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4.8美丽文字+民族瑰宝 第一课时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4.8美丽文字+民族瑰宝 第一课时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8课 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多样性。
2.知道中国汉字历史悠久,了解汉字发展中不同字体的风格。
3.学习欣赏独特的书法艺术,认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学习欣赏独特的书法艺术,认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程导入(3分钟) 一、展示学习目标 二、视频引入:思考问题 1.导语:翻译机可以实现不同语言的互译,今天有个特别的翻译机,特点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视频。 2.播放视频并提问: 这个软件可以实现哪些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互译? 3.给出答案: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朝鲜语、壮语、彝语。 4.追问:为什么需要民族语文智能语音翻译软件? 5.给出答案:语言不同、文字不同。 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观看视频并思考,根据视频内容尝试回答教师提问。 明确本节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 用视频直观地给学生展示我国有多种民族的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为下面的讲解做铺垫。
小结过渡:这些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同学们能认识哪些呢?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吧。
探究新知
一、丰富多样的文字(6分钟) 活动一:我来认一认 1.展示图片并提问:人民币上有哪些少数民族的文字? 2.给出答案: 蒙古文、藏文、壮文、维吾尔文。 3.展示课件并总结: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除汉字外,还有藏文、蒙文、维吾尔文、朝鲜文等几十种文字。 4.过渡:在这些少数民族文字中,大家知道海拔最高的是哪种文字吗? 5.展示课件并讲解:如果把世界上的文字按其“家乡”的海拔排成队,那么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我国的藏文,有人称它是“世界屋脊上的文字”。1300多年前,松赞干布受梵文的启发,命人着手创制文字,这种文字就是现代藏文的前身。用藏文写成的古代文献浩如烟海。 6.总结过渡:这些文字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们共同书写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但是为了各个民族能够更好地交流,我们很多学校会进行双语教学,既学习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又学习普通话和汉字。 7.展示课件并讲解: 普法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学生认真观看PPT,根据已有知识储备进行回答。 学生认真观看课件,并听教师讲解,了解民族文字,了解学习普通话和汉字的重要性。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既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又能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文字的多样性,了解藏文。 通过普法知识,既提升学生对学习普通话和汉字的主动性,又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
总结过渡:所以我们需要学习好普通话和汉字,那大家知道汉字有多久的历史吗?
二、古老而优美的汉字 活动二:我来猜一猜(8分钟) 1.展示图片并提问:猜猜以下哪种汉字历史最悠久? 2.预设:学生畅所欲言。 3.给出答案: 甲骨文:这些刻画在甲骨上的符号是3000多年前商朝的文字。 金文:这是西周时期的毛公鼎,距今约2800年,鼎内铸有文字近500个。 小篆:这是一枚约2200年前的秦朝货币,上面铸有小篆“半两”二字。 楷书:这是1000多年前唐朝书法家颜真卿撰写的碑文。 4.追问:那大家知道甲骨文的起源吗? 5.预设:学生畅所欲言。 6.播放视频并提问:汉字最可能起源于哪种说法? 7.给出答案:图画说 8.过渡:汉字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很可能起源于图画说,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 活动三:我来认一认(6分钟) 1.展示课件并提问:你能认出这些古汉字对应哪些现在通用的规范汉字吗?试着在右边的田字格中工整地写出来。 2.给出答案:日、月、山、羊、水、木。 3.过渡:看来这种简单的大家都能认出来,我们再来看两个复杂的字。 4.展示课件并提问:根据图画说,你能认出这两个古老的汉字吗? 5.给出答案: 张开大嘴,有老虎斑纹的是“虎”。 大象鼻子,有健壮身躯的是“象”。 6.过渡:大家掌握了认识甲骨文的方法了吗?我们再来挑战个高难度的。 7.展示课件并提问:你能猜出下列甲骨文代表的属相吗?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8.引导学生回答 9.总结: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特别是早期汉字,直观形象,生动多姿。 10.过渡:大家有没有发现,早期汉字特别像一幅画?我们来看看汉字和画的关系。 活动四:我来看一看(5分钟) 1.展示课件并提问:仔细观察左边的汉字和右边的画,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讲解:它们都有写意的特点,写意就是说忽略艺术形象的外在逼真性,而强调其内在的精神实质。 3.总结:汉字与绘画同出一源,早期汉字与以写意为特点的中国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汉字的这种写意性形体使得人们很容易根据字形去判断它所表达的意义。 4.过渡: 三千多年前的字,因为这种写意的特点,我们今天仍然能认识它们。但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这些汉字慢慢演化出不同的字体。 活动五:我来说一说(5分钟) 1.播放视频:《汉字——一路走来》 2.展示课件并提问:看完视频,你能说出这些“马”是什么字体吗?它有什么特点呢? 3.讲解: 甲骨文:笔道纤细、瘦硬方折,具有清癯之美。 金文:肥厚粗壮、圆浑丰润,庄重典雅、精致美观。 小篆:粗细均匀,长圆态势。 隶书:蚕头燕尾、笔法沉稳。 楷书:结构严谨。 4.总结:汉字形体优美,具有十分独特的审美价值。从甲骨文到楷书,每一个阶段的汉字都呈现出不同的字体风格,构成了中华文化史上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5.过渡:每个阶段的汉字有不同的字体风格,相应地,每个阶段都有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流传下来。 活动六:我是鉴赏家(5分钟) 1.展示课件并提问:说说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引导回答: 行书:牵丝生动、笔法秀逸、章法自然、研美多姿。 楷书:端正瘦长、挺拔矫健 草书:化断为连,一气呵成 3.总结: 汉字成就书法,书法弘扬汉字。 学生认真观看图片和视频,进行思考,然后根据已有知识进行猜测。尝试说出自己知道的关于甲骨文的起源的说法。 学生认真观看PPT,积极思考,根据图片,尝试说出对应汉字。 学生认真观看ppt并思考回答。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并仔细观察,尝试说出不同的字体和特点。 学生认真鉴赏书法作品,并尝试说出感受。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积极思考,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再结合视频,让学生能直观地看到甲骨文是如何发明的,对图画说有所了解,为下面的讲解做好铺垫。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猜测,能够很好提升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对汉字的热情。 通过图与文的生动对比,能够让学生直观感知早期汉字与中国画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提升学生对汉字的认识。 通过视频的方式,视听结合,直观说明汉字的演变历程和不同汉字的特点。同时让学生在观察和回答中,提升辨识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书法鉴赏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书法之美、汉字之美,提升学生对汉字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总结升华:汉字的书法艺术更是绚烂多姿,异彩纷呈,是中华艺术宝库中的重要元素。
课堂小结(2分钟)
拓展空间:
我来写一写
选择一幅你喜欢的书法作品,进行临摹,并跟家人分享。
5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