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语文六年级(上)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课文9 我的战友邱少云一、多音字蔓:màn(蔓延) wàn(瓜蔓儿) mán(蔓菁)剥:bāo( 剥皮) bō (毕毕剥剥)弹:dàn (子弹) tán (弹琴)二、近义词隐蔽—隐藏 暖和—温暖 激烈—猛烈 发觉—发现掩护—保护 伪装—假装 警戒 —戒备 潜伏—埋伏三、反义词隐蔽—暴露 容易—困难 熄灭—燃烧 恶毒—善良模糊—清晰 潜伏—暴露 损失—收益 紧缩—扩展四、词语解释1.隐蔽:①被别的事物遮住不易被发现。②借旁的事物来遮掩。本课指战士们潜伏在一条不易被发现的山沟里。2.潜伏:隐藏;埋伏。本课指战士们悄悄地埋伏在隐蔽的山沟里。3.干涸:指河道、池塘等的水干枯。4.地堡:供步枪、机枪射击用的加以掩盖的低矮的工事。一般为砖石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用于掩护桥梁、渡口或封锁街巷、道路和开阔地。5.居高临下:占据高处,面向低处。形容所居位置可以控制全局、极为有利。6.约莫:大概;估计。7.毕毕剥剥:象声词。形容敲击、爆裂等声音。8.燃烧弹:能使目标燃烧的枪弹或炸弹,一般用黄磷、凝固汽油等作为燃烧剂。旧称烧夷弹。9.哨兵:执行警戒任务的士兵的统称。10.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11.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的声音。12.激动人心:使人兴奋感动。五、句子赏析1.我又看了看伏在不远处的邱少云。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都几乎找不到他。这里强调了邱少云“隐蔽得更好”。句中的 “更”字,一是说班长和几个战士隐蔽得很好;二是说邱少云比他们隐蔽得还要好。通过对邱少云和班长等的对比描写,突出了邱少云遵守纪律的自觉性。2.显然,狡猾的敌人对他们阵地前沿的安全极不放心,又没有胆量冒着我军的炮火到这一带来搜索,只好把看家本领“火力警戒”拿出来了。“看家的本领”说明敌人已经没有其他办法了。敌人用“火力警戒”是烧到 邱少云的直接原因。3.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我”担心的是一方面,烈火灼烧,有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疼痛,况且这还是一位年轻的战士,所以“我”担心邱少云会跳起来或叫出声来;另一方面,“我们”潜伏在敌人的眼皮底下,邱少云一旦忍受不住,“我们”都会提前暴露。4.烈火在我的战友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半个多钟头”说明邱少云在烈火中被烧的时间长。“纹丝不动”“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的反复强调,突出了邱少云的顽强意志,不惜牺牲自己,保证战斗胜利的高度觉悟。表现了邱少云的大局意识、决胜意识、牺牲意识,这是革命军人意识,铸就了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壮举。5.黄昏时,我们勇猛地冲上了敌人的阵地。在391高地上沸腾着激动人心的口号:“为邱少云同志报仇!”。在邱少云精神的鼓舞下,战士们的力量是势不可当的。六、问题归纳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你感觉邱少云是怎样的人?答: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了邱少云为了不被敌人发现,为了战斗的胜利,忍受烈火煎熬,严守纪律、壮烈牺牲的经过。赞扬了邱少云是一个严守纪律、勇于牺牲,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2、“烈火在我的战友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个“才”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答:“才”字在这里表示时间太长了。邱少云同志忍受了巨大的痛苦,以惊人的力量严格遵守纪律,完成了潜伏任务。为了战斗的胜利,他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邱少云不愧为伟大的战士。3、“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呢?一方面,烈火灼烧,有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疼痛,况且这还是一位年轻的战士,所以“我”担心邱少云会跳起来或叫出声来;另一方面,“我们”潜伏在敌人的眼皮底下,邱少云一旦忍受不住,“我们”都会提前暴露。4、什么样的力量使“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答: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七、课文主题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邱少云从潜伏隐蔽直至在烈火中英勇牺牲的经过,赞颂了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课文10 竹节人一、生字注音并组词豁huō豁口 豁子 豁嘴凛lǐn凛冽 凛然疙ɡē疙瘩 疙疤瘩dɑ疙瘩卡kǎ卡片棍ɡùn棍棒 木棍 铁棍悟wù醒悟 觉悟 悟性裁cái裁缝 裁剪筹chóu统筹 筹办 筹备 筹码橡xiànɡ橡树 橡皮 橡实 橡果 橡胶雕diāo雕刻 冰雕 竹雕 雕塑磕kē磕碰 磕头跺duò跺脚 跺足颓tuí颓然 衰颓 颓废 颓丧 颓唐 颓败沮jǔ沮丧 沮遏趴pā趴下 趴窝二、多音字豁:huō豁开 huò豁然开朗缝:fèng裂缝féng缝补攒:cuán攒凑zǎn积攒哄:hòng一哄而散 hǒng哄骗三、词语解释:威风凛凛:形容气概威严,令人敬佩。威风: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派。呆头呆脑:形容迟钝的样子。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计(多含贬义)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大步流星: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课文中形容老师玩竹节人时的入迷程度。心满意足:非常满足。四、反义词:破旧—崭新 得意扬扬—垂头丧气疲倦—活跃 怒气冲冲—喜气洋洋沮丧—高兴 津津有味—索然无味五、近义词:疲倦—疲惫 别出心裁—独具匠心神气—威风 津津有味—兴致勃勃俨然—好像 心满意足—称心如意沮丧—丧气 轻手轻脚—蹑手蹑脚六、课文主题本文通过对制竹节人、斗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竹节人的叙述与描写,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儿童的喜悦与满足,同时抒发了对老师的亲近与理解,字里 行间流露出简易的物质能带来心灵快乐与满足的感情。课文11宇宙生命之谜一、用我会写的字注音并组词谜mí(猜谜、灯谜、谜语)尚shàng(尚且、和尚、尚未)氧yǎng(氧气、缺氧、氧化)倾qīng(倾角、倾斜、倾倒)揭jiē(揭开、揭穿、揭发)斑bān(黑斑、斑点、斑白)燥zào(干燥、枯燥、口干舌燥)漠mò(沙漠、冷漠、漠不关心)磁cí(磁场、磁性、磁卡)御yù(抵御、防御、御寒)素sù(朴素、色素、素食)盗dào(强盗、海盗、盗取)培péi(培养、培育、栽培)二、多音字奔bēn (奔走)bèn (投奔)薄bó(单薄)báo(薄纸)着zhuó(着陆)zháo(着火)三、近义词猜测—推测 发达—先进 起源—发源提供— 供给 适合—适应 足够—充足分析—解析 决定—决心 枯萎—干枯环绕—围绕 抵御—抵抗 探索—探究沧海一粟—九牛一毛四、反义词猜测—坚信 发达—落后 吸引—排斥紧密—疏远 足够—缺乏 相似—迥异相信—怀疑 揭开—遮盖 干燥—湿润稀薄—浓厚 遥远—邻近五、理解词语发达:(事物)已有充分发展;(事业)兴盛。有机分子: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组成有机物的分子叫有机分子。理论: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沧海一粟:意为大海里的一粒谷子,借以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起源:事物发生的根源。能源: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如燃料、水力、风力等。枯萎:干枯萎缩。稀薄:稀少,淡薄。抵御:抵挡;抵抗。生字注音并组词考察:细致深刻地观察。六、句子解析1.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2.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一直”与第1自然段的“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相呼应,既写出了人们的执着,也表现了科学家们不畏艰险、坚持探索的科学精神。七、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写的是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第二部分(2-8):先概括地说明,从理论上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然后具体地介绍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第三部分(9-10):人们至今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九、课文主题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表达了作者对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的敬佩。课文12 故宫博物院一、生字注音并组词矗:chù:矗立鳌:áo鳌头湛:zhàn湛蓝琉:liú琉璃蟠:pán蟠龙轴:zhóu线轴銮:luán銮驾磬:qìng 击磬檀:tán檀木乾:qián 乾坤坤:kūn乾坤穆:mù 肃穆枋:fāng枋子藻:zǎo水藻矫:jiǎo矫健嫔:pín 妃嫔迥:jiǒng迥异二、多音字模:mó模型mú模板难:nán难题nàn难民三、词语解释:宏大:巨大;宏伟。集中:把分散的人、事物、力量等聚集起来;把意见、经验等归纳起来。文中指故宫建筑群整体上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俗称:①通俗地叫作。②通俗的名称。本文是第一种意思。矗立:高耸地立着。矫健:强壮有力。绚丽:灿烂美丽。衬托: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把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肃穆:(气氛、表情等)严肃而恭敬。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很大,完全不同。迥然:形容差别很大。井然有序:指整齐而有秩序。井然:形容整齐的样子。四、近义词宏大—宏伟 精美—精致矫健—强健 壮丽—壮观绚丽—瑰丽 庄严—庄重和谐—融洽矗立—屹立/耸立/挺立井然有序—井井有条五、反义词完整—残缺 精美—粗劣统一—分裂 集中—分散笔直—弯曲 矫健—蹒跚明显—模糊 拥挤—宽松六、课文分层第一部分(第1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交代故宫的位置及历史沿革。 第二部分(第2段)统观故宫全局,介绍故宫的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 第三部分(3~15段)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介绍。第一层(第3段),介绍紫禁城的正门──午门,和汉白玉石桥。第二层(4~10段),介绍三大殿,重点介绍太和殿的方位、外观、内部装饰及功用。第三层(第11段),过渡段承上启下。第四层(12~14段),略写后三宫,突出它以凤为主的宫殿图案。 第五层(第15段),介绍御花园。第四部分(第16段),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再次突出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和谐统一。七、中心意思本文大体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突出表现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艺术风格。八、写作特点顺序合理,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参观顺序:天安门—端门 —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景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