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地形和地势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四大高原地形特点: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内蒙古高原: 地面平坦青藏高原: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云贵高原: 地面崎岖2、四大高原:我国面积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是 青藏 高原;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典型的是 云贵 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是 黄土 高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形容的是 内蒙古 高原。3、四大盆地:我国面积最大是 塔里木 盆地;海拔最高的是 柴达木 盆地,被称为“ 聚宝盆 ”;成都平原被称为“ 天府之国 ”,该平原分布在 四川 盆地。4、三大平原:我国面积最大,以黑土肥沃著称是 东北 平原;河湖众多,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是 长江中下游 平原;华北平原又被称为 黄淮海 平原。5、三大丘陵: 山东丘陵 、辽东丘陵 、东南丘陵 ,我国最大的是 东南丘陵 。6、在各种地形中,我国 山地 面积最大,约占陆地总面积的 1∕3 。山区包括 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 ,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2∕37、山区发展经济的条件有利条件: 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不利条件: 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8、主要地形区1、准噶尔盆地2、塔里木盆地3、柴达木盆地4、四川盆地5、青藏高原6、内蒙古高原7、黄土高原8、云贵高原9、东北平原10、华北平原11、长江中下游平原A、辽东丘陵B、山东丘陵C、东南丘陵各种走向的山脉:(1)三列东西走向山脉:北:天山-阴山;中:昆仑山-秦岭;南:南岭;(2)三列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3)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4)南北走向的山脉:横断山脉、贺兰山(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9、主要山脉(1)山脉名称:1、阿尔泰山2、天山3、昆仑山4、喜马拉雅山5、阴山6、太行山7、秦岭8、祁连山9、大兴安岭10、小兴安岭11、长白山A、横断山B、巫山C、雪峰山D、南岭E、武夷山F、台湾山(2)山脉及其两侧地形区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西侧 东侧A横断山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B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6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9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山脉 两侧地形区北侧 南侧2天山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3昆仑山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7秦岭 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10、太行山的地理意义:①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②山西省和河北省的分线③二、三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的地理意义:①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分界线②二、三阶梯分界线③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11、武夷山是福建省和江西省的分界线;巫山(1)湖北与重庆之间(2)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3)二、三阶梯分界线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由图一可知地势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由图二可知地形特点: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阶梯 平均海拔 主要地形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3、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影响: 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对河流影响: 大江大河多自西向东流;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我国地势特点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影响: 河流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山脉 省区西侧 东侧太行山 山西(晋) 河北(冀)巫山 重庆(渝) 湖北(鄂)武夷山 江西(赣) 福建(闽)山脉 省区北侧 南侧祁连山 甘肃(甘/陇) 青海(青)昆仑山 新疆(新) 西藏(藏)南岭 江西(赣) 湖南(湘) 广东(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