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诚实守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题内容是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的第三框《诚实守信》。本框首先使学生明白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在学生体会和认识到诚信对个人、社会等重要影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不断增强诚信意识,积极参加诚信建设。本课题内容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在集体中成长”。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正确认识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赢得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本课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部分是“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具体对应的内容是:“了解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树立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本课题内容所依据的新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第四学段(7-9年级)”中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具体对应的内容要求是:“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恪守诚信,理性维护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做文明的社会成员。”★学情分析:关于诚信主题,小学阶段已经有所涉及,也知道在生活中应该诚实守信,但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八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部分学生对遵守道德规范持消极态度,甚至通过违反道德规范来显示自己的存在。这种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需要我们加强引导,从尊重道德规范的深层原因和社会价值角度给学生提供帮助,以不断克服和解决成长中面对的问题,在学生道德规范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引导。★核心素养目标:(新课标: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道德修养:了解诚信的含义及其重要性,践行诚实守信的道德要求,做社会的好公民。健全人格:感受诚实守信意义,树立诚信的道德意识,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责任意识:具有诚实守信的意识,守规矩,重责任,能够做文明的社会成员。★教学目标:诚信的含义及地位。诚信的重要性。诚实守信的做法/要求。★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懂得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教学过程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的导入 播放视频:“曾子杀猪” 并启发学生思考: 视频给你怎样的感触? 你还能想到哪些有关诚信的成语或者名言? 思考并回答: 视频给你怎样的感触? 你还能想到哪些有关诚信的成语或者名言? 本活动利用学会所熟悉的曾子杀猪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思考,、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对诚实守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新课讲授 1.学习目标及核心素养呈现 2.课堂教学环节目录: 环节一:识诚信(是什么) 环节二:懂诚信(为什么) 环节三:守诚信(怎么做) 诵读学习目标,让学生在脑海中对本课知识形成基本架构。 三个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来剖析违法行为。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学习该知识做好铺垫。一、识诚信(是什么) 文字解读: 让学生结合语文的文字分析与解读的能力,对“诚信”二字从偏旁到部首进行详细的分解,从而从汉字文化中归纳诚信的含义。 教师小结: 诚=言+成 说的话做到就是诚 信=人+言 人所说的话为信,表示开口许诺 诚信的含义: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活动一:看图思考 思考:下面图片反应了诚信哪些方面? 展示图片: 图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二:一诺千金 图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七条 教师小结: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②诚信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思考并归纳相关问题: 对“诚信”二字从偏旁到部首进行详细的分解,从而从汉字文化中归纳诚信的含义。 观看图片及思考,分析诚信在不同方面的地位。 学生通过语文的文字分析能力来解读诚信的含义,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三则图片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详细的了解诚信在各个不同方面的地位,从而对该知识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由浅入深,引发学生的思考。懂诚信 三、守诚信 探究活动 活动一:你的诚信呢? 播放视频:“你的诚信呢” 提问:结合视频及自身经历,谈谈你有没有过失信行为?若有你将如何改进? 教师小结:对个人: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 活动二:案件分析 展示案件:聚焦:“315老坛酸菜”事件 提问:结合该事件,说一说企业诚信经营的意义? 教师小结:对企业: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出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 活动三:信任的双向奔赴 播放视频:“信任的双向奔赴”(摊主隔离在家 一吨桃“自己”售罄,这不是商业奇迹而是信任的双向奔赴!) 提问:结合该故事说说诚信对社会和国家有何重要性? 教师小结:对社会、国家: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能增进社会互信,可以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教师小结:诚信的重要性(对个人、对企业、对社会及国家) 案例1:小方与同学约好周日一起参加志愿者活动,早上八点在校门ロ集合。早晨,闹钟响了,但是小方翻身又睡了。妈妈来催他:“赶紧起床,要迟了!”“没事,我不到,他们不会走的。”小方到校门ロ时,有同学抱怨说:“你怎么迟到了十分钟!” 提问:1.如何看待小方的言行?你是否有类似的行为? 2.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出现类似的行为? 教师小结: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我们不轻易许诺,许诺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 案例2: 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他还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不治之症。主治医生对他说:“你的病并不严重,只要你有信心就一定能治好。” 提问:医生的话是否有违诚信原则? 补充: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说实话? 教师小结:运用诚信智慧。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老赖”: 提问:你听说过“老赖”吗? 你知道什么是“老赖”吗? 播放视频:“2022年失信被执行人9大限制” 提问:你还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有诚信记录? 教师小结: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受到重视,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教师小结: ①树立诚信意识。 ②运用诚信智慧。 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结合视频及自身经历,谈谈你有没有过失信行为?若有你将如何改进? 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结合该事件,说一说企业诚信经营的意义? 学生思考回答相关提问 结合该故事说说诚信对社会和国家有何重要性? 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1.如何看待小方的言行?你是否有类似的行为? 2.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出现类似的行为? 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医生的话是否有违诚信原则? 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你听说过“老赖”吗? 你知道什么是“老赖”吗? 通过对自身不诚信行为的反思,让学生意识到诚信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通过大家所熟而广知的事件来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从现实中分析与总结。 通过这个感动上千网友的社会热点事件引起学生的思考,并引导其从国家、社会的角度去分析诚信的重要性。 通过经常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件,来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从行动上有所改进。 通过一些实际对失信人的惩治,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个人的诚信记录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做到守信。“你我同践行” 活动: 分组搜集身边的诚信典型人物及其事迹,与大家分享。 (他们为恪守诚信付出了哪些努力?他们坚守诚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搜集并进行总结,小组分工合作。 该环节意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强诚实守信意识,更好的引导学生能够从实际做到诚信,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从而实现新课标核心素养的落地。课堂 小结 (板书设计)知识 构建 在课堂教学逻辑与板书的基础上构建、完善本框知识体系的构建,系统掌握知识。能力 提升 完成优化设计中的巩固练习,检测学习效果。 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拓展 建议 (作业设计) “我是道德小标兵”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假如现在让你当一名“道德标兵”,你会如何践行诚实守信?请简单写出你的任务清单。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