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备战期末考试:2.3河流 2022-2023年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地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推荐】备战期末考试:2.3河流 2022-2023年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地理

资源简介

河流
一、众多的河湖
1、我国大多数河自西向东流,主要原因是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
2、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 外流 河;黑龙江、黄河、长江、澜沧江等最后流入 太平 洋;最后流入印度洋的有 怒江、雅鲁藏布江 ;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额尔齐斯河 。
3、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 内流河 。我国最大内流河 塔里木河 。
4、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长江 ;汛期最长的河流 珠江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黄河 。
5、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 流量、汛期、结冰期、含沙量 等方面。
外流河水源主要来自 降水 ,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 高山冰雪融水 。
5、我国最大湖泊、最大咸水湖 青海湖 ,最大淡水湖 鄱阳湖 。
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一)长江概括:图一:
(1)山脉A 唐古拉山
海洋B 东海
(2)河段分界点:
a 宜昌(湖北:鄂)
b 湖口(江西:赣)
(3)支流:1 雅砻江
2 岷江 3 嘉陵江
4乌江 5 湘江
6 汉江 7赣江
图二:
(4)水电站:A 三峡
B 葛洲坝
(5)湖泊:C 洞庭湖 ;
D 鄱阳湖
(6)四大港口:
1 重庆 2 武汉 3 南京 4 上海
上游:水能(原因:落差大,水流急)
(二)长江的开发:
中、下游:航运业(原因:落差小,水流缓,江阔水深)
上游:水土流失
(三)长江各河段生态和环境问题:
中、下游: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水污染
(四)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防洪 ,长江洪水对 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区危害最严重。
(五)长江防洪措施:① 加固长江大堤 ; ② 退田还湖 ; ③ 植树造林;
④ 裁弯取直 ⑤ 修建水库 等
(六)长江有因水能丰富和航运发达分别被称为“ 水能宝库 ”、“ 黄金水道 ”。
建三峡水电的有利条件:①位于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②地处亚热带季风气侯区,降水多,河流流量大。
(七)国家重点治理长江上滩多流急的 川江 和“九曲回肠”的 荆江
(八)长江航运发达的原因(或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
(1)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长;(2)水量丰富,无结冰期;地形平坦,水流平稳;(3)长江流域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
(九)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洪水频发的地区,其洪水频发的主要原因有:
自然原因:(1)长江流经地区降水丰沛,支流众多,暴雨时各支流往往同时涨水。(2)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人为原因:①围湖造田。②滥伐森林,滥垦草地。
三、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一)黄河概括:
(1)山脉A: 巴颜喀拉山;
海洋B: 渤海
(2)河段分界点:
a 河口 b 桃花峪
(3)支流:
1 湟水 2 洮河
3 汾河 4 渭河
(4)水电站:
C 三门峡 D 小浪底 (5)平原:E 河套 平原 、F 宁夏 平原
上、中游:水能
(二)黄河的开发:
沿线:生产、生活供水
上游: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凌汛
(三)黄河各河段生态和环境问题: 中游:水土流失
下游:地上河、凌汛
(四)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1)黄土高原土质疏松,(2)植被破坏严重,(3)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 。
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 (1)植树种草;(2)建梯田,修挡土坝;(3)退耕还林还草;禁止过度放牧等
(五)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原因: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变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治理黄河的措施: 在上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
(六)治黄的关键是 治沙 ;
治黄的根本是 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
(六)黄河凌汛是受 纬度位置 的影响形成的,主要出现在 宁夏 、 内蒙古 、 山东 境内的部分河段,多发生在 初春和初冬 时节。黄河出现凌汛的原因:冬季有结冰期,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七)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 青海 、 四川 ,都是 上游 (河段)水能丰富。
(八)黄河下游流域狭小,没有支流汇入原因: 下游形成地上河
四、1、黄河流经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后水量大减的原因是什么?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
人为原因:(1)大量引黄河水灌溉农田;(2)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剧增。
2、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发展农业优势条件:黄河为该地区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长江、黄河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水能资源丰富,原因是上游落差大。长江上游存在生态问题:水土流失。长江、黄河沿岸城市分布的共同点:沿河流分布。
3、东营被称为共和国最年轻土地的原因:
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此淤积,不断填海造陆,形成新的陆地。
第四节 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主要有 干旱、洪涝、台风、寒潮 等灾害。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 干旱、洪涝 。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寒潮是强冷空气迅速人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现象。
2、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有 滑坡、泥石流 等。 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 垂直 (顺着、垂直)于泥石流的方向的山坡上跑。泥石流是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
3、旱洪灾害形成原因:夏季风活动的不稳定。
4、台风的利与弊:一方面可以解除或缓和盛夏期间的旱情。
另一方面特大暴雨又容易造成洪水灾害。
5、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
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春旱灾害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