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一、教学目标必备知识:按劳分配为主体,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关键能力:能够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正确认识劳动的重要性。二、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我国分配制度,增强对我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政策的认同。2.科学精神:认识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客观必然性。3.法治精神:国家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劳动者要合法经营,依法致富。4.公共参与:通过合作探究方式理解我国的收入分配,应用于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参与感。尝试对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营造良好社会风尚提出建议,增强社会参与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按劳分配为主体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教学难点1.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2.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四、课前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是实现社会和谐,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持续探索推进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取得了较多的成就与经验,但同时, 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深化来解决。2、新课讲授(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探究与分享一材料一 某村坚持发展集体经济,村办企业红红火,每年的集体分红让人羡慕。村民不仅耕种自家承包的土地,而且在村办企业领着一笔不菲的工资。 随着集体经济的壮大,村民也早早享受到免费的教育和医疗。该村富裕后,还不忘带动周边的乡村共同富裕。思考:1.该村实行了什么样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2.从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的角度谈谈你对这种收入分配方式的看法。学生讨论交流提示:该村收入分配来自自家承包的土地和村企业,承包的土地和村办企业都属于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属于公有制经济,在公有制经济下的劳动所得属于按劳分配。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要在政府、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分别形成政府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以满足不同的社会需要。个人收入分配方式不是任意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归纳: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基本内容和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材料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励勤劳守法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党中央首次提出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思考:1.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实行按劳分配有什么意义?2.分析“劳动者劳动报酬”是居民的什么收入方式,并说明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正确性。学生讨论交流点拨:1.(1)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2)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2.(1)“劳动者劳动报酬”属于居民的劳动收入。(2)数据作为一种生产性投入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引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可以进一步激发数据要素参与生产活动,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可以进一步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鼓励产业创新发展,推动大数据与科研创新的有机结合,形成大数据产业体系,完善大数据产业链,使得大数据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过渡: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要让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这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探究与分享二从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看,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劳动性收入,是指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居民家庭收入日益呈现多元化。某班学生以“家庭收入情况”为主题,展开调查。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家庭成员收入情况调查表。家庭收入来源 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父亲是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员,除工资外,还有公司股票分红 工资属于劳动收入、分红属于财产性收入母亲是国企工人,除每月工资外,年终有奖金 ①工资、奖金收入属于_______姐姐经营一家咖啡厅,生意兴隆,收入颇丰 ②咖啡厅生意收入属于_______爷爷在农村老家转让了土地的承包权,获得一定的收入 ③转让收入属于_______姥姥是退休的工人,每月都有养老全,并将多余的房子出租,获得一定的租金 养老金属于转移性收入、房租属于财产性收入思考:1.根据表格收入来源,对应填写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2.结合上述表格,说明为什么我国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多种多样。学生讨论交流点拨:1.①劳动收入;②经营性收入;③财产性收入。2.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就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除了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按劳分配,与多种所有制经济相适应,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也参与收入分配。探究与分享三小吴拥有3项国家专利,改进过43项设计工艺和23种工艺设备,获得多项奖励,成为公司里响当当的“最富技术工”。在公司工作的小张,爱好旅游、摄影。她应某网站约请开设个人专栏,分享旅途风光与见闻,受到网友欢迎,收入不菲。小马听说传销赚钱快,就做起了传销,结果不仅没有发家致富,反而债台高筑,并因触犯法律受到制裁。结合材料和你身边的案例,说说应该如何致富。学生讨论交流点拨:小吴拥有国家专利,并在工作中改进设计工艺和工艺设备,通过技术革新获得奖励,收入增加;在公司工作的小张有工资收入,并通过为网站撰稿和提供摄影作品,获得不菲收入;小马从事传销,属于违法行为,小马也因自己的行为收到法律制裁。这告诉我们应该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归纳: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制度更合理、更有序”“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步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报告强调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公平、鼓励勤劳守法致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多次开会研究了深化收入分配改革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广大用人单位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收入分配改革取得了新进展。但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全国行业平均工资差距有所下降,但总体看仍然偏大。材料二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国家和企业分配份额呈现双增加态势,而个人的分配份额则有所下降。如何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指出,完善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指导制度,建立反映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思考:1.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2.为什么要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学生讨论交流点拨:1.完善收入分配,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在再分配方面,要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必须坚持消除贫困。2.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知识归纳: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因和措施原因:①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②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措施:①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②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③在再分配方面,要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④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3、结束新课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客观必然性,知道了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了解到居民收入的几种来源。知道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因及措施。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和理解共同富裕。六、板书设计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七、课后作业完成本框同步课时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