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史与社会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一课稻作文化的印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 通过阅读地图,能够说出湄公河平原的地理位置;② 从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中获取信息,综合分析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特点;③ 通过对水稻生产的情况和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活情况的分析,了解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④ 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立起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2、过程与方法① 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湄公河平原的地形及气候特点,并进一步分析湄公河平原适宜种植水稻的原因,培养阅读地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② 欣赏图片并结合生活实际,讲述湄公河平原水稻种植的大致过程,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③ 结合图片,通过问题探究的形式了解高脚屋的一些具体情况;④ 了解湄公河平原的传统节日,传统表演以及当地人民的精神生活,体会当地人民的团结互助的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一个生活在水稻种植区的人,吃着大米饭长大,有些甚至看到过稻作的种植过程,因此更应该对稻作文化的印记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体会,从而树立起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此外,在学会运用所学方法剖析新案例的同时,要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发展的观点。二、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① 湄公河平原自然环境和稻作生产的关系;② 稻作文化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2、教学难点湄公河平原的稻作生产与人们生活方式之间的密切联系。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板书四、 新课教学 板书:稻花文化的印记湄公河平原的地理位置中南半岛湄公河平原的自然条件:① 地形:平坦 ② 气候:高温多雨3、湄公河平原稻作生产的特点:人工劳动、精根细作→人口多众 4、湄公河平原稻作文化 ① 饮食:米饭 ② 居住:高脚屋 ③ 风俗习惯:御耕节、水上木偶戏 六、教学过程:出示:寻家启示。离家久了,想家了,同学们能帮我找家吗? 家:湄公河平原 湄公河平原为什么会成为香米的家呢?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三单元 第一课 家住平原、稻作文化的印记2、出示:图3-2,同桌同学合作完成三个问题 结论: 板书1)、湄公河平原的地理位置: 中南半岛师:地处低纬,阳光充足的湄公河平原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特点? 出示:图3-2、3-3 板书2)、湄公河平原的自然条件:① 地形:平坦 ② 气候:高温多雨 师:湄公河平原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合水稻生产需要的条件。湄公河平原人 民根据本区域的自然环境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稻作生产,成为重 要的水稻产区。这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4、过渡:水稻生产需要经过很多环节 生:说一说 出示:水稻生产流程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生产环节和照片,同桌交流2分钟,说一说你的发现。 生:说一说 湄公河水稻生产有什么特点? 板书3)、人工劳动、精耕细作、互相协作 说明:人工劳动、精耕细作→需要大量劳动力 高产稻米 →满足众多人口的需要 结论:水稻生产影响人口分布湄公河平原居民的生活有什么特点?我们一起看一看。 板书4)、湄公河平原稻作文化: ① 饮食:米饭 ② 居住:高脚屋 ③ 民俗:御耕节、水上木偶戏 6、高脚屋和民俗的介绍: (1)、高脚屋: 问:① 高脚屋的外形设计有什么特征? ② 为什么当地有些农民要绕着稻田建高脚屋? (2) 民俗: 生:说一说“御耕节” 欣赏:《水上木偶戏》 补充:前不久“菲特”台风对农业造成巨大损失 温州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5.72亿 苍南农业直接经济损失:4.7亿 7、拓展探究:水稻也是温州的主要农作物,请举例说明水稻生产对温州一带人民生活有怎样的影响? 8、课堂小结: 自然环境→居民特色 ↓ 人口密集←→稻作生产→精神生活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水稻生产凝聚着农民的辛苦劳作,但我们生活中却存在不和谐一幕。我们要节约和珍惜每一粒粮食。 课后巩固:练一练:(略)课件21张PPT。 我叫香米,我的前身是水稻,离家时身穿金色外套。经过辗转运卖到了这里。因脑部受过撞击,暂时失忆,只记得我家“光照充足,高温多雨,河流密布,地势平坦,土壤很肥沃”。离家久了,想家了,同学们能帮我找家吗?撒哈拉沙漠湄公河平原阿尔卑斯山的印记 稻作文化观察左图,描述湄公河平原的位置特征。1.湄公河平原位于 ,地跨 、 、 、 、等国家 。 2.湄公河平原大部分位于北纬 度 —— 度之间,位于 ( ) A.低纬度 B.中纬度 C. 高纬度 3.湄公河平原位于 ( ) A.热带 B.温带 C.寒带 亚州东南部中南半岛 泰国 越南 老挝 柬埔寨1015AA 地处低纬,阳光充足 观察湄公河平原地形图和胡志明市气温和降水图,说一说湄公河平原的地形和气候特征。1.湄公河是冲积平原,平原地势 ,土壤 。2.湄公河平原的气候类型为 ,降水集中在每年的 月到 月;此时当地气温普遍较 ,气候特点为: 。 湄公河平原地形图胡志明市气温和降水图平坦 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5 10 高肥沃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水稻生产需要的条件 适合1.高温、充足的阳光2.潮湿、水分充足3.平坦的土地、 肥沃的土壤湄公河平原自然环境纬度: 地处低纬, 阳光充足气候: 热带季风、高温多雨水文: 水网密布、灌溉方便 地形: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湄公河平原人民根据本区域的自然环境制定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稻作生产,成为重要的水稻产区。这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田间管理收割晒谷播种插秧扯秧苗人工劳动、互相协作精耕细作、水稻生产流程水稻生产影响人口分布 如果我们去湄公河旅行,我们可以吃些什么,可以看到哪些富有特色的建筑和民俗?1.以大米制品为主要食物 东南亚国家饮食基本相同,主食是米饭。 在越南除了米饭外,还有各种米制食品,如米粥、米粉、米酒和粽子。2.神奇民居——高脚屋屋顶:屋脚:人字形,斜坡状悬空架设,离地面高排水多雨防潮潮湿卷养耕牛等牲畜,放置农具1.高脚屋的外形设计有什么特征? 2.为什么当地有些农民要绕着稻 田建高脚屋?方便田间管理门窗:数量多通风潮湿闷热水稻生产影响民居特色绕田而建: 越南的水上木偶戏3.别样的民俗与艺术 柬埔寨的御耕节短片取材于生活中的哪些场景? 越南水上木偶戏源于1009年,因当地遍布湖泊、池塘、水田,在农闲时,农民们便就地在水中搭棚,挥动木偶作为娱乐。 水上木偶戏的剧目,以农村生产、生活为主,例如插秧、水牛耕地、捕鱼孩童戏水等 。 很多动作来源于水稻生产的环节,如插秧、打谷。水稻生产影响娱乐活动 拓 展研 究水稻也是温州的主要农作物,请举例说明:稻作生产对我们温州一带的人们生活有怎样的影响?提示:可以从民风民俗、民居饮食等角度去思考温州美食自然环境民居特色精神生活稻作生产人口密集课堂小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水稻生产辛苦1、湄公河平原位于亚洲东南部的 半岛上,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主要农作物是 。2、湄公河平原水稻耕作的良好自然条件包括( ) ①土壤深厚、肥沃 ②高温多雨 ③水网密布 ④劳动力充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水稻高温多雨中南练一练:A3、下列符合湄公河平原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 A.高度机械化 B.高度商品化 C.精耕细作 D.实行家庭农场为主的经营方式4、以木、竹为主要材料,用木桩做支撑,悬空架设的居民建筑主要分布在( ) A.美国中部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亚马孙平原 D.湄公河平原 CD5、下列是湄公河生活图景的是 ( )(1)人们居住比较分散 (2)农忙时互相帮助(3)农业生产以人工为主 (4)农业生产是机械化作业(5)插秧和收割的季节是人们最为忙碌的时候,片片稻田 中都有人们劳作的身影 A、(2)(3)(5) B、(1)(4)(5) C、(2)(3)(4) D、(1)(2)(3)(5)6.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湄公河平原有很多相似之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稻田鱼塘遍野,平原表面有一些起伏平缓的山丘。由于地处亚热带,又深受季风影响,雨热同期。(1)如果你是生活在这里的农民,你会选择种植哪种农作物?为什么? (2)你认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与湄公河平原地区的人们有哪些相似之处?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稻作文化的印记 教学设计1.doc 稻作文化的印记.ppt 越南河内水上木偶戏1.f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