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我爱木工》-《以木相传---鲁班锁的制作》教学设计-校本七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我爱木工》-《以木相传---鲁班锁的制作》教学设计-校本七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我爱木工》-《以木相传---鲁班锁的制作》教学设计
【活动背景】
中国历史悠久的木工文化,在经历了千年之后依然熠熠生辉。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依然能看到传统木工的身影,在之前的课程中同学们已经学习制作了工具盒、手机支架、鸟窝等作品,有了一定的制作经验,本节课通过鲁班锁的制作,除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掌握鲁班锁的制作方法,培养对木作的兴趣之外,还实现了对传统木工文化和技艺的传承。
【活动目标】
1.价值体认:观看微视频,了解鲁班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体会中国传统木工技艺的博大精深。通过解开、拼装和制作鲁班锁,获得动手实践的乐趣和完成作品的成就感。
2.责任担当:根据自己所承担的任务,积极参与到鲁班锁的设计与制作中,提高小组合作能力,增强传承木工技艺的责任感。
3.问题解决:在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主动运用数学等学科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4.创意物化:将创意设计付诸实践,通过看、切、翘、磨等操作要领,学会构件制作的方法,合作完成三段鲁班锁制作。
【活动重难点】
1.掌握鲁班锁的设计方法。
2.掌握鲁班锁的加工制作方法。
【学情分析】
本节课师面对初二同学设计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随之发展,对于鲁班锁的解开和组装是可以理解的,并且在之前的课程中,同学们已经学习制作了工具盒、手机支架、鸟窝等作品,有了一定的制作经验,本节课从最基础的 3段鲁班锁开始做起,也符合目前的学情,增加了了课堂教学的可行性。
【学习评价】
活动目标 活动设计 评价设想
1.价值体认:观看微视频,了解鲁班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体会中国传统木工技艺的博大精深。通过解开、拼装和制作鲁班锁,获得动手实践的乐趣和完成作品的成就感。 任务一、导入环节拆解鲁班锁、观看微视频。 任务三、探究过程 3、制作构件,4组装构件进行制作和拼装鲁班锁。 通过观看微视频,了解鲁班锁的历史,通过拆解、制作、拼装鲁班锁的过程以及学生交流展示的过程、师生对话过程进行评价。
2.创意物化 :在实践鲁班锁的制作过程中,与学科知识相结合,学会构件设计制作的方法,将创意落实在实物上。 任务二、师生合作,探究鲁班锁制作的步骤。任务三、探究过程 1.设计,师生共同探究鲁班锁的结构,制作技法。 2.制作构件, 3.组装构件逐步将创意落实到实物上。 通过学生展示描点划线设计的表现、学生制作鲁班锁过程中对切割、打磨组装的实践运用以及最后的作品展示环节评价。
3.责任担当 :在视频欣赏、制作体验和比较分析中,增强传承木工技艺的责任感。 通过每个环节中师生的对话、学生的体验和作品展示等来渗透。在观看视频、认识鲁班锁的结构、探究制作步骤技法和实践操作体验等过程中学习木作,增强传承的使命感。 通过观看视频、师生对话、亲自动手操作、实践体验、展示交流,分享收获等方面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感悟。
4.价值体认 :体会中国传统木工技艺的博大精深,感受实践制作作品的成就感。 在所有的活动环节中来体现传统木工技艺的源远流长,在小组合作制作的过程中来增强学生制作的成就感。 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实践感受、实践体验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完成作品的表现等方面来评价。
【活动准备】
1.学具准备:直尺,铅笔,橡皮,三边 1.8cm×1.8cm×10cm的木方,台钳,曲尺,木锯,木锉等。
2教具准备:多媒体、手机等。
3.安全准备:创可贴等。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创设场景
导入,明确活动任务
师:欢迎来到今天的木艺课堂。师:在我们之前的课程中,我们相继制作了小木盒、相框、手机支架,玩具拖车等作品。我们也有了一定的制作基础。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的作品,同学们看看认识吗?
生:鲁班锁。
师:对,鲁班锁是可以解开和组装的,你能尝试打开吗?生尝试,打开的同学到前面展示,提升对鲁班锁的兴趣。
师:同学们对鲁班锁了解多少?
生交流。
师:播放微视频。介绍鲁班锁,引出中国工匠创造发明的品质和高深的智慧技艺。
师:看完视频,你对中国的木艺智慧有何体会?生:分享感受师:让我们带着这份热爱和期待,来开启今天的实践制作之旅!《以木相传---鲁班锁的制作》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入,激发同学思考并感知木作的魅力,通过微视频介绍鲁班和鲁班锁,渲染传统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关注木作,并顺势导入课题。二、师生合作,探究鲁班锁制作的步骤与技法
(一)认识鲁班锁的结构
师:我们来观察一下鲁班锁的 3个构件,他们有什么特点?
生:交流
师:同学们来观察一下这两个作品的区别。他们有什么不同,你在制作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制作鲁班锁的标准:
1.技术标准:设计合理,尺寸准确,切割笔直。
2.制作工艺:连接牢固,光滑平整。
3.外观要求:干净整洁,美观漂亮。
【设计意图】引入课题后,顺势观察认识鲁班锁的结构,明确各构件,为后续环节打下基础,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引出下一环节。
(二)明确鲁班锁制作步骤
师:要做一个鲁班锁,首先得思考一下,需要经历哪些步骤才能完成。生思考回答,师相机引领,要经历描点划线(创意设计)——准备工具——制作构件——组装构件四大关键步骤。
【设计意图】设计制作的关键要素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与让学生联系生活主动分析自己总结出来,是被动接受与主动思考的区别,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既让学生明确设计制作的基本流程,也为下面的实践环节做好准备。
(三)探究鲁班锁的操作要领
1.设计(描点划线)
(1)说明任务要求:请以小组为单位,用提供的木块进行设计。
(2)明确设计标准:①测量准确②划线笔直③正确取舍。
(3)看几张对比照片,分析设计的好坏。
(4)开始设计,实践描点划线操作,培养设计能力,完成后举旗,按序加分。
【设计意图】
1.让学生明确设计的标准,合理设计;
2.通过分析优缺点,引导学生重视设计的重要性;
3.定时间,按序加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准备材料和工具常见木工工具,直尺,铅笔,橡皮,三边 1.8cm×1.8cm×10cm的木方,台钳,曲尺,木工锯,木工锉等
5.制作构件
师:生观看制作操作微视频。师生共同分析总结制作过程操作要领。(看——切——翘——磨)
6.组装构件
【设计意图】制作构件和组装构件的过程比较抽象,通过录制小微课、共同总结操作要领、学生上台演示的形式来解决重难点,把抽象的构件制作变为可以看得见的学习过程,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为后面的制作打好基础。
三、动手实践,完成作品
师说明操作过程中的要求。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1.按照看、切、撬、磨步骤操作,使制作的构件尽可能标准。
2.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两人合作完成一块构件的制作,完成后小组可以尝试组装调试,最后小组 6人一起完成一套鲁班锁的制作。
3.操作过程注意安全,不明白的地方及时请教老师。
4.提高效率,先制作完成的小组举旗,按次序加分。
【设计意图】劳动技能只能在劳动操作的过程中来提高,这一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切割、打磨、组装等,任务多,也可能会显得“乱和无序”,但这也是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应有的过程,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练技能,练合作。老师随
1.按照看、切、撬、磨步骤操作,使制作的构件尽可能标准。
2.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两人合作完成一块构件的制作,完成后小组可以尝试组装调试,最后小组 6人一起完成一套鲁班锁的制作。
3.操作过程注意安全,不明白的地方及时请教老师。
4.提高效率,先制作完成的小组举旗,按次序加分。
时关注每个小组的进程,及时提供帮助指导。
四、作品展示,体验榫卯契合
(一)作品展示
师:完成的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生展示作品,交流制作经验和感悟。师生共同评析作品。师相机评价和表扬鼓励,引入工匠精神。
【设计意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关注过程,兼顾结果。本节课由于时间关系和木工制作的繁琐工序,完成一个完美的作品不是本节课达成的主要目标,主要是在全员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在与木头的亲密接触中,培养对木头的亲近之感,对木作的喜爱之情,以及与小组成员的团结协作意识。
五、畅谈收获,总结提升
生谈收获。师生共同总结鲁班锁制作的四大步骤,总结制作体验感受,对传统技艺的思考,总结本节课优胜小组。师相机进行文化的升华,回扣开篇木工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拓展实践:
1.尝试自己制作六段鲁班锁。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深入思考,进行技能的总结和情感的沉淀,完成对学生小组表现的评价。点题升华,号召同学们传承技艺。
以木相传——鲁班锁的制作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运用鲁班锁原型直接导入,先让同学们玩鲁班锁,引起对鲁班锁的兴趣,然后观看微视频,了解鲁班锁的由来以及其中蕴含的智慧,鲁班锁的意义及深远影响。通过观察两套不同质量的鲁班锁的构件,了解鲁班锁构件的制作标准,通过回想设计制作的流程,把鲁班锁的制作逐步分解为几个步骤。分别对各个步骤进行指导。用观看微视频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熟悉鲁班锁构件制作的方法和流程。放手让学生亲自实践,深刻体会劳动实践的过程,感受团队合作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感受精益求精提升品质的工匠精神。通过展示分享作品,总结制作的经验与不足,升华中国传统木艺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中国工匠的伟大智慧。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
不足之处:活动过程中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有点短,学生展示交流环节挖掘不够深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