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走近老师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走近老师 教案

资源简介

6.1《走近老师》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本课所依据的2022年薪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和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本课内容围绕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引导学生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身边的老师,学会接纳、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与老师交往、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增进与教师的感情,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材分析
师生关系是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重要关系之一,对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学生具有向师性,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增强、获取信息的多元化,学生会对老师的权威性产生质疑。有些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老师,不善于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不善于用积极的方式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甚至有的学生会讨厌老师、讨厌学习。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专业性,承认并积极接纳不同风格的数角,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成为新时代学生的需求。
学情分析
师生关系是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重要关系之一,对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学生具有向师性,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增强、获取信息的多元化,学生会对老师的权威性产生质疑。有些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老师,不善于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不善于用积极的方式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甚至有的学生会讨厌老师、讨厌学习。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专业性,承认并积极接纳不同风格的数角,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成为新时代学生的需求。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培养尊敬老师的道德品质;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尊敬老师、理解老师、体谅老师;愿意与老师交往,积极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情感,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掌握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尊重老师。
知识目标:
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知道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风格;知道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知道师生交往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教师职业特点
难点:风格不同的老师
三、教学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2020年注定是让人难忘的一年。新冠病毒阻拦了我们上学的道路,在停课不停学的大潮下,我们开启了为期 3个月的网课学习。网课学习相信大家都很辛苦,那背后给我们授课的老师呢,他们又克服着怎样的困难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疫情网课期间,老师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学生:老师很辛苦,带着孩子上课;老师很负责,连续讲了 3个小时;不写作业,老师打电话催交作业.....
教师: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老师、认识老师、走近老师。板书:走近老师
(二)新知构建
教师:照片中每个人都身穿汉服,请问他们在向谁行拜师礼?你了解孔子吗?你知道他的哪些教育思想?
学生: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教师:可以解释一下什么意思吗?你觉得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你有影响吗?
教师:是啊,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着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因此,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板书:传承文明
教师:大家认识这位老师吗?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陶行知有一句至理名言,大家知道吗?学生齐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老师教育我们追求真理,学生一定要学习做人。陶行知的至理名言告诉我们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是什么?
学生:教书育人。
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板书:教书育人
教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描述你曾经遇到过的一位老师,回忆并分享老师对自己学习、成长上的帮助。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我们生命中会遇到很多老师,感谢我们遇到的每一位老师,感谢生命当中那些给予我们温暖和帮助的老师们。同学们继续思考一下:你认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结合课本 P62教师职业树状图,给大家 3分钟,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学生:讨论1
教师: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每个小组都有自己不同的标准。那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老师是如何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吗?
教师:今天,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揭开教师的神秘面纱。首先,我经过了四年的师范教育,在大学里,我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相应的学科专业知识,取得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然后,我考取了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和普通话证,具备了成为一名教师的资格。大家说,这个时候,我是不是就成了一名教师了呢,对,还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教师招聘考试,通过了考试,才正式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成为教师以后我是不是就不用学习了呢,对,我还要参加教材培训、班主任培训、师德师风培训等等,进行继续教育。
教师: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你对教师职业有没有新的认识?
学生:当教师太不容易了。很辛苦。
教师:对啊,当教师远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那么轻松。因为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为一种专门职业。而且,我们有自己的法律,《中国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资格、任用、培养和培训等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容易,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更不容易。那同学们,分享一下你身边让你敬佩、感动的好老师。
学生:讨论 2
教师:老师和大家分享三位老师。
谭千秋老师,汶川地震,用血肉之躯死死地保护着四个学生;张丽丽老师,危急时刻,推开学生,自己却成为高位截瘫;支月英老师,36年,坚守深山,爱学生如孩子。以上这些好老师身上有哪些共同的优秀品质?
那就是:齐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板书:时代要求
教师:我们观看一个视频,思考:视频中的几位老师各有什么样的风格特点?他们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学生:简单粗暴型、开朗活泼型、慈禧太后型、慈父慈母型、风趣幽默型、麻辣热情型、知识渊博型、教学有方型。
教师:这些不同风格的老师,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过吗?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学生:年龄、性格、阅历、学识、情感和思维方式等的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不同风格的老师呢?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小活动:夸夸我的任课教师。
我喜欢——老师,理由是------。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你喜欢的老师,有没有从不喜欢逐渐演变为喜欢的呢?你是怎么做到的?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你的好方法。
教师:历史老师一开始我觉很严厉,不喜欢他,后来慢慢发现他其实很温柔,知识渊博,就喜欢他了。---在与老师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老师很严厉,不喜欢他,后来慢慢发现他挺好的。--老师严厉,日常生活中表现在哪里,举个例子?写不完作业就罚写,--你能接受老师的这种方式吗?---老师为了我好,希望我学习能更认真、更努力,不要偷懒,为了更好的提高我的成绩。-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我们还要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更好地理解老师。我原先不喜欢生物老师,他很古板,很严厉,后来慢慢发现,他其实也很温柔。发现老师的优点。承认老师的差别。在楼道里面,遇到你不喜欢的老师,你会怎么做?--动打招呼,问好。--试着主动和老师交往,从一个微笑、一句问候开始,表达对老师的亲近感。
教师: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同学们,在了解了教师职业的特点,学会了与不同风格的老师相处后,我想要问大家,长大后你愿意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吗?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我想要成为一名语文教师。--成为一名什么风格的语文老师?幽默开朗,对学生有耐心,负责任。我想要成为一名数学老师。
(三)总结升华
教师:同学们,教师这份职业是复杂而特殊的,是伟大而光荣的,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走近我们的老师,理解老师,愉快地和老师相处,希望我们求学之路的每一步,都能走地更稳,更长远。
测评练习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下列对教师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教师是一个新兴职业 B.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
C.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D. 不同的老师教学风格不同
2.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关于教师的作用,韩愈在《师说》中写道()
A.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B. 三人行,必有我师
C.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D.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中学生小娟觉得小学数学老师讲的课比中学数学老师的好,这也导致了她现在对数学不感兴趣。如果让你劝说她,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每个老师的风格不同,我们应尊重老师的不同
②让老师改变教学风格,变成自己喜欢的那种
③要善于发现老师的优点,寻找接纳老师的理由
④我们要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深入地了解老师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新时代的教师要做到()
①有崇高的理想信念 ②有独特的个性品质
③有高尚的道德情操④有广博的仁爱之心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今后,课堂上,可能有一台萌萌的机器人带着同学们朗读;考场内,可能出现一台机器人组织考试“机器人能不能完全代替教师 ”同学们就此展开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教师只传授知识,机器人完全可以代替
B. 只要能让学生开心,机器人就能完全代替教师
C. 机器人不具备塑造学生心灵的本领,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
D. 只要机器人能教学生做题、批改学生作业,就可以完全代替教师
6.材料一:
荷兰一名生物课老师为了教授知识,竟然连换两套紧身衣,将人体内脏和骨骼“穿在身上”,现身说法讲解人体构造,引来学生惊呼。该老师此举在社交媒体上被疯狂转载,引来全球无数网友赞叹,称其“敬业和太拼”,“让学生看得见、记得住才是硬道理”,“无聊的不是生物,是教学而己”。
材料二:台湾一位名叫刘静的美女数学补习老师,用自演自唱的方式拍了一部关于三角函数的 MV,让众多网友看呆。视频中的歌曲看起来像是音乐 MV,歌词却全是三角函数的计算公式:“sin从斜边飞出,cos自斜边掉落,tangent总爱往上斜踢,正余弦平方和是一......。”“三分多钟的歌曲虽然好听,但也不容易背吧?自演自唱,老师也蛮拼的!”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 “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2)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应该如何正确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
课后反思
讲完课后,我又反复观看了本节课的视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对整节课情感的渲染还有所欠缺,没有将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在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交流不够彻底,没有做到情感上的共鸣。对学生的评价语单一,缺乏多样性。语言还需要再锤炼、精简。整体上,对课堂把控能力稍微欠缺。如果能对此加以深入,课堂效果会更好,今后我会在各方面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成就高效课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