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九“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制度10月4日时政热点一一关键词:“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制度时政材料光明日报2022-10-049月23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海南自贸港至非洲国际远洋集装箱航线在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正式开通运营,这是海南自贸港开辟的第二条洲际集装箱航线。这条航线的开通不仅填补了海南通往非洲的集装箱航线空白,进一步拓宽了洋浦外贸航线网络,同时为提升海南港口国际化水平和对外辐射能力,打造中国面向印太两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要继续抓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贯彻落实,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强化“中央统筹、部门支持、省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海南自由贸易港如期顺利封关运作。牢记殷殷嘱托,海南省委省政府始终将制度集成创新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核心任务,坚持把能够解决问题、具有全国影响力作为衡量标准,耐心培育和打造创新案例,成熟一项推出一项,不断提高制度创新能级和质量。“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制度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最重要的航运开放政策,海南围绕“中国洋浦港”的建设充分借鉴国内外知名国际船籍港的先进做法,结合实际的需求,在船舶登记的落户流程、船舶监管服务等方面尝试了一系列突破性的创新举措,推出了五项国内首创性的做法:率先实施“全岛一港”国际船舶注册机制,突破了船籍港所有人依据其住所或主要营业场所所在地就近选择的规定:率先实施“两级审查”国际船舶登记流程,简化了登记的流程,突破了国际船舶“三级审查”的程序,仅实施初审、审批两级:率先创新保税油供应船舶装船作业报告流程,改进了“一船一报一审批”的传统方式,原来要求备案的船舶保税油供应服务单位,即可在洋浦港区进行危险货物港口装船业务:率先研发并应用了“船舶安全监督远程复查系统”,在远程中可以对外籍船舶开展港口国的监督检查,极大地提高了船舶在港口周转的效率,而且提升了港口的疫情防控能力,目前已获得了国家专利认证:率先实施外国籍人员在船员领域准入制度,制定实施《外国籍人员参加海南自由贸易港船员培训、考试和申请船员证书管理办法》,实现了外籍船员管理领域在国内的零的突破。“这些举措促使洋浦成为业内一个著名的船舶注册港,为我们形成了比较好的营商环境,也促进航运要素快速集聚,得到了市场主体的广泛认可。”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港航首席运营官王坚敏介绍。截至2022年8月底,共有460家航运产业相关市场主体在洋浦登记注册,新增登记船舶217艘,新增运力近1000万载重吨。其中,“中国洋浦港”国际船舶达33艘,载重吨突破508万,助力海南省国际航行船舶总吨位历史性跃居全国第二。“现在全省各级各部门都在聚焦重点领域,按照‘首创性、已实施、集成式、效果好'的原则,积极推动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的制度创新成果,截至目前累计形成了14批128项制度创新案例,形成了良好的制度创新氛围,制度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副主任李宇飞表示。制度集成创新结出的累累硕果正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也吸引着各类要素加速向海南自由贸易港集聚。近两年海南新增市场主体超过100万户,增速连续28个月保持全国第一,截至今年8月底存续市场主体已突破200万户。近两年海南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52.6%,新设外资企业数年均增长139%:今年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15.9亿美元,同比增长67.4%,吸引了一批大型跨国企业落户。“下一步,我们将抢抓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坚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以高质量制度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蹄疾步稳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李宇飞说。考查方向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的“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制度创新为背景材料,侧重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不断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等内容进行考查,范围是必修2《经济与社会》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七课“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具体涉及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等考点。着重体现对考生科学精神、政治认同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引导学生增强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学生在备考中应重视此模块,明确基本的知识表述,准确分析设问,结合具体材料,找到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