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印度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1、地理位置:半球位置: 东 半球、 北 半球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低 纬度。北回归线穿过,地处 热 带和 北温 带。海陆位置: 位于亚洲的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 。2、读右图,回答问题:(1)国家:1 巴基斯坦 2 中国 3 孟加拉国(2)临海:D 阿拉伯海 E 孟加拉湾3、自然环境:(1)地形:地形分布特点: 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 。地形以高原为主 。地形区分布特点: 北部喜马拉雅山地,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地势特点: 南北高,中部低(2)河流:流经印度的主要河流是 恒河 ,注入 孟加拉湾 。印度河主要流经 巴基斯坦 (国家),注入 阿拉伯海 。4、 印度 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尽管是发展中国家,但在 卫星发射技术 、 核技术 、 计算机软件 等高科技领域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印度著名古建筑: 泰姬陵5、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国内消费市场广阔。劣势:人口对资源、环境、社会压力大。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1、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 热带季风 气候,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2、读下图“南亚风向”图,回答问题。(1)图甲时,印度盛行 东北 季风(风向),此时是印度的 旱 季,时间为每年 10月至次年5月 。 图乙时,印度盛行 西南 季风(风向),此时是印度的 雨 季,时间为每年 6—9月 。(3)印度是一个 旱涝 灾害频繁的国家,原因:A、西南季风活动不稳定。B、降水时间分配不均匀 。(4)印度气候对农业生产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利:全年高温,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不利:西南季风活动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5)影响印度农业发展的最大灾害:水旱灾害或旱涝灾害3、读印度年降水量图和农作物分布图,回答问题。(1) 水稻 和 小麦 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2)印度农产品产量大,而出口量小的原因是: 本国人口众多,消费量大 。(3)印度农业区域化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C )A适用不同地区农业的种植习惯 B使经济作物的布局接近加工厂C充分发挥各地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 D有利于实施大型机械化作业水稻和小麦的分布与地形、降水的关系: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的东北部和半岛沿海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水热充足。小麦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形:为低缓的高原,气候:气温较低,降水较少。(5)20世纪60年代,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生态环境,印度实行了绿色革命。三、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1、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有利条件: 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2、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因此被形象的称为“ 世界办公室 ”。3、服务外包产业的特点:信息技术含量大、利润高、资源消耗少。4、读图,回答问题。(1)城市: A 新德里 B 孟买 (最大的城市,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和最大的港口)C 班加罗尔 D 加尔各答 (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2)印度首都是 新德里 ;印度新兴工业城市、软件外包产业发源地、“硅谷”城市是 班加罗尔5、印度软件外包产业收入增速与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比较:印度软件外包收入增长率远远高于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极大地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