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五命运与共行大道9月30日时政热点一一关键词:命运与共行大道时政材料命运与共行大道一习近平外交思想推动人类发展进步潮流(一)使命新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2012年11月1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新一届中共最高领导层的首次集体公开亮相吸引了全世界目光。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庄严宣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幕开启。国际观察家敏锐发现,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蓝图里,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将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世界的前途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世界力量对比的横坐标和中华民族前进的纵坐标科学界定当今世界大势和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在宏阔的时空维度中思考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的深刻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推进重大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的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阔步前行,中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这是遍布五洲四海的中国朋友圈。42次走出国门、足迹遍及69国,接待10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来访,以电话、信函、视频等方式广泛开展“云外交”,元首外交把舵领航,构筑起更加全面、更为坚实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已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伙伴关系,先后同9个国家建交、复交,建交国升至181个。这是世界各国共享的中国机遇。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平均每分钟有7300多万元人民币的货物在中国与世界间进出,平均每天有40多列火车在中国与200个欧洲城市间穿梭。从更短的负面清单到更优的营商环境,从共建“一带一路”到国家级“展会矩阵”,从门类齐全的“世界工厂”到商机无限的“世界市场”,越来越多的国家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这是回应时代之问的中国担当。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和重要出兵国、经济全球化的坚定倡导者、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始终站在国际抗疫合作的“第一方阵”.在中国身上,世界看到了“大国的样子”。从雁栖湖畔到西子湖畔,从联合国讲台到达沃斯小镇,从亚洲文明盛会到全球性政党峰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起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曾几何时,在西方中心主义的叙事中,东方被视为边缘”的存在。有学者甚至认为,作为距离西方国家最远的一个传统大国,中国是“最后一块获得现代化的区域”。斗转星移,潮落潮起。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故事深刻改写着旧有的东方叙事。这是中国与世界命运与共的新时代,这是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英国历史学家伊恩莫里斯感慨,国际舞台在向东方倾斜,历史马车正向东方驶去。(二)结伴新道路满头银发的阿纳托利托尔库诺夫担任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已有30年,其间见证百余名外国政要的演讲。在他记忆里,2013年早春的那一场“最为难忘”。“习近平主席是一位具有现代理念的国家领导人,他的演讲非常精彩,大气磅礴,富有哲理。”2013年3月,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首场外交演讲。世界瞩目: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将如何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又将推动建设什么样的世界、构建什么样的国际关系?“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促进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同时呼吁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道路”“新型国际关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以3个简洁凝练的表达为国际社会理解新时代中国外交勾勒出一条清晰的逻辑主线。侵占土地、奴役人民、劫掠资源..回望历史,战争、殖民曾是国家实力消长和国际格局演变的重要动因。“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米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消除战争,实现和平,是近代以后中国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愿望,创造过辉煌也经历过苦难的东方古国,走出了一条与传统大国崛起不同的和平发展新路,走出了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有登高望远,有战略谋划。多次就外交主题进行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召开新中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