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延续文化血脉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延续文化血脉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5.1延续文化血脉 电子教案
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本框题包括"中华文化根”和"美德万年长”两目内容。 第一目侧重从中华文化的丰富与发展角度,讲述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创造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重点落在“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 第二目侧重从代代传承的中华美德角度,阐释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重点落在“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课标摘录: 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课程目标)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课程内容)
2.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齐治平的理想追求,锤炼高尚人格(课程内容)
3.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课程内容) 知识目标: 了解中华文化的内容、特点和意义;懂得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意义;知道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内涵及重要性;知道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道德修养: 通过学习,能够培养热爱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法治观念: 用法律武器敢于同破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行为作斗争。 健全人格:通过对本课学习,训练自身的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责任意识:知道中华文化的产生、内容和意义;知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培养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教材 分析 重点 中华文化与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难点 如何弘扬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过程
教学具体内容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新课导入:复习+教师讲解】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我们学习了改革开放是一条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决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关键抉择,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国富民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所以必须坚定不移走全面深化改革之路。改革之路慢慢,困难重重,改革与创新关系密切,要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国家要大力发展创新事业,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一单元主要从推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的。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我们学习了民主的发展历程,知道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体现在四个方面;同时也学习了参与民主生活的三大途径,因为民主意识的培养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民主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所以还要学会增强民主意识,从思想和行动上两个方面。这一单元主要从政治生活更加民主法治化的角度来说的。 第三单元同学们知道主要是讲哪些方面?——是的,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我们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这条路,需要明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美好的精神家园,让人民更富裕,让国家更富强,让中国更美丽。接下来,我们先学习5.1延续文化血脉。 【新课讲授】 第一目:中华文化根 笔记一:1.中华文化的形成 P59 各族人民团结互助,互相学习,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观看视频,感受中华文化】 1.结合视频和你的认知,提到中华文化,你能想到什么? 试着归纳一下中华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思考:举例说说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成果 ? 1.中华文化的内容(组成):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 特点:博大精深 再次看材料,思考中华文化的特点。 【知识拓展:文化遗产】 (1)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川剧变脸、徽剧、凤阳花鼓、中国武术、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那达慕、皮影戏、徽墨制作工艺、中国剪纸、中医针灸、中国珠算、二十四节气等。 (2)物质文化遗产: 长城、敦煌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兵马俑、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布达拉宫、福建土楼、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园林、颐和园、天坛、丝绸之路、大运河、土司遗址、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良渚古城遗址等 思考: 与同学分享你所了解的文化遗产价值。 文化遗产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文学领域等产生重要影响。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 2.有人说,有些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没有实用价值,没有必要保护。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答:不认同。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 P60 ①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P61 ②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助于中华民族守望精神家园,铸魂强魄,凝心聚力。 ④所以,我们要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延续文化血脉。 笔记二:2.文化的作用/价值 P60-61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2)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中国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过渡: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文化的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其实“中国风”正成为社会流行风向标,大家可以放眼看看生活中各个领域都无不掺杂着我们的中华文化。 思考: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人喜欢“中国风”? 回答: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 【展示习语】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提问:文化自信是什么?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P61 【展示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割掉了毛发,穿上了西装,满嘴的英语,洋人就会高看我们。恰恰相反,当一个中国人西化成一个洋人的时候,恰恰会引起他们的蔑视。只有让他们看到,我们中国人有着他们与众不同的文明与精神,他们才会在心里对我们有真正的尊重。 材料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叫:北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叫:墨子;探月工程叫:嫦娥工程;太阳监测计划叫:夸父计划;军用大型运输机叫:鲲鹏;深海载人潜水器叫:蛟龙;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天问一号任务火星车叫:祝融 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1)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P61 笔记三:3.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P61 (1)内涵: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2)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过渡:中华文化群星璀璨,增强文化自信,我们应该全部传承吗?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也有糟粕 对待传统文化: 不是简单复古,全盘继承, 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外国文化之中也有精华 对待外来文化: 不是盲目排外,全盘否定, 而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博采众长,洋为中用 【倾听习语,思考问题】 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 思考:新时代怎样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化? 笔记四:4.怎样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P62 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正确对待三种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③不排斥外来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第二目:美德万年长 笔记五:5.传统美德的内容及特点 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笔记六:6.为什么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重要性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②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7.如何弘扬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①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②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③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随堂检测:训练大题】 新冠疫情期间,“金花清感颗粒”“清肺排毒汤”等中医药,在阻止轻症转重症、重症治疗及患者康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总有效率达90%以上。 由此,网上展开了关于中西医文化的相关讨论:请你对以下观点进行评析。 第一步:判断观点 小明和小亮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小明主张全盘继承中华文化,但中华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小亮主张崇尚西方文化,但小亮只看到西方文化好的方面,而忽视西方文化也有糟粕。我们对待外来文化应该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博采众长,洋为中用。 第二步:是什么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第三步:为什么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2)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中国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4)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第四步:怎么做 针对小明而言 (1)我们要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宣传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世界,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 (3)积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吸取精华、去除糟粕。 (4)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中华优秀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与时俱进,用创新的方式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中华文化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针对小亮而言 (5)正确对待西方文化,有分析、有批判、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等。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意义和怎样发扬中华文化;知道了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和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对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有了更多的认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要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传承中华文化,争做美德少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学生翻书和笔记,何老师一起回忆第一二单元知识,随后引出第三单元的 知识,自然进入新课。 简单了解中华文化的形成。 结合自身知识储备,试着归纳一下中华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教师讲解,学生做好笔记。 根据材料文字,总结归纳中华文化的特点。 在书本上做好笔记的勾画。 了解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文化遗产的价值,思考问题,从而感受到文化的重要姓。 做好笔记, 文化重要性的关键词“精神动力/精神标识等。 感受一下生活中的文化身影。 喜欢中国风元素的原因? 理解何为文化自信。 材料一和材料二紧密型对比分析,如何没有文化自信,国家会怎么样? 通过分析材料,知道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所学知识,结合 图片,谈谈如何传承中华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博采众长、 为我所用。 结习主席说说,谈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学生分享交流) 从不同的角度记忆。 了解并勾画传统美德的内容和特点。 知道为什么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何把所学的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联系生活 实际,做好笔记。 学会审题,做辨析题。 辨析题格式: 判断观点;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讲究全面、客观。 学生一起回忆本科所学,分享收获。
板书设计 总体把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教学后记 本节课内容繁杂,较为抽象,不容易理解,主要学习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华文化根,全方位地了解了中华文化,重点是认识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要结合史实和现实来理解,选择一些典型材料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而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一个是美德万年长,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识,可结合学生较为熟悉的人物事迹来学习,进而引出学生应如何弘扬传统美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