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5.1 法不可违 课件(共30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5.1 法不可违 课件(共30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法不可违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法治观念:(1)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犯罪的基本概念,了解刑罚的主要类型;
(2)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感受法律的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增强自身的法治观念;
道德修养: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防微杜渐。
健全人格: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具有能够分辨身边违法行为的理性态度。
男子微信群开玩笑结果被判九个月
视频中的三则案件当事人受到了怎样的处罚?
给你什么启示?
第五课 做守法公民
5.1 法不可违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学习内容:学习教材P46-52“违法无小事”“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学习重点:
1.法律的作用?
2.违法行为的含义及产生原因
3.违法行为的种类及区分?
4.身边常见的违法行为?
5.如何遵章守法?
一、
自主学习
1
违法无小事
二、
知识理解
运用你的经验P46
家庭困难的小勤想通过勤工俭学减轻家里的负担,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的铁卡子,准备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结果被保安送到派出所。
(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为什么?
(3)小勤违法被扭送派出所给我们的启示是?
因为捡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是违法的事情。不懂法,不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违法了。
可以避免,了解法律,不做违反法律的事。
法不可违,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1.
法律的作用 (P46①②③)
②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评价作用】
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强制作用】
①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指引作用】
结合书本P48和上方图片,说一说什么是违法行为?
为什么会产生违法行为?
2.
违法行为的含义及产生原因(P48①②)
②产生原因: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
①含义: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3.
违法行为的种类及区分(P48①②)
②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区分:
a.一般违法行为(轻微):
民事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受行政制裁)
b.严重违法行为(严重):
刑事违法行为即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①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区分:
a.民事违法行为: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民事
责任
刑事
责任
行政
责任
相关链接(P48)
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法律:《民法典》、《 物权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受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行政处分(官):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行政处罚(全体):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营业执照、行政拘留
法律:《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
相关链接P54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区别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
违反的法律不同
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相同
轻微
轻微
严重
民事法律法规
行政管理法律
法规
刑法
民事责任
行政制裁
刑罚处罚
⑴都属于违法行为;⑵都具有社会危害性;(3)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1、一看违反的法律类别(行政法、民事法、刑法)
2、二看违法行为的危害(轻或重)
3、三看违法者的被处罚结果
(1)民事违法行为:赔偿、赔礼道歉
(2)行政违法行为:拘留、罚款、开除、记过
(3)刑事违法行为:拘役、罚金、有期徒刑、死刑。。。。
判断违法行为的方法
小试牛刀
小王因疫情期间散步谣言被公安机关予以行政拘留。
持刀抢劫他人财物。
聂某某因醉驾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处拘役并处罚金。
甲把乙打成重伤,丧失劳动能力,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四五盏,被公安机关处以200元罚款。
某公司因擅用李某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被判赔偿500元。
小强的爸爸因酒后驾驶被交警依法处以200元罚款。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视频中男子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违法行为?
给我们什么启示?
2
警惕身边的
违法行为
二、
知识理解
谎报险情
破坏铁路网
扰乱公共秩序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①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
行政违法行为。
探究与分享P50
违反合同法,
侵犯他人的财产
违反著作权法,
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违反民法,
侵犯他人的肖像权
②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4.
身边常见的违法行为(P49-50①②)
②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①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上面这幅图片给我们什么启示?
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5.
如何遵章守法(P51①②③)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③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P52拓展空间
问题1:小王的是哪种违法行为?
问题2:公安机关为什么会处罚小王?
答:①问题1:小王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的行政违法行为。
②问题2:因为狗叫扰乱了邻居的正常生活秩序,侵犯了邻居的权益,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法不可违
违法
无小事
2.违法行为的含义及产生原因(P48)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法律的作用?(P46)
4.身边常见的违法行为?(P49-50)
5.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P51)
3.违法行为的种类及区分(P48)
课堂训练
1.关于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及犯罪,如图示正确的()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C
2.下列案例与其违法行为类别相一致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序号 案例 违法行为类别
① 市民管某某散布疫情谣言,扰乱公共秩序,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7日 民事违法行为
② 仇某明诋毁、贬损卫国戍边官兵,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 刑事违法行为
③ 某工厂违规排放污染物,被环保部门处5000元罚款,并勒令其整改 行政违法行为
④ 某出版社未经小王同意出版了小王写的书,法院判赔小王3万元,并向其赔礼道歉 民事违法行为
C
3.下列四个案件及其承担的法律责任对应正确的是(  )
A.小林故意高空抛物导致邻居死亡一一承担民事责任
B.小李捡到一个钱包拒不返还失主一一承担民事责任
C.小杨在电影院大声喧哗影响观影一一承担刑事责任
D.李老板因生意亏本拒不履行合同一一承担行政责任
B
4.小明的爸爸开车去银行办理业务,没有注意到“禁止停车”的标志,将车停在路边,被交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以200元的罚款。小明爸爸的行为(  )
A.属于民事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
B.属于行政违法,应受到行政处罚
C.属于刑事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
D.属于犯罪行为,应受到行政处罚
B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