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质量监测
道德与法治科 试 卷
精挑细选,体验成功(共60分,每题3分,请在答题卡上涂卡并检查)
1.创建文明城市是全面展示我市治理效能和市民素养的窗口。对下列宣传标语分析正确的( )
选项 宣传标语 倡导市民素养
A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以礼待人
B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诚实守信
C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法治意识
D 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尊重他人
A.A B.B C.C D.D
2.2021年4月,陈伟的水果店倒闭了,欠下了约8万元的债务。为了尽快还清欠款,陈伟每天打三份工。终于在2022年春节前还清了所有欠款,他如释重负,“终于可以过个安心年了”。下列古语与陈伟身上体现出的精神品质相符合的有( )
①言必信,行必果 ②学而知不足,思而得远虑
③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④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倡导“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我们之所以要将“习礼仪”作为人生必修课,是因为( )
A.重礼仪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B.讲礼仪就能够杜绝违法犯罪的发生
C.习礼仪有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
D.礼仪教育是我国文化建设基础工程
4.一位诗人在公园里散步,在一条只能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对面走过来的评论家相遇。这个对诗人有成见的评论家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我恰恰相反。”诗人说完,笑着退到了路边。下列说法你不赞同的是( )
A.评论家不懂得尊重别人
B.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C.不尊重他人的人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
D.每个人对别人都有自己的成见
5.公路上,一辆摩托疯狂地飞驰着,一个20出头,蛮“帅”的年轻小伙儿一手扶着把,一手拿着手机,正谈笑风生地说着什么……红灯亮了,他还一如既往地向前奔着。刹那间,一辆重型货车急速驶过,“砰”的一声巨响,摩托车撞了上去……这个悲剧启示我们(  )
①自由划定了社会规则的边界 ②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受规则约束
③要严于律己,自觉遵守规则 ④社会秩序保障规则的实现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6.马克思曾指出:“自由就是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权利。每个人所能进行的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界限是由法律规定的,正像地界是由界标确定的一样。”这表明( )
A.任何国家的公民都不可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B.国家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限制公民的自由
C.公民的自由权利是有限制的,要受法律的约束
D.法制越健全,人们所受的限制就越多,享有的权利就越少
7.从少年儿童乘车购票身高标准的修改,到网络购物“后悔权”的确定,再到民法典关于“见义勇为”的修订……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有些规则也在调整和改善。这说明( )
A.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时都可能被废除
B.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
C.规则要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
D.要为新规则的制定提出积极建议
8.在复习过程中,“智慧之光”小组的同学们用图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9.没有规则,就无法上课;没有规则,就没有正常的体育比赛;没有规则,就没有有序的交通。没有交通秩序,我们甚至连按时上学都得不到保障。这说明( )
①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②凡是有规则的地方人们就会没有行动自由
③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需要人们自觉遵守规则
④有了规则就一定有良好的秩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一一深入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众包设计、智慧物流、新零售等新增长点。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我国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
A.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限制
B.网络可以让人们生活变得更便利
C.互联网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D.网络能为文化传播搭建新的平台
11.守住法律底线,约束个人行为,不信谣、不传谣,是阻断网络谣言的最好办法。这启示我们中学生面对网络谣言要( )
A.网络不归法律管,自由上网最快乐
B.法律知识多学习,提高辨别不轻信
C.满足自己好奇心,动动手指就转发
D.网上虚假信息多,拒绝网络最安全
读漫画《走投无路》(见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2.该网站陷入“走投无路”的困境是因为它( )
①危害社会公德,漠视国家法律 ②违反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③侵犯了他人的智力成果权 ④侵犯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该网站被依法查处启示我们( )
①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②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③当合法权益被侵害时,要敢于打官司讨回公道
④执法、监管部门的打击足以营造清净的网络天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如图漫画给我们中学生的启示有( )
①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
②自觉抵制网络谣言,传播健康网络信息
③加大网络监管力度,营造良好网络空间
④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构建良好网络秩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5.2021央视牛年春晚节目《牛气来》中一位歌手虽然人在香港,用云录制的方式亮相春晚,但毫无违和感,即便是和其他现场演员在同一个舞台上也完全看不出来是一个“虚拟”的形象。这说明( )
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创新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16.疫情防控期间,国家开通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平台涵盖防疫教育、品德教育、专题教育、课程学习等6大模块的学习资源,可供5000万学生同时在线使用。这体现了网络( )
A.丰富了民主政治的形式
B.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C.搭建了文化传播新平台
D.促进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17.早上7点,某实验学校八年级500余名学生齐聚操场,踏上全程10公里的远足征程。走出校门,大家无比兴奋、激动。尽管大家脸上挂满了汗水,但师生们相互鼓励,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坚持走下去。在终点的横幅上大家骄傲地写上自己名字,并合影留念。对此,同学们发表了各自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中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参加远足会影响学习
B.参加远足活动有利于亲近社会,促进个人成长
C.远足活动虽然有益,但是有点苦,我不想参加
D.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就能养成亲社会情感
18.接种疫苗是对抗疫情最有效的手段。接种疫苗既是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保护他人,也是在为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作贡献。由此可见( )
A.我们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B.人的身份在社会关系中确定
C.应在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发展和成就自己
D.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19.小明和小红是初中同桌,两个人平时互相帮助,一起学习。那小明和小红之间的社会关系属于(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网络关系
20.以下对部分初中生的行为及表现分析合理的是( )
A.上初中后,小伟遇到事情就不太愿意听家长的话了——独立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B.为争创学校文明学习标兵班,某班组建了学习互助小组——美好的集体只有合作没有竞争
C.小琴积极参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亲近社会可以开拓视野,塑造健康人格
D.有些同学早晨起床比较迟,没有时间吃早饭——保证休息更重要,不吃早饭正好减肥
☆第Ⅱ卷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40分
材料一 2022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土坑”酸菜乱象之后,有网友搜索发现淘宝等平台已搜索不到“老坛酸菜”相关商品,多家企业因此受到影响。
材料二 有求必应的“热心助教”
“多亏了她帮助我,要不我考不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在高中期间和白晓卉前后位的同学肖金芳感激地说。从乡村中学升入高唐一中的肖金芳,语文基础很差,成绩曾考过个位数。白晓卉义务当起她的“小助教”,有什么不会的题,只要一问白晓卉,她总会耐心地讲清楚。她还特别提到一个细节:每次白晓卉来到她的桌前问她问题时,只要她坐在桌前,白晓卉都会蹲下身来,和她保持平等的位置,让她感到白晓卉特别尊重人,到现在都忘不了。
材料三 围桌而坐、举箸共食、互相夹菜,是中国人喜爱并推崇的饮食习惯,也寄托着中国人的情感交融。千百年来,筷子不仅是中国人的饮食工具,更是一种中国表达,一份文化传承。传承也应与时俱进,顺应现代健康卫生理念。历史证明,每一次疫情暴发之后,都会带来文明新举措和新形态,可以更好地促进文化习俗的进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给人类的危机和挑战,餐馆、家庭用餐提倡公筷公勺;单位食堂尽量做到分时取餐、分时就餐、分散就餐。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年轻人碍于情面不好意思”“老人不理解”是推广使用公筷公勺的主要阻力。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市民认为使用公筷公勺太麻烦,有的则“从来没有这个习惯”。一些小型餐饮企业负责人透露,现在不少地方都在提倡公筷公勺,但多数是“凑凑热 闹”“赶个时髦”——倡议书一贴,宣传单一发,广告招牌一写,“面子”上配合配合相关部门,至于“里子”上到底执行多少“既不好说,也说不清”。
材料四: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网络生活,有“惊”有“警”】
材料五:[关注社会热点,依法规范行为]
2021年1月15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
2021年3月1日,《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施行。
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正式施行。
202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
结合材料一,“老坛酸菜”生产者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哪一价值准则?(2分)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践行这种价值准则?(4分)
(2)阅读材料二,你应该学会怎样尊重他人?(8分)
(3)结合材料三,简述在我国推行公筷分餐制的意义。(4分)
(4)阅读材料三,推动使用公筷公勺在“里子”上认真执行,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2分)
(5)阅读材料四,图一中的直播带货,是指借助互联网技术,主播们化身行家里手,推介产品,吸引人们观看和购买,这也带动了打包、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一观点?(4分)
(6))阅读材料四,图二中的网络诈骗现象在生活中时有发生。请你为预防网络受骗给国家和公民提几点建议。(6分)
(7)阅读材料五,运用所学知识,对小章的言论进行辨析:中学生小章感慨地说:“规矩越来越多,会让我的自由越来越少。”(10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5:DCCDC 6-10:CCAAC
11-15:BAAAA 16-20:CBDCC
价值准则:诚信。(2分)
践行: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4分,1个层次占1分)
(4点8分)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②平等对待他人;③学会换位思考;④学会欣赏他人。
(共4分。每个角度2分,至少答出2个不同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①国家:有利于减少和阻止疾病传播,推进疫情防控;
②社会:有利于形成文明就餐社会氛围;
③个人:有利于减少食物浪费,促进合理搭配饮食;/有利于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共2分,答出1个角度即可,言之有理即可。)
①政府:加强对饭店餐厅的执法检查、明察暗访;/督促落实公筷公勺制度。②餐厅:严格按照规定,为每道菜配备独立的公筷公勺;/通过公告牌、餐桌提示牌、电子点菜系统等提醒人们使用公筷公勺;/对于主动使用公勺公筷的消费者给予实惠奖励,如账单优惠;
③社会: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对使用公筷公勺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意识。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2分),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分)
(6)(共6分。每个角度3分,至少答出2个不同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①国家:依据相关法律,加强网络监管;/加大对网络上发生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
②公民: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规范自己的上网行为,做到健康、文明上网;/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7)(共10分。严格按照答题格式和思路来评分)
小章的说法是错误的,(1分)
他没有正确认识规则与自由的关系。(1分)
自由受规则的约束,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1分)
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分)
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1分)
材料中,国家实施多项保护青少年的规章、法律,是为了青少年更好地享有自由,更好地健康成长。(2分)
因此,中学生应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