 96 67.13% 47 32.87%
根据上表可以推断,与2012年相比,2021年我国( )
①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有所削弱
③优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
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下表为重要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国家级战略工程:
工程 内容
西电东送 把中国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
西气东输 将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通过管道输送到需求巨大的东部地区。
东数西算 让西部的算力资源更充分地支撑东部数据的运算,更好为数字化发展赋能,推动更多数据中心向可再生能源更丰富的西部转移。
表中这些工程的共同意义是( )
①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②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③有利于东部和西部双方优势互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④有利于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1年,我国各地把现代产业理念引入农业农村,纷纷出台产业规划和新举措;以加工业带动“接二(第二产业)连三(第三产业)”,以休闲农业带动“隔二连三”,使农业成为“有文化说头、有休闲玩头、有再来念头、有发展奔头”的产业。此举有利于( )
①强化上下游利益联结,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②延伸农业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拓展价值链
③推进乡村产业多元化、综合化、融合化发展
④发展农村支柱性产业,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1年,我国各类主体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达27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下列关于我国增加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传导正确的是( )
①降低研发成本
②推动转型升级
③提高创新能力
④提高发展质量
A.③→①→② B.③→②→④ C.①→③→② D.③→①→④
10.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先导性工程。目前,我国种业发展成效显著,主要粮食作物种子自给率较高、自主性较强,但很多高附加值的品种种子严重依赖进口,“国外种子按粒卖,国内种子按斤卖”的现状仍未得到根本好转。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加快推进种业振兴。为实现这一目标,下列举措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实施龙头企业扶优行动→引导创新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培育种业“领头雁”
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优质农作物规模化种植→健全农业服务支撑体系
③健全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激活原始创新的积极性
④加强与国际先进种业公司合作→畅通优质种源引进渠道→提升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三课前预习
1.(1) 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增强发展动力 美好生活需要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2) 发展动力 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蔚然成风 不平衡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内外联动 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社会公平正义 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要增强贯彻落实的全面性、系统性,开拓新境界
【解析】略
2.(1) 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满足人民美好需要,促进人全面发展 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使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道路
(2)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至上 新发展理念
【详解】略
3. 共享改革成果 全心全意
【详解】略
【点睛】
4. E AG DF C BH
【详解】本题属于填空题,可参阅教材进行回答,详解略。
5.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详解】略
四自我检测
1.C
【详解】①:企业碳排放超标,可以购买碳排放量,但不是限产、减产,退出生产市场来实现碳中和,①错误。
②:企业碳排放超标,购买碳排放量,导致运营成本增加,倒逼企业减排降碳,②正确。
③:企业出售碳排放权,不是通过大幅提高碳交易价格增加利润,也不会扩大生产规模,③错误。
④:企业出售剩余碳排放权会增加利润,促使创新绿色低碳技术,促进绿色生产,④正确。
故本题选C。
2.A
【详解】①②:“东数西算”可以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有利于发挥西部比较优势,提升西部差异化竞争力,推动东西部经济协同联动;同时“东数西算”可以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提升跨区调度水平,增强数据算力算效,释放用户数据算力需求,①②符合题意。
③:“东数西算”与开发西部生态能源无关,且“西部数据支撑东部算力”与材料相违背,③不符合题意。
④:实施“东数西算”,需要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数据成本增加,④错误。
故本题选A。
3.D
【详解】③④:招商银行境内发行的首单绿色金融债券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县域范围内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类项目。此类债券的发行能够强化支持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拓宽绿色发展的融资渠道,为乡村振兴助力,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助力,③④符合题意。
①:商业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不属于发挥货币政策的调控职能,①错误。
②:招商银行境内发行首单绿色金融债券助力乡村振兴,是商业银行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但银行经营目标是盈利,绿色金融债券不一定能够实现其经营目标,②错误。
故本题选D。
4.D
【详解】①:公务电动车的出现及发展的导向作用主要在于方便日常中短途的公务出行,发展智慧交通,而非提高经济效益,故①说法错误。
②:公务电动车的出现及发展方便了大家的出行,但不一定能增加电动车租赁企业的利润空间,故②说法错误。
③④:由题干可知,公务电动车以科技为手段、大数据为依托,服务于日常中短途的公务出行,使用者无需缴纳押金,由骑行者所在单位集体购买服务或公务出行卡后即可使用。这样的出行方式创新了公共出行交通方式,发展了智慧交通,同时也提高了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鼓励绿色出行,减少机动车污染,故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D。
5.D
【详解】①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理念;①④正确。
②:消除人民收入差距的说法错误,我国允许收入差距存在,但收入差距不能过大,满足人民的合理需求而非一切需求;②错误。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根本上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③错误。
故本题选B。
6.D
【详解】①:目前我国正努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实际不符,①排除。
②:根据题干图表信息,2012年和2021年我国国有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数量及比重均高于民营企业,这说明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仍发挥着主导作用,不能反映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有所削弱,②与题意不符。
③④:根据2012年和2021年我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数量及比重的变化,可知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仍发挥着主导作用,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也取得巨大成就,这说明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也说明优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7.B
【详解】①③:实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东数西算,促进资源跨区域调配,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发展的整体性,有利于东部和西部双方优势互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不涉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②排除。
④:材料中的西电东送中的“煤炭”不属于清洁能源,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8.C
【详解】①:材料旨在说明乡村产业发展,没有体现区域协调发展,①错误。
②③:各地以加工业带动“接二(第二产业)连三(第三产业)”,以休闲农业带动“隔二连三”,这有利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拓展价值链,推进乡村产业多元化、综合化、融合化发展,②③正确。
④:材料旨在说明乡村产业发展,不涉及农民财产性收入,④错误。
故本题选C。
9.B
【详解】①:增加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而不是降低研发成本,所以①排除。
③:经费的投入有利于自主创新,故③排在第一。
②:创新推动经济转型,故②排在第二。
④:经济转型,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故④排在第三。
故本题选B。
10.A
【详解】①: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就要扶持龙头企业,增强优势企业研发能力,培育种业“领头雁”,①符合题意。
②:优质农作物规模化种植,健全农业服务支撑体系,并不能解决优质种子这个“卡脖子问题”,②排除。
③:健全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能够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激发企业科研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③符合题意。
④:只有从我国自身出发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优质种子这个“卡脖子问题”问题,而不能依赖进口,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