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教材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第 3课时 诚实守信【教学目标】必备知识:知道诚信的含义;了解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对个人、对企业、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懂得怎样践行诚信。关键能力: 懂得诚信是每个人必备的道德品质,学会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珍惜个人诚信记录。学科素养:培养学生树立诚信意识,能够积极参加社会诚信建设。核心价值:感受诚信做人做事的美好,树立诚信价值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诚信的重要性。教学难点:践行诚信的做法。【教学方法】教法:情景创设法,启发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分析归纳法。【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小方与同学约好周日一起参加志愿者活动,早上八点在校门口集合。早晨,闹钟响了,但是小方翻身又睡了。妈妈来催他:“赶紧起床,要迟到了!”“没事,我不到,他们不会走的。”小方到校门口时,有同学抱怨说:“你怎么迟到了十分钟!问题:你怎么看待小方的言行?我们应该如何避免类似的行为?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不讲诚信的事例。下面,让我们带着“什么是诚信 诚信有那么重要吗 到底怎样做才是诚信行为 ”这几个问题,进入今天学习的内容—诚实守信。【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出发,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参与到这节课内容的探索中去。】二、自主学习,思考问题。1、(了解)了解诚信的含义2、(难点)诚信的重要性3、(重点)如何践行诚信【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带着问题自读教材找到答案,初步感知知识,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三、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目标导学一:诚信无价(一)诚信考察你我他1.解读诚信的含义。(1)引导学生看书,思考:什么是诚信 (2)教师指导: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现代社会注重信用体系和制度建设,民法意义上的诚信原则,更强调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3)屏幕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关于诚信的规定2.诚信故事大家说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经历过的或听到的、看到的诚信故事,并对故事中的主人公作出关于诚信的评价。屏幕展示:诚信考察个人品质,考察道德水平,考察规则意识。【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了解法律对诚信的规定和分享诚信故事,理解诚信是考察一个人品质、道德水平和规则意识的标准,从而为下一个环节“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做铺垫。】(二)、诚信关系你我他1.活动探究。(1)结合教材第42页“探究与分享”的事例,思考:从上面的故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屏幕展示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活动探究。(1)思考:探讨企业诚信经营的意义?屏幕展示诚信的重要性:对企业而言,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教师出示材料,要求学生说出感悟屏幕展示诚信的重要性: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总结知识点:(1)对个人而言,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使自己赢得他人信任,加强合作交流,立足社会,有利于个人长远发展。(2))对企业而言,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3)对国家而言,诚信增进社会互信,促进社会和谐,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通过事例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目标导学二:践行诚信(三)、诚信导行你我他1.教师屏幕展示:思考P43阅读感悟:杜家人为什么能够获得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尊重?学生回答感受:略教师出示知识。2.屏幕展示:P44页探究与分享与材料一材料一: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他还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不治之症。接诊的医生说:“你的病并不严重,只要自己有信心就一定能治好。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你是否赞同上述同学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医生的“谎言”是否违反了诚实的品德?教师出示知识。阅读P44页探究与分享,回答问题。吴恒忠为什么获得大家的好评?教师出示知识。屏幕展示知识点归纳【设计意图:通过情景的分析,使学生再次感悟诚信的重要性,知道诚信社会的建设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从而树立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四、达标测评,基础过关见课件五、归纳小结,拓展提升小结:见课件【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进一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业布置学导练4.3课时【设计意图:学生明确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诚信社会都需要社会成员的全员参与,达到知行统一。】附: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在本课设计中,我采用了板块式教学,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安排教学内容。同时,我对知识点的补充较多,这是为了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系统,是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需要。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学生身边的不诚信现象列举的较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