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4.3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4.3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

资源简介

4.3质量守恒定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2)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在一切化学反应里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引导学生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研究化学问题、分析化学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假设,并用实验方案进行验证,使学生学会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通过实验汇报等,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难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思路
创造情景,质疑探究求证引入课题。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即“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理解应用”来引导学生完成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经过探究实验之后,认真思考与分析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的原因,自己发现质量守恒定律;再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借助多媒体展示水通电的微观过程,让学生领悟到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是在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三不变”。也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先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生成其它物质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最后是从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使学生加强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1.什么叫化学变化?2.写出水通电分解的反应文字表达式。
既然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种类发生了改变,那么,你认为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会改变呢?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一个适合任何化学反应的定律:质量守恒定律。
(板书课题)4.3质量守恒定律
提问: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新物质生成,种类发生了变化,那么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增加了、不变还是减少了呢?
探究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引导学生做实验观时注意察实验现象,观察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记录有关数据并汇报实验结果。 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反应都具备相同的实验结果呢?
指导学生实验探究 学生分组实验并观察现象及记录有关数据:
第一组:实验4-7石灰石与盐酸(与大气相通)(由1,2小组去完成)
第二组:实验4-8石灰石与盐酸(密闭容器)(由3,4小组去完成)
第三组:实验4-8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由5,6小组去完成)
实验序号 反应原理 实验现象 备注 反应前称量 反应后称量
实验4-7 CaCO3+HCl→CaCl2+H2O+CO2 不密闭
实验4-8 密闭
实验4-9 NaOH+CuSO4→Na2SO4+Cu(OH)2 密闭
(讲解)人们通过做了无数次的实验,无数的化学反应发现,所得到的结论都是跟你们的实验结果是一样的,即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是相等的。因此把它作为了一条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归纳总结: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 = 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的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2、定律研究的内容是指质量,不是指其它物理量;
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不是部分质量(包括固体、液体还有气体);
4、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 ,没有反应的不部分是算进去的。
练习:(理解定律)(习题略)
请一名同学写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表达式 完成化学反应表达式 H2O →H2+O2 电解水实验说明了哪些问题?
用磁粒充当分子、原子模型来表示此反应
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教具展示,H2O通电分解的微观过程。设疑:这对你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有什么帮助吗?
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师生总结: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先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生成其它物质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板书:二、质量守恒的原因(微观解析)
原子的“三不变”(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都不变)
教师讲解:这些原子在数量、种类、质量上的守恒必然导致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物质在质量上存在着守恒关系。
学生讨论:对守恒定律内容里的关键词(“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再次加深理解。
归纳小结:一切的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板书:三、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讲解练习:质量守恒定律的有关应用。
应用1、解释一些实验事实1:
学生讨论交流:
镁条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增加了,蜡烛燃烧后,完全消失了。这些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为什么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了?这些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应用2:确定物质的质量
(1)、在化学反应A+2B = 2C+D中,6gA和8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则同时生成C的质量为( )
A.5g B.6g C.7g D.8g
(2)、充分加热15.8g高锰酸钾,得到14.2g剩余固体,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
A.30 B.1.6g C.0.6 g D.0.8g
应用3.确定物质的组成元素
(元素的种类不变)
(1)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推断出酒精中一定会有____,元素还可能会有____元素。
(2)某有机物在隔绝空气的容器里加强热分解,生成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是由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
应用4.推断物质的化学式
(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1)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学式为( )
  A、X2Y3 B、XY3  C、X2Y6   D、 X2Y4
(2)发射“嫦蛾一号”的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其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N2O4=3X+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练一练:(略)
五、课堂小结: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原因和应用。
6、布置作业
P113 4.3习题
7、板书设计:
4.3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原子的“三不变”(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都不变)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有关应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