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练习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6《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练习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11.6《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练习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电线杆上常见一串串的东西,那叫绝缘子,起到绝缘、防产生火花等作用,这种绝缘子制造材料可能是( )
A.铁 B.铜 C.橡胶 D.石墨
2.下列有关电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宝给手机电池充电时,相当于电源
B.金属能导电,说明金属内部有大量的电子
C.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会带电,说明摩擦可以创造电荷
D.开关断开时,教室内所有灯熄灭,说明教室内的灯是串联的
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样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A,A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如图甲所示。再用C棒去同时接触A、B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A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小,B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验电器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摩擦时,玻璃棒失去电子
C.当C棒接触两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产生的电流方向为B到A
D.C棒是绝缘体
4.小伟妈妈做饭时,不小心把胡椒粉洒在粗粒盐上。小伟急中生智,拿塑料小勺在毛料布上摩擦了几下,然后把小勺靠近胡椒粉,胡椒粉立刻被吸到勺子上,成功将胡椒粉和粗粒盐分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小勺能吸引胡椒粉是因为它带了电
B.若塑料小勺带负电是因为它失去了电子
C.塑料小勺带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D.塑料小勺摩擦毛料布带了电,说明小勺是导体
5.下列物品具有导电属性的是(  )
A.塑料学生尺 B.擦字橡皮 C.食用油 D.铜钥匙
6.下列四组物品中,通常情况下都属于导体的是(  )
A.金属勺、铅笔芯 B.塑料瓶、空气
C.玻璃杯、钢尺 D.电炉丝、橡皮
7.下列物体中,全部是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是(  )
A.华为手机 B.广场音响
C.电动玩具 D.橡胶手套
8.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绝缘体都不可能变成导体
B.金属能够导电是因为有大量能够自由移动的电子
C.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D.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9.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而且会变得蓬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头发随着梳子飘起来是因为头发和梳子带上了同种电荷
B.梳子梳头后,头发带电而梳子不带电
C.塑料梳子是导体
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10.航天器穿上新型陶瓷材料制成的耐热“外衣”,主要是利用这种材料的(  )
A.绝缘性好 B.密度大
C.耐高温和隔热性好 D.延展性好
11.关于电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创造了电荷
B.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
C.带正电的玻璃棒能吸引纸屑是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自由电荷很少
12.用来鉴别纪念币物质种类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B.密度 C.电流 D.电阻
13.以下几组材料或物品中,通常情况下都是绝缘体的是(  )
A.橡胶、玻璃、空气 B.玻璃、大地、干木材
C.人体、塑料、石墨 D.食盐水溶液、铁丝、水
14.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  )
A.帕斯卡 B.安培 C.欧姆 D.伏特
15.下列四组物质中,通常情况下都属于导体的一组是(  )
A.玻璃、陶瓷、人体 B.铁、大地、铅笔芯
C.塑料尺、空气、橡胶棒 D.橡皮擦、煤油、石墨
16.下列物质属于绝缘体的是(  )
A.铜 B.铝 C.银 D.橡胶
二、填空题
17.如图所示是常温下各种物质的导电能力的排列顺序,常用导线有内外层之分,外层一般用______(选填“橡胶”或“碳”)材料制成,起到绝缘作用;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铜线和铝线,铜线的电阻较______(选填“大”或“小”)。
18.N95口罩的中间层为多孔结构的熔喷布,熔喷布能过滤比自身空隙小得多、直径仅为0.3μm即_________m的颗粒物,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处理,使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而带________(正/负)电,具有____________的作用。由于熔喷布有很好的________性,所以能长时间保留静电,但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洗晾干后,熔喷布对细微颗粒物的过滤效果严重下降。
19.简单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我们给手机电池充电时,手机电池相当于 _______;我们不能用湿毛巾来擦拭正在工作的充电器是因为平常的水是 ________。
20.如图所示,将导体接到电路A、B之间时,导体与灯泡是_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的。如果将不同的导体分别接到A、B之间,闭合开关,可通过观察、比较灯的亮度来判断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用灯泡的亮度来推测接入导体的电阻,这种研究方法我们称之为_____________(选填“等效法”或“转化法”)。若两个导体的电阻差异不大,则可以用_____________(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替换灯泡,作进一步的判断。
三、实验题
21.小明同学想探究盐水的导电性能,他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向烧杯清水中不断地加入食盐并搅拌,同时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和电流表的示数。发现:整个过程中,小灯未发光,但电流表的指针向右缓慢地偏转。
(1)本实验探究的是盐水导电性能与 ___________的关系。
(2)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二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_。
四、作图题
22.在下面甲图的电路图中〇里添上恰当的电表,再根据甲图连接对应的实物图乙 。要求导线不准交叉 。
五、简答题
23.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传播,要求学生应随身准备医用口罩。医用口罩是由隔离层、过滤层、亲肤层组成.其中隔离层和亲肤层的无纺布属于绝缘材料;过滤层的熔喷布经过驻极处理后带上静电,使其对小颗粒物的过滤效果可由驻极处理前的5%达到驻极处理后的95%请从电学的角度解释。
(1)熔喷布过滤层对小颗粒物过滤效果提高的原因;
(2)为什么人们戴上口罩不会使熔喷布的静电很快消失。
六、综合题
2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
轰动国际学界石墨烯“魔角”让石墨烯变超导体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Nature )在北京时间 2018 年 12 月 19 日零时发布了 2018 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发现石墨烯超导角度的“神童”曹原出现在榜单的第一位。
2018 年 3 月 5 日,《自然》背靠背发表了两篇以曹原为第一作者的石墨烯重磅论文。这名中科大少年班的毕业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生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 1.1°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这一发现轰动国际学界,直接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的一块新领域。
2014年,当曹原加入实验室的时候,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 PabloJarillo-Herrero 课题组就已经在用不同的角度堆叠、旋转碳原子层了。曹原的工作是研究垒在一起的两层石墨烯彼此间轻微偏转会发生什么,按照理论预测,轻微的偏转就会让材料行为产生剧变。许多物理学家对此心存怀疑。但曹原着手搭成微妙偏转的石墨烯层后,他发现了奇怪的东西,置于一个小型电场,温度降至绝对零度以上 1.7°C,通常会导电的石墨烯成为了绝缘体。这就够令人吃惊了。“我们知道它会在学界引起轰动。”曹原说道。不过,更好的还在后面:稍微调整一下电场,偏转的石墨烯层就变成了超导体,电流可无阻流动。
要使平行的两层石墨烯旋转成约 1.1°的“魔角”,需要一些试验,但曹原很快就能可靠地完成。“他的实验技巧至关重要。”Jarillo-Herrero 说道。曹原开创了一种撕出单层石墨烯的方法,以制出具有相同角度的双层堆叠。接着微调校准,他还调整了低温系统的温度,使超导性得以更清晰地显现。
在超导方面的应用,目前大部分还只是处于研究实验中,并不能广泛的运用于现实。当然,也并不是说就没有超导的应用,超导应用目前最成功的是超导磁体和超导微波器件等,但也是极为有限。医院里的核磁共振成像大都采用超导磁体,其磁场一直存在线圈 中,所以进入检测室需要摘除所有金属物件。
基础科学研究采用的稳恒强磁场、大型加速器磁体、高能粒子探测器以及工业中采用 的磁力选矿和污水处理等,也利用了场强高的超导磁体。发展更高分辨率的核磁共振、磁约束的人工可控核聚变、超级粒子对撞机等,都必须依赖强度更高的超导磁体,也是未来 技术的可能突破口。超导微波器件在一些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已经走向成熟甚至是商业化 了,为信息爆炸的今天提供了非常有效的通讯保障。
当然,超导的应用也不仅仅只有这些,超导在磁悬浮列车、量子应用、可控核聚变等 重要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1)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 1.1°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神奇的___________效应;
(2)置于一个小型电场,温度降至绝对零度以上1.7°C,通常会导电的石墨烯成为了 ______。稍微调整一下电场,偏转的石墨烯层就变成了 ________;
(3)去医院做核磁共振需要摘除所有金属物件的原因是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电线杆上绝缘子起到绝缘、防产生火花的作用,其材料应是绝缘体。金属铁和铜,还有石墨都易导电,是导体,橡胶不易导电,是绝缘体,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详解】A.充电宝给手机电池充电时,充电宝为电路中提供电能,相当于电源,故A正确;
B.金属能导电,是因为金属内部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故B错误;
C.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会带电,摩擦使电荷发生了转移,摩擦并不能创造电荷,故C错误;
D.虽然开关断开时,教室内所有灯熄灭,但是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通常是并联的,只需要把开关放在干路中,就可以控制整个电路,故D错误。
故选A。
3.B
【详解】A.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故A错误;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故电子是由玻璃棒转移到丝绸,玻璃棒失去电子,故B正确;
C.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该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A时,验电器A也会带正电;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杆将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B验电器上自由电子向验电器A转移,负电荷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产生的电流方向为A到B,故C错误;
D.C棒是导体,手柄D应为绝缘体,否则电荷会通过人体传出,故D错误。
故选B。
4.A
【详解】A.塑料勺经过摩擦带了电,带电体吸引胡椒粉这样的轻小物体,故A正确;
B.若塑料勺带负电是因为它得到电子,故B错误;
C.塑料小勺带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电荷发生了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故C错误;
D.摩擦起电不能说明物体是导体,塑料小勺是绝缘体,故D错误。
故选A。
5.D
【详解】ABC.一般情况下,塑料学生尺、擦字橡皮、食用油是绝缘体,不能导电,故ABC不符合题意;
D.铜是良好的导体,铜钥匙具有导电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A
【详解】金属勺、铅笔芯、钢尺、电炉丝等都容易导电,属于导体;塑料瓶、空气、玻璃杯、橡皮等都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
【详解】ABC.华为手机、广场音响、电动玩具内部导电的部分都不是绝缘材料,比如芯片等,故ABC不符合题意;
D.橡胶属于绝缘体,橡胶手套全部是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B
【详解】A.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比如常温下是绝缘体的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就会变为导体,故A错误;
B.金属容易导电,是因为金属内有大量能够自由移动的电子,故B正确;
C.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故C错误;
D.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可自由移动的电荷,而不是没有电子,故D错误。
故选B。
9.D
【详解】AB.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塑料梳子与头发相互摩擦,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从而使梳子和头发分别带上异种电荷而互相吸引,所以头发随着梳子飘起来,故AB错误;
C.塑料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故C错误;
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体之间发生了转移,摩擦过程中束缚电子本领弱的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故D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A.绝缘性好是反映不容易导电,与耐热没有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
B.航天器为了减小自身的重力,要选择密度小的物质,故B不符合题意;
CD.航天器在与空气摩擦的过程中,内能增加,温度升高,需要有耐高温和隔热性好的材料,与延展性无关,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D
【详解】A.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发生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
B.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与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反,故B错误;
C.带正电的玻璃棒能吸引纸屑是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C错误;
D.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而不是没有电荷,故D正确。
故选D。
12.B
【详解】ACD.质量、电流、电阻不是物质的特性,和物质种类没有关系,不能鉴别物质种类,故ACD不符合题意;
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密度可以用于鉴别纪念币物质种类,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3.A
【详解】A.橡胶、玻璃、空气都是绝缘体,选项A符合题意;
B.玻璃、干木材是绝缘体,大地是导体,B项不合题意;
C.人体、石墨是导体,塑料是绝缘体,C项不合题意;
D.食盐水溶液、铁丝、水是导体,D项不合题意.
14.B
【详解】A.帕斯卡是压强的国际单位,故A不符合题意;
B.安培是电流的国际单位,故B符合题意;
C.欧姆是电阻的国际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
D.伏特是电压的国际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B
【详解】A.玻璃、陶瓷、人体中,人体属于导体,玻璃和陶瓷属于绝缘体,故A不符合题意;
B.铁、大地、铅笔芯都易导电,属于导体,故B符合题意;
C.塑料尺、空气、橡胶棒都属于绝缘体,故C不符合题意;
D.橡皮擦、煤油、石墨中,石墨属于导体,橡皮擦和煤油属于绝缘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D
【详解】ABC.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金属容易导电,属于导体,铜、铝、银都是金属,所以铜、铝、银都是导体,故ABC不符合题意;
D.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橡胶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7. 橡胶 小
【详解】[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由上图可知,越靠左的物质导电性能越好,越靠右的物质导电性能越差。常用导线具有内外层,外层由不容易导电的橡胶料制成,起到绝缘作用。
[2]用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绝缘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结合上图知,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铜线和铝线,铜的导电性能比铝好,故铜线的电阻较小。
18. 3×10﹣7 负 吸引轻小物体 绝缘
【详解】[1]因为
所以
[2][3]N95口罩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处理,使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而带负电荷,由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进而吸附一些粒径较小的污染物,甚至病毒这种纳米级的物质也会被吸附。
[4]因为N95口罩外层隔离层和内层亲肤层的无纺布属于绝缘材料,不容易导电,使熔喷布上的静电不会很快消失。
19. 用电器 导体
【详解】[1]我们给手机电池充电时,手机电池消耗电能,所以此时手机电池相当于用电器。
[2]平常的水中含有一些能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平常的水是导体。
20. 串联 转换法 电流表
【详解】[1]若将某一导体接到电路A、B之间,则电流会先后经过导体与灯泡,因此它们是串联的。
[2]用灯泡的亮度来推测接入导体的电阻,把不便观察的现象转换成便于观察的现象,这种研究方法我们称之为转换法。
[3]若两个导体的电阻差异不大,则必须用电流表替换灯泡,做更为准确的判断。
21. 盐水浓度 溶液的浓度越大,导电性能越强
【详解】(1)[1]向烧杯清水中不断地加入食盐并搅拌改变了盐水的浓度,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向右缓慢地偏转,即电流逐渐变大,说明盐水导电性能与盐水浓度有关。
(2)[2]实验过程中,虽然小灯未发光,但电流表的指针向右缓慢地偏转即电流增大。可得出结论:溶液的浓度越大,导电性能越强。
22.见解析
【分析】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可采用“电流流向法”,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按照电流的流向,先串电路元件最多的电路,再将相应并联的部分接入电路即可。
【详解】由图甲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与灯泡串联的是电流表,与灯泡并联的是电压表,如图所示:
采用“电流流向法”,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依次串联灯泡、电流表、开关S回到电源的负极,再将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即可,如图所示:
23.(1)见解析;(2)见解析
【详解】(1)熔喷布经过驻极处理后带上静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的灰尘等小颗粒物,所以提高了过滤效果。
(2)因为外层隔离层和内层亲肤层的无纺布属于绝缘材料,不容易导电,使熔喷布上的静电不会很快消失。
24. 超导 绝缘体 超导体 影响检测结果、损伤人体和损坏设备等
【详解】(1)[1]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
(2)[2]置于一个小型电场,温度降至绝对零度以上1.7°C时,石墨烯会成为绝缘体。
[3]稍微调整一下电场,偏转的石墨烯变成了超导体。
(3)[4]核磁共振是应用超导磁体,若带着金属物体进入检测室,金属物体会对磁场有影响,造成检测结果偏差,另外金属物体可能被磁场吸走,从而损伤人体和损坏设备。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