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正视发展挑战 教案 -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正视发展挑战 教案 -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表格式)

资源简介

2022年秋季学期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6.1正视发展挑战
课题 正视发展挑战 单元 九上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授课者 张临信
授课时间 2022.10.18 授课 班级 九4、5班 教学 准备 课件、九上道法课本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当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现状,理解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知道人口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人口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完善。 能力目标:能从人口发展规律和我国资源现状的角度,辩证看待人口资源政策的变化与调整;正确看待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情,既能认清当前面临的危机与挑战,又阐明科学应对的策略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意识和品质;认同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面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现状,树立忧患意识,提升文明素养,从小事做起,主动承担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
教学 重点 我国目前的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其影响;我国的人口政策以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教学 难点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实质上都是发展问题
教材 分析 本课内容是第六课的第一框,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中国社会的人口变迁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应对生态危机的现实所迫,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所向。“美丽中国”的核心是生态文明建设,然而当前我们生态文明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正确认识面临的挑战,是必然要求,也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情 分析 当前,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语文、科学等课程已经直接或间接地渗透、宣传、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并不陌生,初中生已经有了基本的理解,并且有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他们仍然面临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对当前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特点知之不多;二是对计划生育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实施三孩政策就是废止了计划生育;三是如何增强环保意识,以实际行动保护资源环境。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学习及时予以解决。
学法 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问题探究法 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图片 说一说:你知道这些图片反应了什么问题吗?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观看图片,思考回答问题 引发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关注,为本框内容的教学做铺垫
讲授新课 环节一:自主学习: 课件展示预习提纲,引导学生预习教材并思考问题。 探究点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1.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2.我国的人口现状及新特点(我国的人口国情) 3.为什么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必要性及意义) 4.如何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 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育政策调整及意义(目的) 探究点二: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1.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的危机 2.我国资源的国情(现状及特点/形势) 3.为什么要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 4.环境问题的现状(形势)、原因、危害及对策 环节二:新课学习 探究点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1.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思考:从上述材料中,你读出了什么信息? 小结: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2.材料分析 材料一:2022年世界前十人口国家排名 (1)说一说,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二: (2)思考:我国人口现状有哪些新特点? 提问:面对严峻的人口问题,我国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 小结:党和国家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 3.材料分析: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作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孩子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重要战略部署。 思考:我国“三孩政策”的放开,是不是说明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已经过时了?(小组讨论) 小结: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长期坚持。 4.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
2016年进一步调整完善:
全面


) (
2013年适当放宽:
单独


) (
2021年
) 思考:我国为什么要调整生育政策? 小结: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式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探究点二: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1.材料分析: 材料一: 材料二: 思考: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哪些严峻的挑战? 2.看表格,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思考:(1)从上表中看出我国资源状况的哪些特点?(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 材料二: 思考:(2)从表格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3)阅读课本第78页,总述我国资源形势。 讲解: 3.材料分析: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 (1)上述歌谣反映了什么? (2)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小结: 4.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思考:(1)如何解决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 讲解: (2)我们中学生又能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归纳小结: 带着问题预习教材,思考问题,在课本上作标记,划出关键词 学生认真分析材料,结合教材,回答问题 学生观看图表,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观看图片,列举我国人口状况新特点 思考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讨论分析,根据老师引导思考并回答问题 阅读图片材料,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分析图片材料,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知识思考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知识思考回答问题,在课本上标记相关知识点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知识思考回答问题,聆听教师讲解小结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联系自身实际,畅所欲言 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初步形成自己的认识,养成独立思考、生成疑问、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学生预习过程中加以引导、点拨 引用第七次人口普查及人口发展趋势图,一方面,利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形象生动地让学生感受到人口问题已经成为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 通过列举我国2020年在世界人口排名,使学生明确我国人口的重要国情——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 利用图示,形象生动的展示我国人口的新特点,引导学生说出特点,使之对新特点有形象的理解,易于知识的掌握 通过简单引导,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归纳问题,明确知识点 运用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理解升华 结合形象生动的漫画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从而更深刻的明确人口的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借助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及我国环境问题的典型图片,使学生对世界环境问题有个大体了解 以表格的方式呈现,对比鲜明,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讲述我国资源形势的时候,利用知识表格式的方式,系统化的把相关问题放在一起,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 由歌谣引出,吸引学生探究的热情,同时利用知识导图方式归纳我国环境形势及危害,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利用图解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形象直观,易于学生理解 理论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
课堂小结 幻灯片出示本课知识点思维导图,将知识点升华。提问:这堂课的内容,我们学习得很顺利。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师在学生归纳基础上,呈现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明确本堂课重点、难点。 整理笔记,回顾所学知识,谈收获和体会 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练习 1.(2022四川绵阳) 202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新生育政策。这一政策有利于( D ) ①控制我国人口数量增长 ②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的现状 ③提高我国人口出生质量 ④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全面放开中小城市落户、特大城市积分制落户、随迁子女异地中高考、身份证等证件异地办理等政策,从侧面反映了我国人口状况的新特点是 ( B ) A.老龄化加剧 B.大量人口流动 C.人口基数大 D.人口素质偏低 3.(2022江苏常州) 下图是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及消费图。从图表中可以得出的合理推论有( B ) ①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 ②我国要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③我国应树立能源安全的危机意识 ④我国的能源生产实现了自给自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做好分类利国利民。生活中,垃圾分类虽是小事,却不是易事。要将“小事”变成“易事”,公民应该( D ) ①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②强化监督查检,处罚乱放垃圾的行为 ③树立环保意识,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 ④养成良好习惯,践行绿色低碳的理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布置作业 1.识记背诵本课重点知识;2.完成同步学习P58~60随堂演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不同情境材料及漫画图片,分析我国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现状,并对一些思辨性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对于人口、资源、环境现状更加清晰,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