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各民族的分布特点。2.了解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3.知道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初步形成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二、教学重点:知道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初步形成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程导入(3分钟) 一、展示学习目标 二、猜一猜 1.导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辽阔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我们的民族。 2.提出问题:根据服装特点,进行正确的连线 3.展示图片和名称: 高山族、朝鲜族、满族、回族、蒙古族、傣族 4.预设:进行正确连线。 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学生认真观看PPT,尝试将图片和对应的名称正确连接。 明确本节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 用连线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初步认识我国的少数民族,为下文做铺垫。小结揭题:他们都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什么是少数民族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开始学习今天的课程。探究新知一、民族分布的特点(8分钟) 活动一:我会识图 1.展示课件并提问:根据饼状图说一说什么是“少数民族” ? 饼状图: 资料:根据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已达14.4亿(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人口)。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占8.89%。 2.预设:人口少的民族称为少数民族。 3.讲解: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共同组成中华民族。 4.过渡:你知道少数民族的人都住在哪里吗 5.预设:学生畅所欲言。 6.展示答案: 人口多且集中在特定区域,成立民族自治区。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7.追问:说一说:除了自治区,你身边有少数民族的人吗 8.预设: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认真观察饼状图,思考什么是“少数民族”,并尝试回答。 学生认真观看PPT,听教师讲解,并思考教师提问进行回答。 通过识图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程气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同时在活动中了解知识点,完成教学目标。总结过渡: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区、各民族的人口流动更加频繁,促进了相互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二、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8分钟) 活动二:我是观察员 1.展示图表并提问:少数民族分布的范围有什么变化 2.预设:从小到大 3.展示图片并提问:人民币上有几个民族的文字? 4.预设:汉语拼音、蒙古文、藏文、壮文、维吾尔文。 5.展示课件并提问:你观察到我们的民族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6.预设:学生畅所欲言。 7.普法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学生认真观看图表,思考少数民族分布的范围有什么变化并尝试回答。 学生认真观看图片,思考人民币上有几个民族的文字并尝试回答。 学生认真观看图片,思考我们的民族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并尝试回答。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的过程中了解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同时,完成教学目标。总结过渡:我国各民族汇聚为一个大家庭,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如果各民族不交流沟通,还能形成这样的民族关系吗 三、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8分钟) 活动三:我是小导游 1.播放视频并提问:观看视频,并结合书本56页,给大家介绍茶马古道。 提示1:涉及地区 提示2:涉及民族 提示3:涉及商品 2.预设:学生畅所欲言。 3.展示课件并讲解: 茶马古道促进民族间的经济交流、文化交融,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维护了边疆的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 4.追问: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商贸通道? 5.展示图片:京杭大运河、丝绸之路。 6.追问:这些商贸通道对中华民族产生了什么影响? 7.预设:促进民族间的交流交往交融。 8.追问:你还知道哪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 9.预设:学生畅所欲言。 10.展示课件并讲解: 文成公主入藏: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和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文成公主入藏赢来了唐、藏百年和平的局面,两国人民和睦相处,增进了两国在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也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和平共处。 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不仅完成了国家赋予的外交任务,更重要的是打开了“丝绸之路”的大门,促进了汉族与西域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 学生认真观看是视频,了解什么是茶马古道,感受不同民族间的交流交往交融。并积极思考,分享自己知道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 通过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茶马古道在民族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理解,从而对民族间的交流交往交融有更深入的认识。总结过渡: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相互交错,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各民族都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一起来看看。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贡献(11分钟) 活动四:畅所欲言 疆域篇 1.播放视频:各民族团结抗日。 2.提问:在抗日战争中,我国都有哪些民族做出了贡献? 3.预设:整个中华民族。 4.追问:你还知道哪些各民族对祖国疆域做出贡献的事例? 5.预设:学生畅所欲言 6.总结:在奠定祖国疆域、开发祖国山河和维护领土完整的事业中,各民族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中国历史的辉煌篇章。 经济篇 1.展示图片并讲解: 在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过程中,也带来了各种物品的传播,内地汉族的丝绸传到了边疆少数民族那里,而少数民族的棉花则传回了内地。 2.追问:你还知道哪些物品在各民族间传播? 3.预设:学生畅所欲言。 4.总结: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密切联系,我国经济今天取得的成就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文化篇 1.展示相关链接: 我国文学宝库中既有大量反映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作品,也有大量少数民族作者的创作。例如: 《诗经》是我国古代各地区各民族民歌的汇总; 楚辞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记录或者整理少数民族仪式歌、民歌的作品; 元曲的繁荣有着少数民族多方面的贡献; 《红楼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满族的社会生活; 源自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玛纳斯》《江格尔》,也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 2.展示课件并提问:下面是一些同学查找到的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的事例,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事例吗? 3.预设: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认真观看课件并积极思考,结合自身知识畅所欲言。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参与度。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不同民族都对中华民族做出了重要贡献,增强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完成教学目标。总结过渡:在长期实践和不断交往中,各民族相互借鉴、相互欣赏、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课堂小结(2分钟)拓展空间:小调查请查阅资料,了解西瓜、黄瓜、核桃、葡萄、胡萝卜等瓜果蔬菜在我国历史上是怎样传播开的。5 / 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