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师生交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师生交往》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的内容。本课内容由“教学相长”和“亦师亦友”两目构成,本课通过研究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教师,学会与教师交往。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教育教学实效性。承接“友谊的天空”,侧重学习“学校人际交往”,衔接后一单元“与父母交往“做了铺垫,本框内容对于整个单元的连贯性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与老师交往经验,对教师这个职业并不陌生。但升入初中之后,七年级学生面临着个体心理发展的转型,正在经历从对师长的依附到人格独立的转变。容易表现出叛逆、易怒等偏激情绪,同时又难以摆脱对教师的盲从甚至畏惧的心理。因此,需要老师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相长”“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着重引导学生了尊重教师、理解老师,关心老师,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教学相长”的意义,促进师生共同进步。过程与方法: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和表扬,正确对待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尊重老师、关心和理解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相长“,主动参与,勤学好问;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教学难点:理解“亦师亦友”的内涵;学会尊重、关心和理解老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教学方法】情景式体验法、直观展示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ppt、视频【教学过程】一、情境设置,激趣导入展示照片:师生漫画,小胖与他的7班设计意图:创设一个班级,通过707班的生活学习日常快速导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为本课教学做好气氛预热。二、深化情境,探究新知活动一:引领与指导展示照片:707班同学与老师交往的各个场景思考:回想你与老师交往过程中,哪个场景最难忘?老师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设计意图:以707班与老师交往的经历深化情境,通过回想自己与老师交往的场景与老师扮演的角色,感知老师的引领与指导,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生活离不开老师的引领与指导,从而感受老师的可贵,达成本课知识能力目标,初步突破情感价值观目标。活动二:教学相长烦恼一:我总爱问为什么。老师会不会不喜欢我?播放视频:数学老师被我难住了思考:如果你是数学老师,你会有什么反应?如果你是小胖,你希望老师怎么做?设计意图:用学生身边的实例,在轻松的猜想环节中,体会面对老师偶的引领与指导,我们需要主动参与与沟通,不仅能很好地学,还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理解“教学相长”,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活动三: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烦恼二:面对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我做的对吗?播放视频:表扬与批评思考:你有过类似被表扬或者被批评的经历吗?当时你有什么感受?你能给他提出怎样的建议?设计意图:深入情境,唤醒学生亲身体验,让学生体会需要正确的对待老师表扬与批评,自主思考表扬与批评背后的意义,理解无论批评与表扬都是老师的良苦用心,再次突破本课的重点。活动四:化解矛盾与冲突烦恼三:与老师发生矛盾时,怎么办?展示各种矛盾,各小组抽签选定一个矛盾,进行分组讨论。思考:你有哪些小妙招,帮助刘塬化解与老师之间的矛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再次突破本课的重点,为达成本课的教学难点铺垫作用。活动五:亦师亦友文字:父亲节写给学生的一份心提问:是什么帮助宇走出失去父亲的阴霾?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能够实际行动尊重、理解,关心老师,将课本理论践行于日常生活之中。四、总结体验,师生践行票选出“最感动我的老师“1.以小组为单位评选“最感动我的老师”。2.并为其撰写颁奖词。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共同票选”最感动我的老师“感念老师对于自己的付出,学以致用、尊重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板书设计:师生交往内容:教学相长状态:亦师亦友彼此尊重携手共进相互关心引领与指导表扬与批评矛盾与冲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