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第二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第一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Maecenas porttitor congue massa. Fusce posuere, magna sed pulvinar ultricies, purus lectus malesuada libero, sit amet commodo magna eros quis urna.
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探究与分享
中国戏剧(China Drama) 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话剧则是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堪称国粹,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早在商周时期以前,中国古代的戏曲文化就有了萌芽。在原始社会中,人们为了庆祝取得的成果或者是氏族的胜利,就会用歌舞的形式来表达成功的喜悦。商周时期,诞生了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傩戏。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等多以安徽籍艺人为主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
京剧舞台上的一切都不是按照生活里的原貌出现的。京剧舞台上的角色也不是按照生活当中人的本来面貌出现的,而是根据所扮演角色的性别、性格、年龄、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等,在化妆、服装各方面加以若干艺术的夸张,这样就把舞台上的角色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在京剧里的专门名词叫做“行当”。
结合课本和材料,谈谈戏曲文化是怎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其发展中,能否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
1.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劳动创造)
(2)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也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①一方面,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另一方面,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中华化具有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③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
补充:
④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⑤具有包容性。
①源远流长(从时间角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绝)
②博大精深(从涵盖内容角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1)核心思想理念
讲仁爱、重民本、
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
(2)中华传统美德
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3)中华人文精神
注意:
2.传统文化不等于过去的文化,过去的文化,部分被历史淹没,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并保留至今的文化才是传统文化。
1.中华传统文化有优秀与落后之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在文学、艺术、哲学、科学技术等方面。 我国在天文学、气象学、医药学、农学、数学等领域都取得了独特的成就。
探究问题:你能从上面名言名句中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吗?
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3.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论语》
4.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文天祥《正气歌》
5.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
讲仁爱
重民本
守诚信
崇正义
尚和合
求大同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3.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义田记》
4.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
5.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陈情表》
6.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论语》
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自强不息
敬业乐群
扶危济困
见义勇为
孝老爱亲
社会和谐
向上向善
1930年,美国出现了一股“中国京剧热”——或曰“梅兰芳热”。原来这年年初,京剧大师梅兰芳携中国古老的京剧艺术,第一次走进美国;这也是中国京剧第—次在西方国家亮相。1930年2月8日,梅兰芳一行到达纽约。梅兰芳的到达,引起美国许多政要的关注。2月14日晚,梅兰芳首次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亮相,时任美国总统胡佛因公务不在华盛顿,副总统以下官员、各界人士500余人出席招待会并观看了演出。梅兰芳演出了《睛雯撕扇》,朱桂芳、刘连荣、王少亭演出了《青石山》,剧场气氛热烈,大受欢迎。
1930年2月17日,梅兰芳在纽约百老汇第四十九街戏院举行首场公演。他一亮相,立刻激起了一片掌声,他那清越的歌喉,优美的扮相和身段更是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谢幕竟达15次。第二天,纽约各大报纸以极大的热情盛赞中国京剧和梅兰芳的表演艺术。梅兰芳的名字一夜间在纽约家喻户晓,戏票预售一空。继纽约演出后,梅兰芳还在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檀香山等城市进行了巡演,所到之处,无不是万人空巷,盛况空前。
整个访美演出活动于7月结束后,梅兰芳一行乘日本“浅间丸”号轮回国,抵达上海已是8月。
结合课本和材料,谈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②对中华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
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①对世界:中华文化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
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华民族为人
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Maecenas porttitor congue massa. Fusce posuere, magna sed pulvinar ultricies, purus lectus malesuada libero, sit amet commodo magna eros quis urna.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国古代是一个等级森严和讲究名分的社会。魏晋南北朝以后官修史书从社会地位上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三教九流”,从职业身份上将人们区分为“三六九等”。所谓“三教”就是儒、释、道。“九流”尽管历来说法不一,但都分为“上中下”三等:一流帝王相、二流官军将、三流绅贾商、四流派教帮、五流工塾匠、六流医地农、七流巫乞奴、八流盗骗抢、九流耍艺娼。艺人在魏晋时又被称为优伶,优就是俳优,有调戏的意味;伶是指乐工,优伶二字含有轻薄之意。无论是魏晋时的优伶,还是唐代的戏子,作为专业从事表演的人员,他们在古代和婢女、乞丐、恶棍、剃头师傅、当铺从业人员、灶头厨师、木匠等人员共同被称作三教九流中的下九流,处于社会金字塔的最底层,被视为贱民,是专门供达官贵人娱乐消遣之用。他们不准参加科举考试,不能同“良家”(军、民、商、灶四民为良)通婚,甚至连衣着乘坐都有所限制,因而在我国古代社会地位非常低下。
思考:这说明应该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应该全盘继承吗?
1.怎样对待传统文化(有精华、有糟粕)?
(1)正确态度
①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继承)
②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发展)
③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2)中华传统文化存在糟粕的原因(局限性)
主要产生于封建社会,是对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不可避免有陈旧和过时的东西。(如封建特权思想、等级意识)
传统文化为什么存在糟粕?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区 别 内涵
侧重点
联系 指的是在文化继承的过程中,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与糟粕。
指的是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侧重于文化的批判继承
侧重于文化发展和创新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戏腔唱法走红的背后,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提升,
是民族自豪感的增加
(1)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①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②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对中华民族的意义: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3)对今天解决问题的借鉴意义: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4)对处理国际关系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和理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一)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