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时间 第8 周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二次备课课题 6.2共筑生命家园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树立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 道德修养: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 法治观念: 明确绿色发展的意义,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健全人格:结合我国的发展明确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责任意识: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 重点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教学 难点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要 教法 谈话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教 学 过 程 【新课导入】 观看视频一:生物多样性消失速度加快,保护刻不容缓,思考:生物多样性消失速度加快,给人类敲响了哪些警钟? 视频二:习近平主席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地保护地球上的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于当代和子孙后代。截至2004年2月,该公约的签字国有188个。2021年10月12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在云南昆明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 思考:“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公约》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参与,说明了什么? 【讲授新课】 第一目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为什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的关系) (全球极端高温2022年7月全球极端气温肆虐已造成超过1700人死亡) (新冠疫情反复) (猴痘扩散蔓延)(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P81 (东北洪涝成灾) 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 材料:古人的智慧给当代人的生存发展什么启示? 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 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P83 (2)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P84 (3)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P84 视频:五大新发展理念 视频:我国多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材料:目前,中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和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大熊猫、朱鹮、亚洲象等濒危物种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系统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多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保护和恢复。 (美丽乡村) (环保行动)习近平: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思考:从中央到地方都注重环保,向我们传递一个什么样的信息? 第二目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为什么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1)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P84 (2)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P87 探究与分享P84 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道路。这两条道路有何不同? 第一次的致富道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第二次的致富道路:既获得经济效益又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处理好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走绿色发展之路。 如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材料一:余村入选”世界最佳旅游乡村”。2021年12月2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4届大会公布了首批“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名单,中国浙江省安吉县的余村入选。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官网介绍,评选标准涵盖文化和自然资源、文化资源推广及保育、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旅游潜力与发展与价值链整合、旅游业的治理和优先排序、基础设施和连接、健康、安全和保障,共9个方面。 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P85 材料二:2020年,余村村集体年收入达700多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700元增加到5.6万元,实现了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华丽蝶变。如今的余村,山青水秀游人如织,老百姓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打心底里都觉得绿水青山就是个宝。 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P85 材料三:余村以智慧农业、家庭农场、休闲观光为重点,不断拓展‘两山’转化通道,着力打造乡村低碳产业体系。2019年,湖州安吉余村直接碳排放强度仅为0.04吨/万元,趋近于零。绿,是余村的底色,也是余村人一直悉心守护的颜色。十多年来,参与村里定期开展的“美村庄、靓家园”义务劳动,成了许多村民的一个习惯。村民还自发组成生态护卫队,及时纠正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监督农家乐有无偷排污水、乱倒垃圾,大家共同用自己的双手扮美绿水青山、守护美丽家园。 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材料四: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 现在,余村制订的村规民约越来越全面,在土地、村民生活方式、消费维权、卫生保洁等方方面面都有专项规定。例如“垃圾不落地”,“余村范围内全年全时段禁止销售和燃放烟花爆竹”,“严禁在水库、山塘等地投放对人体有害的鱼饵、食物或药物,不得排放任何废水","山林野外严禁使用除草剂等有毒有害农药,限量使用化肥,严禁野外擅自狩猎捕鱼”…… 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为建设美丽中国,青少年应怎样? 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不用或少用一次性产品、绿色出行、节约粮食、垃圾分类、节约用电…… 补充:如何评价正确进行垃圾分类的意义? 有利于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 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 有利于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板书设计和作业布置课 后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