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汽化和液化》第2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汽化和液化》第2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
3.汽化和液化(2)
生活发现
洒了水的地面、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温度没有达到水的沸点也会变干,这是由于水蒸发了,变成了气体(水蒸气)。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一、蒸发
蒸发有时快,有时慢,它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晴天比阴天衣服干的快,说明蒸发快慢可能跟 有关
衣服摊开晒干的快,说明蒸发快慢可能跟 有关
通风处衣服干的快,蒸发快慢可能跟 有关
液体温度
液体表面积
液面上方空气流速
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实验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左图说明:液体的 越高,蒸发得越快
中图:液体的 越大,蒸发得越快
右图:液体表面上方的 越快,蒸发得越快
温度
表面积
空气流动
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有什么感觉?
2.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有什么变化?如果温度计上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会变化吗?
1.手背感到凉,说明酒精蒸发时吸收了手背的热量
2.温度计读数减小,说明酒精蒸发时要吸收热量
如果温度计上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不变
三、蒸发吸热
实验探究:蒸发吸热
三、蒸发吸热
实验表面: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吸热,致使液体及与液体接触的物体温度下降。
所以蒸发有制冷作用
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就是因为水蒸发时吸收了人体的热量。
三、蒸发吸热
人们在高温的天气里大汗淋漓,是人体自我保护的生理现象,汗液蒸发吸热,使体温不致升得太高。
蒸发吸热的利用
三、蒸发吸热
蒸发吸热的利用
加快蒸发来散热
利用水蒸发吸热降温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对比项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不同点 温度条件
发生部位
剧烈程度
液体表面
缓慢,平和
任何温度下
都是汽化现象,都吸热
表面和内部
剧烈
特定温度(沸点)
生活发现
蜻蜓身上的露水是如何来的?
四、液化
四、液化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
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四、液化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
1、降低温度
2、压缩气体体积
气体液化后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四、液化
实验表明:
气体液化时要放热;
水蒸气遇冷时才能放热液化成水。
五、液化放热
液体汽化时要吸热,与此相反,气体液化时要放热
烧水、做饭的时候,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和开水的温度虽然差不多,但是水蒸气液化的时候还要放出一部分热。
当心烫伤
六、生活中的液化现象
露水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六、生活中的液化现象
冬天呼出的“白气”是
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烧开水时冒的“白气”是
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本节总结
评价检测
1.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放热,该物质在物态变化前后都具有流动性,则这种物态变化为( )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汽化
C
评价检测
2.在某些干旱缺水的地区,人们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收集土壤中的水分。土壤中的水分在接触塑料薄膜前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水蒸气在塑料薄膜下凝结成水珠的过程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液化
放出
评价检测
3.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入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用易冻伤食道。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 )
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氨气
B.液氮凝固后形成的固态氮
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
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
D
教材习题
1.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图3.39),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试着分析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
教材习题
2.一块金属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如果马上用干毛巾擦,能擦干吗?为什么?
教材习题
3.坎儿井由明渠、暗渠、竖井组成。暗渠即地下水道,是坎儿井的主体。井的深度因地势和地下水位高低不同而有深有浅,井内的水在夏季温度比外界低。
请你分析一下坎儿井是
如何减少水的蒸发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