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凝聚价值追求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凝聚价值追求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项目“凝聚价值追求”,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的第二框题。通过前一框题的学习,学生增强了文化自信心,明确了美德的力量在践行,在此基础上,本框题进一步挖掘文化的“魂魄”即中华民族精神,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目首先阐述民族精神的内涵与品格以及民族精神的力量,重点落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第二目侧重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表现,同时也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重点落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做传承和践行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
能力目标: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分享交流,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引导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知识目标:
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知道传承和弘扬践行民族精神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方法】
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法、自主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2020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认识了很多人,也经历过很多事儿,让我们用一段视频去重温那些感动!出示视频《致敬,白衣战士!》
思考:说说抗疫期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英雄人物或故事有哪些?(学生交流分享)总结过渡:同学们说的很好,有句话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看到白衣战士义无反顾、不畏生死,那同学们到底是怎样的信念去支撑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五课第二框《凝聚价值追求》。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化场景及话题引发学生的回忆,通过母子对话深入理解医务工作者战疫视频,引导学生体察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见解,进而导入本课主题。
二、讲授新课第一目高扬民族精神
1.时代精神话共识出示教材资料,鲁迅先生的文章节选同桌讨论交流:你怎样理解“中国脊梁”这个词呢?请列举体现“中国脊梁”的人物或故事。师:人的脊梁能够支撑我们的身体,那“中国脊梁”就是为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而不惜贡献一切的人们。那你所熟知的“中国脊梁”的人物或故事有哪些呢?出示“中国脊梁”的人物照片,从古至今以及现在的“中华脊梁人物”结论:“中华脊梁人物”体现的正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通过学生的分享发言,教师进行提炼总结民族精神的内涵。
总结: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结合教材活动进行理解和巩固,所有精神的都源自爱国主义核心。
设计意图:由鲁迅先生的文章,引出“中国的脊梁”,学生们在分享自己所知的英雄故事时体会民族精神的自古至今在不断延续,初步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为下一环节做好情感及认知上的铺垫。通过展示从古至今、层出不穷的“中华脊梁人物”让学生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深刻体会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2.坚守精神聚力量
过渡:时代在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我们又有哪些收获呢?多媒体出示展现民族精神的图片出示问题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怎样的品格?这些精神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它们过时了吗?它们对当代中国具有怎样的精神价值?结合图片和材料及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总结提炼,并且配系列图片巩固认识和理解。
总结: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同活动,学习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品格:与时俱进,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
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在分析讨论中,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会思考民族精神的具体作用。
3.高扬精神践行动
活动:探究与分享出示教材中傅雷的材料并提问思考:关于爱国,你从傳雷这句话中得到哪些启示?
结论:爱国要在平凡之中见伟大,细微之处见精神。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用实际行动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
设计意图:阅读教材中傅雷的材料,引导学生辨析爱国的行为,结合自己的认识能说明在日常点滴小事中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爱国。
过渡:在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而且在共同生活中形成了价值共识,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目构筑中国价值。
第二目构筑中国价值
1.学习价值观的内涵播放视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思考请你从视频中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教师追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三个层面,你知道划分标准和具体内容吗?
结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
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教师结合所学知识,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和来源。
设计意图:观看视频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普通人在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追问,帮助学生落实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2.体会价值观的意义材料和图片:以国之名,致敬英雄!
思考: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谈谈我们为什么“以最高规格褒奖功勋人物、英雄模范”?
提示:(对个人、对社会的意义)
归纳总结: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②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英雄人物,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归纳总结分享的答案,从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作用。
3.践行价值观的要求活动:探究与分享出示教材活动资料讨论: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什么看法?说出来与同学讨论。
结论:
①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②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路实做人。
③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国振兴。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辨析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在辨析四位同学不同认识的基础上,巩固和深化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要求。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目内容,分别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希望同学们用行动去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设计意图:总结和梳理本节课知识点,明确把握本课的重难点。四、情感升华教师寄语播放视频《百年巨变》,感悟百年变化。
教师寄语: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时刻铭记爱国精神,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欣赏,让学生感受中国百年巨变,激发学生的正向情感表达,增强爱国情感,自觉践行爱国行动,明确本课学习的主旨,达到情感升华的目的。
《凝聚价值追求》评测练习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中华民族不断丰富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不断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在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
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查阅资料,结合具体的人物和事件,谈谈你对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的理解。
《凝聚价值追求》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从学生真实的生活出发,结合九年级学生身心的发展特点,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生活中用行动去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节课的学习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习中紧紧把握“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个维度,把学生生活与爱国教育、道德教育、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本节课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桌的互学交流,小组的合作交流结合在一起,在问题设计上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层次,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学会逐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课堂探究过程中,对一些问题的引导和挖掘还欠缺广度和深度,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让师生在学习和交流中收获更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