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历史与社会第一二单元复习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上历史与社会第一二单元复习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57张PPT。《历史与社会》
七年级 上册一、地图(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注记和图例
1.比例尺
(1)比例尺的表达: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表示方法有三种:数字式:1:80000000(厘米)线段式:0800千米文字式:图上一厘米代表地面距离800千米第一单元复习(2)距离的量算先量出地图上两点的距离,再根据比例尺换算出实地距离(注意单位的转换,一般转换为千米或米)(3)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如1/1000的比例尺大于1/100000≧20万分之一,大比例尺
≦100万分之一,小比例尺详小略大想一想:相同图廓下,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和表示范围大小有什么关系?地图比例尺越大地图比例尺越小
地图表示的实际空间越小地图表示的实际空间越大
图中的内容越详细图中的内容越粗略
1、下列三种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300000 B、1:5000000
C、1:500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2、在1:40000的地图上量得小李同学到学校的距离是5厘米,那么他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
( )千米。
22.地图上的方向地面上的基本方向有八个,即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北同一经线上,两点处于南或北的方向同一纬线上,两点处于东和西的方向经度、纬度都不同的两点,根据纬度确定南北方向,根据经度确定东西方向读下面的经纬网示意图,判断:
A、①点在②点的西面
B、②点在③点的南面
C、③点在④点的西北面
D、④点在①点的东南面120°150°180°50°40°30°①②③④村庄公路 汽车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行驶,转向正东方向行驶北*有一辆汽车沿着图上公路自左向右行驶,说出这辆汽车的行车方向是怎样变化的?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3.地图上的图例(二)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上获取信息:1.选择合适的地图: 如:组织登山:等高线地形图出行坐车:交通图、铁路干线分布图等出门旅行:交通图、旅游地图等 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和利用地图,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2.巧用地图: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100100100100100100100100200200200200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
同一幅地图中,不同海拔的相邻等高线之间,等高距相同;
等高线不能相互交叉,但在悬崖峭壁上,等高线可以重合;
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出地形坡度的大小。等高线稀疏的 地方坡度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峭。比较BA线和CA线两条路线,选择哪条路线登顶,爬山的距离会比较短?(2)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地形表达等高线凸向低处,
山脊线也称分水
线等高线凸向高处,
山谷线也称集水
线,往往有小河由一对山脊等
高线组成,
鞍部是山脊线
的最低处,
山谷线的最高处多条等高线会合
重叠在一起山峰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3)高度的判读(1)求山峰F的海拔范围?(2)A点与B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F900﹤F﹤1000;550米二、社区、聚落社区,是社会生活的共同体。
那里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
(一)社区(二)社区的功能政治功能(选举、方针、政策)经济功能(经济往来、经济效益)文化功能(文艺汇演、活动)管理功能(治安巡逻、设施维修)练一练 1、某社区为方便人们的生活,建起了步行购物街,在小区添置了跑步机等健身器材,近期还进行居委会委员的选举。上述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的社区功能是(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
2、下列做法体现了社区管理功能的是( )
A、彩田社区开展计划生育政策宣传
B、蔚蓝海岸社区保安夜间巡逻
C、百仕达社区新开一家大型超市
D、桃源居社区开展乒乓球比赛
3、自从甲型H1N1流感爆发以后,桃源村社区委员会的王大妈耐心向社区居民介绍流感症状,宣传流感预防知识,深受社区居民欢迎。如果从社区功能角度看,这属于社区的( )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DBD乡村聚落城市聚落聚落的分类:乡村和城市聚落——人类集中居住的地方(二)乡村与城市城市内容乡村地区自然景观 建筑物(高度、密集度) 公共设施 人口以自然景观为主以人造景观为主多、密、高少、低、矮医院、学校、道路等少,不便利医院、学校、道路等多,十分便利人口少,密度小,以农业生产为主人口多,密度大,以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三)往来在区域之间1.区域之间存在联系图1-29 查询外地信息信息联系物资联系人员联系文化联系世界的陆地、海洋、地形和水文三、世界的陆地与海洋1.大洲和大洋填图: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亚 洲欧 洲南

洲北美洲非 洲南 极 洲大 洋 洲 北冰洋 大
西
洋太

洋太

洋 印

洋abcdef(1)(2)(3)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白令海峡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苏伊士运河格陵兰岛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2.海峡、运河、半岛、岛屿(1)图中大洲A和大洲G之间的分界线自北向南依次是 山脉、
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 海峡。
(2)图中七大洲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和 (用字母代替)
(3)赤道穿过中部的大洲是 (用字母代替)
(4)图中 和 两个大洲(用字母代替)连成一个整体成为一个大陆。
(5)图中B大洲和D大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图中E大洲和G大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乌拉尔乌拉尔土耳其BDEAG巴拿马苏伊士3.海洋对人类的影响:(1)为人类提供不可缺少的水资源;
(2)为人类提供鱼盐之利、能量之源;
(3)使人类通过在沿海地带填海造陆,不断扩大生存空间;
(4)人类通过开辟海上交通航线,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物资交流。海洋与人类息息相关山地 平原 高原 盆地 丘陵 500米以上(海拔高) 200米以下海拔低(海拔低) 500米以上(海拔高) 500米以下(海拔较低) 山脉起伏,坡度陡峻 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海拔高,起伏不大,边缘陡峭 四周高,中间低
(群山环抱) 地面平坦,起伏较小 没有标准 四、世界的地形和水文1.五种地形类型2.亚洲的地形亚洲地形的特点,即以山地、高原为主,且山地和高原集中在亚洲中部,地势呈中部高四周低的特点。
南--北西北—东南北—西南西—东西—东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9个)水能居世界大河的首位,水力发电潜力可达已知世界资源的1/6 。世界流量、流域最大的、支流最多的河流。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尼罗河多瑙河刚果河亚马孙河黄河其它3.世界的主要河流和湖泊亚洲北美洲亚洲亚洲亚洲最大的咸水湖(湖泊)最大的淡水湖最深的湖泊海拔最低的湖泊海拔最高的湖泊里海苏必利尔湖贝加尔湖死海纳木错特征河流与气候的关系:众多水量丰富,常年不断稀少水源不足,多为季节性河流亚洲的河流与地形的关系 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决定了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随地势向四周流,分别向东、向南、向北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呈放射状分布。世界的气候、世界大家庭五、世界的气候1.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终年高温多雨赤道附近地区 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 终年炎热干燥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较多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洲东北部 (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且集中于夏季 南北纬40°—60°温带大陆内部 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南北两极地区 高山气候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的山地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等。
特点:气候寒冷,随着高度增加,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如气温随高度加而降低。日照强,风力也大 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亚洲的季风什么是季风?一年中盛行风向随着季节的更替发生明显变化的风。季风气候2.亚洲的气候特点亚洲气候的特点:季风性和大陆性强,气候类型复杂多样。3.非洲的气候特点基本沿赤道南北对称分布 13.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1)描述一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和 (2分)
(2)请分别写出①②③④四幅气候图与图中A、B、C、D四地气候特点的对应关系:A为 ; B为 ;C为 ;D为 。(4分)
(3)A地的地形名称为 平原,与A地属于同一种气候类型的还有非洲的 盆地和亚洲的 群岛。(3分)
(4)A、B、C、D四地中,全年降水最丰富的是 地。(填字母)(1分)气温 降水 ③ ② ④ ① 亚马孙 刚果 马来 A 六、世界大家庭1.人口与人种地形、气候两方面分析人口分布的自然原因。亚洲东部、南部
欧洲
北美洲东部撒哈拉大沙漠
澳大利亚西部沙漠
亚马孙平原
亚洲、北美洲北冰洋沿岸
青藏高原北半球
中低纬度
近海平原地区沙漠地区
雨林地区
高纬度地区
高原、山区平原面积广阔
气候温暖湿润
自然条件优越极端干旱
极端潮湿
终年严寒
地势高峻自然条件恶劣地形、气候影响人口分布白种人: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的东部、南部、黄种人: 亚洲、北美洲、南美洲黑种人:非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的西北部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又有小范围的散布人种分布的特点: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图2-40世界语言的分布2.语言与宗教国家:有一定的空间范围,在这个空间内有自己的主权,不允许别国侵犯。
地区:不具有主权国家地位的区域。
有无主权国家与地区的区别 3.国家和地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