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学习目标】熟读课本,识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以及成果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3.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必然【重点和难点】重点:明确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难点:明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以及成果【构建思维导图】【认知内化】② ③认识中国革命的不同时期①(1840-1919)属于 。②(1919-1949)属于 。①-②(1840-1949)属于 。③(1949年之后)属于 。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阅读P26第一段勾画出)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从课本上勾画出,并全部背诵)3.第一部宪法(P26相关链接)勾画时间、内容并简单了解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历史意义(从课本上勾画出,并简单背诵)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1.艰辛探索的时代背景(P28第一段)地位最重要贡献主要矛盾主要任务2.党的八大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成果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取得的重要物质成就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精神面貌科学技术4.理论成就 (从课本P29勾画出,并背诵)5.对艰辛探索的评价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从课本P29勾画出)【判断训练】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概括起来就是“一改三化”。( )2.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社会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 )3.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4.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6.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国内主要矛盾逐渐转变为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7.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巩固和加强党的领导成为崭新的历史课题。( )【探究建构】【学习目标】1.结合材料,全面认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结合材料,探究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3.坚信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必然【活动一】情境一:新中国之初,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国家已经掌握了重要的工矿企业、铁路、银行等国民经济的命脉。情境二:新中国之初,民族资产阶级有为新中国建设服务的意愿,党可以通过“利用、限制、改造”的正确政策,最终引导他们走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情境三:新中国之初,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但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既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又有两极分化的危险。情境四:1950年中国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其中规定:“……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面对新中国之初的经济政治状况,谈谈1949—1956年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何历史必然性?【活动二】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材料一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材料二 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探究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探究2:党的八大对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作出怎样的论断?你对这些论断是怎样认识的?探究3:党的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这些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据此我们可以得出哪一结论?【基础知识练习】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提道:“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下列事件属于党的八大召开背景的是(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新中国成立C.1954年宪法的颁布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1956年1月15日,北京各界2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 )①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②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③意味着党带领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表明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到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A.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B.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C.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改革调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