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中国担当 教案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中国担当 教案 (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与世界紧相连——中国担当”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与世界紧相连——中国担当”
设计者 许洪劢 学科 思想与品德 课型 授新课
课时 1课时 授课班级 九年级
教材分析 1.本课地位 本课选自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一框“中国担当”。 本框内容是本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好本单元的敲门砖。本框内容与现实的联系较不紧密,有一定的抽象性。据此,我们可以以此次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中所发生的实例为引,引出课程内容,并引导学生理解、应用和迁移知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也为接下来后面所学的课程打基础。 2.本课内容 本课内容是对第二课的逻辑延伸。本课主要阐述中国担当的表现和措施,下设七个“探究与分享”及两目。 本课内容由“中国担当”和“与世界深度互动”两个框题组成。本框题分为“积极有作为”和“贡献中国智慧”二目,下设七个“探究与分享”,本节课重点学习第一框知识点。 第一目“积极有作为”主要阐述了“中国担当”的表现,及中国积极承担责任的原因;此目的“探究与分享”以文字表述和图片的形式,用几个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担当”的表现和原因,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第二目“贡献中国智慧”主要阐述“中国担当”的措施。此目的“探究与分享”用文字表述和漫画的形式,讲述“中国担当”的主要措施是贡献中国智慧,贡献中国方案,为第二框的学习做伏笔。 本框作为本课的重要内容,承上启下——既能深入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意义,又对接下来与世界共发展主题的学习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框内容有较强的实用性,与现实的联系也较为紧密,据此,我们可以以此次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中所涌现出的先进事例为例,引出课程内容,并引导学生理解、应用和迁移知识,为后面所学的课程打基础。 另外,结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本课的教学提示,本框在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意识为立意导向。
学情分析 1.学生心智特征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三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品德与法律的生活经验,很多学生基于日常生活经验,在课前对本课内容已有些许了解,但他们并不知道“中国担当”的原理和必要性。在课前向学生们了解到他们对本课知识点抱有较大的兴趣,也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更进一步的走进和理解我国的政治生活,增强民族自信和自豪感。 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 从课前调查中发现,学生对本课知识点了解的主要来源于新闻、课堂、家庭,以及百度等相关浏览器,不够广泛和深入,仍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宜让学生在课前对本框内容进行预习,并进行相关资料的查找和搜集,以便顺利参与到课堂中去。 基于以上情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担当”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归属感和公共参与意识。因此,本课具有较强的现实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中国担当的内涵和意义;理解中国担当在当代社会的必要性;认识中国担当表现和措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用全球视野和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中国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意识和思想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做有担当的中国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全面理解中国担当的表现和必要性。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中国担当和贡献中国智慧的措施,认识中国担当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和学法 1.教学方法:以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辅以情境教学法。具体表现为案例分析、讨论、探究、小组合作以及老师点拨等。 2.学习方法:基于问题的学习,在教师的设问引导下,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并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教具 PPT课件;图表。
学习情景 创设 问题式情境;真实情境。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一、时事关注,新课导入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给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直至昨天,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累计超过7320万例,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疫情形势,中国政府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下面这个视频。 (观看“中国无偿向世界各国提供援助”的视频) 看完了这个视频,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中国为什么要无偿援助世界各个国家?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在当今世界,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的建设,积极主动承担相应责任。在视频中,中国无偿捐赠物资给各个国家,与世界各国携手攻克时艰。日本网友评价说:“这才是大国风范,是成熟的做法。”是的,面对全球形势日益严峻的新冠疫情,我们没有袖手旁观,也没有落井下石。中国无论是应对新冠病毒疫情席卷全球所采取的措施,还是推动“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走向世界中央,建设和治理人类共同的家园。 今天,我们围绕“与世界紧相连”这一主题,讲讲第三课第一框的“中国担当”。
二、新课讲授,协作探究 目标导学一:积极有作为 (一)积极主动承担相应责任 材料:【图片展示——“中国援助”、“中国温度”、和“中国精锐”】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图片。第一张是“中国援助”,我们在视频中看到,中国已经向世界83个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非盟提供援助,包括检测试剂、口罩、防护服等物资。 第二张图是“中国温度”,我们在给世界各国无偿捐赠的物资上写上了我们美好的祝福,我们捐赠的不仅仅是物资,还有我们的爱心,让它们有了人情味儿,有了独一无二的中国温度。 第三张图是“中国精锐”,全球疫情形势突然严峻,中国医疗队出征伊朗、意大利、塞尔维亚、等国家,他们逆行而上,协助当地控制疫情,帮助与世界各国人民共渡难关。 师:看完了这些图片,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中国和这些国家和地区相隔万里,为什么中国医疗队仍然坚持冒着风险出征疫情严重的国家和地区,为他们提供医疗经验和医疗物资? (学生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危机和灾难时常出现。面对各种地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二)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 材料:【世卫组织称中国新冠疫苗临床试验中被证明有效】 师:看完这则新闻,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我国争分夺秒研制的疫苗为什么准备在全球范围推广? (学生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除此之外,我国在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化解区域危机、对外经济援助、全球环境保护、各种灾害救援等各个领域都也都活跃着中国人的身影,中国为世界的稳定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中国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材料展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脱贫攻坚】 师: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上半年我国虽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经济发展受阻,一些企业停工停产,甚至有些企业不得不宣布破产。但我国不断探索,采取相关应对措施,攻坚克难,在遏制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同时,努力实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我国贫困人口的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师: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目前看来,全国脱贫攻坚已经取得显著成就,令世界瞩目。国际各界纷纷表示,中国共产党领导有方,扶贫措施十分得力,中国经验值得学习。 教师总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是对世界发展的重要贡献,也给世界上一些较为落后和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范本。同时,中国积极倡导“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为这些国家带来发展的机遇,也给他们打了一剂“强心剂”,对本国的发展更有信心。 教师小结:事不避难,勇于担当。无论是国内事务还是国际事务,中国的担当和作为都令世界称赞,努力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同时,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世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努力,听到中国的声音。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目标导学二:贡献中国智慧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一)为国际社会作贡献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节选 “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性挑战。中国将继续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发挥全球抗疫领导作用,同各国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继续向应对疫情能力薄弱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帮助,发挥全球抗疫物资最大供应国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我们将拓展同世界各国的互利互惠合作,继续推进经济全球化,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运转,共同推动世界经济早日重现繁荣。我们愿同各国一道推动形成更加包容的全球治理、更加有效的多边机制、更加积极的区域合作,共同应对地区争端和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全球性问题,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师:请同学们思考,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发展政治经济全球化中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教师总结:随着国际参与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为国际社会各种难题与危机的化解作出巨大贡献。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我们拥有同一个地球,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席卷全球、经济政治全球化、全球治理的多边机制与合作,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中国的主动担当让世界看到了世界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希望,世界经济早日实现繁荣,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也将在不远的将来实现。 (二)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节选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中国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克时艰,为全球抗疫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我们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履行国际义务,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我们在自身疫情防控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尽己所能为国际社会提供援助,有力支持了全球疫情防控。我们倡导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在国际援助、疫苗使用等方面提出一系列主张。中国以实际行动帮助挽救了全球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 师:请同学们思考,中国在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在全球蔓延时贡献了哪些智慧? (学生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当今世界的发展,需要新思路与大智慧的引领。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向国际社会提供援助,无偿分享应对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防控方案和诊疗经验。同时,中国也用行动证明了“中国方案”并非夸夸其谈、纸上谈兵,中国从过去的参与者、贡献者,逐渐转变为引领者,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三)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命运与共,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大道不孤,大爱无疆。我们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不仅对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我们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充分展示了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大国形象,生动诠释了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师: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中国在全球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了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并发言) 教师总结: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同时,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用行动践行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促进国际社会的联系,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教师小结:中国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声音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分量。但是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向需要帮助的国家伸出援手,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中国在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同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大事,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 在此次疫情中,中国所贡献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在国际社会上也越来越受关注,受到广泛称赞。中国关心各国疫情变化,主动提供医疗资源和技术的援助,让很多被疫情困扰的国家看到了新的曙光,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大国风范是各国难以比拟的。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贡献中国智慧,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围绕“中国担当”这一知识点展开学习。中国的崛起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同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中国要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共同推进国际社会的发展与繁荣。这启示我们要用全球视野和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同时也要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正确的价值意识和思想意识,做有担当的中国人。
四、课堂练习 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畅通贸易、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中国致力于“一带一路”建设,是因为( C ) A.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 B.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C.中国是一个谋发展、促合作、负责任的国家 D.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2.面对美国坚持搞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行径,中国以坚决的行动说明不会任由美国乱舞大棒伤害国家和人们的利益。这说明( C ) ①中国在区域性和全球性危机面前不逃避、敢担责 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③中国事不避难、勇于担当 ④经济全球化已不符当今世界潮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五、课后作业 1.结合本次疫情,查一查我国还贡献了哪些“中国方案”?这些“中国方案”将为解决世界难题带来怎样的影响? 2.结合本次疫情,针对我国贡献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表达自己的看法,写一篇500字的小作文。
六、板书设计 1.积极主动承担相应责任 事不避难 积极有作为 2.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 勇于担当 3.中国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担当 1.为国际社会作贡献 2.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 尽力而为 贡献中国智慧 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量力而行 3.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 “启发式教学”的方式为主,以情景和案例,对学生进行课程的启发,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一步步引出知识点,让枯燥难懂的知识点变得生动易懂,也让学生将知识点与生活实际、与时事政治相结合,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而非纸上谈兵,夸夸其谈。同时,让学生透过时事政治看本质,更好的理解我国的政治生活,也让学生懂得政治与人民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基本达成,课后学生通过练习、知识框架梳理等方式,将教学重难点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本课内容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需要学生课后进行拓展阅读,以及相关政治时事的积累进行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将高效的学习方法用于日后的学习,事半功倍。本节课仍存在一些问题,本节课以启发式教学形式为主,采用教学驱动方式,可能存在知识点讲解不深入,导致知识点掌握不到位等问题,应将传统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将知识点讲解得更深入、更立体,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