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上道法期中考试读背提纲1.1 中学序曲1.1-1新的起点1.为什么说中学生活是我们的新起点?(P3)①新的名字-中学生②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注】新的起点-人生成长的新阶段2.★中学时代的重要性?(P4)①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②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1.1-2成长的礼物3.★中学生活给了我们哪些成长的礼物?(P5-P7)总述: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①中学生活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多种机会。②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③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4.★中学生活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机会?(P6)①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②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④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5.中学时代我们应塑造一个怎样的“我”?(P7)①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②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越来越上进,敢于表达,超越自我。6.我们应怎样度过中学时代?(我们应如何面对中学生活中的各种可能与挑战?)(P8)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1.2 少年有梦1.2-1有梦就有希望1.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梦想的重要性)(P9)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②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③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但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2.★少年梦想的特点?(少年应该有怎样的梦想?②③)(P9-P10)①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②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③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3.“中国梦”的定义、基本内涵和实现途径?(P10相关链接)(1)定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基本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3)实现途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1.2-2努力就有改变4.什么是努力?(P12)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5.★如何才能实现梦想?(怎样为实现梦想而努力?)(P11-P13)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②努力,需要立志。③努力,需要坚持。④努力,也有方法。2.1 学习伴成长2.1-1打开学习之窗(认识学习)1.如何正确认识学习?(P15-P17)(1)地位: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2)内容: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做人。(3)★范围: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4)表现: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5)态度: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6)时间: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学习没有终点2.★为什么要终生学习?(P17)①人有学习的天性,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②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身都需要学习,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2.1-2学习点亮生命3.★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意义)(P18-P19)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②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③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2.2 享受学习2.2-1体会学习1.学习带给我们哪些感受?(P20-21)①学习中有快乐。②学习中也有辛苦。③当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学习是苦乐交织的。)2.2-2学会学习2.★如何学会学习?(P22-P23)①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②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③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3.1 认识自己3.1-1人贵自知1.★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P27)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②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3.1-2多把尺子量自己2.★如何正确认识自己?(P28-P29)①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②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③他人评价是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3.★怎样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P30)①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②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3.2 做更好的自己3.2-1接纳和欣赏自己1.为什么要接纳与欣赏自己?(P32)①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每个人在性格、兴趣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②随着对自己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自我形象也会越发清晰。2.★怎样接纳和欣赏自己?(P33-34)①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②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③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优点,努力,为他人的奉献。④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而是成长道路上面对压力与挫折的自我鼓励与自我奋进。会欣赏他人的人,才会真正地欣赏自己。3.2-2我要飞得更高3.★如何做更好的自己?(P34-P36)①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②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③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④更好的自己,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4.1和朋友在一起1.进入中学,我们的朋友圈发生了哪些变化?(P39-P40)①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②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③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2.★友谊的力量体现在哪些方面?(朋友的重要性)(P41-P43)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②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③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4.2深深浅浅话友谊1.★友谊具有哪些特质?【友谊的特点】(P44-P46)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2.★对于友谊,我们需要澄清的认识有哪些?(P46-P48)①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②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③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善交益友、乐交诤友、远离损友】5.1 让友谊之树常青1.★如何建立友谊?(P49-P50)①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②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③掌握建立友谊的方法。2.★如何呵护友谊?(P51-P53)①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②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③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④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3.如何学会尊重朋友?(P52)①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要给朋友一些空间,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②朋友之间需要坦诚相待,但这并不意味着毫无保留。③给予朋友积极合理的建议,但不要替朋友做决定。5.2 网上交友新时空1.★网上交往具有什么特点?(P55)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2.★网上交往的利与弊?(P55-P58)(1)利:①它超越时空限制,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拓展交往圈。(P55)②互联网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P55)③网上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P58)(2)弊:①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P55)②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P58)3.★如何慎重结交网友?(网上交友要注意哪些问题?)(P56-P58)①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②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③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④在网上交往过程中,我们要遵守法律、法规。⑤我们不可能只停留在虚拟世界中。我们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4.在网络交往中,要有哪些自我保护的意识?(P56)①对陌生人的邀请,不轻易接受;②对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③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知识清单6.1 走近老师1.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的作用)(P61)①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③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P60蓝字)2.★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新时代对教师有什么要求?)(P62)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3.为什么会有风格不同的老师?(P63)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4.★如何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P64方法与技能)①承认老师的差别,承认并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②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寻找接纳老师的理由。③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更好地理解老师。④主动交往,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亲近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⑤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我们要尊重老师的“不同”6.2 师生交往1.怎样理解“教学相长”?(教与学的关系)(P66)①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②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2.★教学相长的要求?(P66-P67)①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②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3.★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P67)①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②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③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4.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P68)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5.★如何建立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P68-P69)①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②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6.★为什么要尊重老师?(P68-P69)①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②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③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7.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P69方法与技能)①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②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③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④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