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第三课 最求民主价值第一课时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民主的含义; 我国民主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民主政治氛围和联系生活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民主,感知民主,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增强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社会主义民主。难点: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22年全国两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22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建议于2022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作为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我国的民主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为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新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第三课第一节: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二)、讲授新课:运用你的经验:小调查:你心目中的“民主”是什么样的?民主就是自由发表意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民主就是投票选举。民主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大家心目中的“民主”有什么异同?民主,指人民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家作主,目的就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一、民主的足音:1.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思想源头 :材料:《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老子》: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惟邦本”“政得其民” “以百姓心为心”等民本思想,至今仍然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材料: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材料: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在确立议会主权的同时保留了君主。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立宪的君主虽然依然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但他们的权力和义务或多或少受到宪法明确地规定。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2、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的足迹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探究与分享:郑观应:他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理论家拥护君主立宪。康有为:主张变法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孙中山:推翻了封建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提出三民主义,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时代背景,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些民主思想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性的。这些艰辛尝试并没有实现“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回溯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惜献出生命,但这些艰辛尝试并没有实现“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相关链接:“德先生和赛先生”是对民主和科学的一个形象的称呼,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两面旗帜。 其中:“德先生”:即“Democracy”,德莫克拉西(音译)——意为:“民主”,所谓“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赛先生”:即“Science”,赛因斯(音译)——意为:“科学”,所谓“科学”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材料:俄国十月革命, 十月起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或布尔什维克革命,获胜的苏联红军一方称之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 ,是1917年俄国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1917年11月7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同志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胜利前进的道路。俄国十月革命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了新的希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材料:江西省苏维埃政府(1930.10一 1935.5),1930年10月7日,在江西省吉安城中山广场召开的10万人庆祝吉安暴动胜利大会上,通过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委员名单,宣告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成立。1935年5月,省苏维埃政府解体。不管是江西瑞金的“红色苏维埃”还是延安的陕甘宁边区政府,中国共产党都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民主形式。1949年,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在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阅读感悟1945年7月4日下午,毛泽东邀请黄炎培等人到他住的窑洞里作客。毛泽东问黄炎培来延安考察有何感想 黄炎培说:我生60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3、社会主义民主的确立材料: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朱德说,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我们的民主是来之不易的。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民主道路。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适合我国民主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探究与分享: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个国家民主的内容和进程,无不通过宪法得以体现和反映。1954年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为我国后来的民主建设与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经过曲折发展,1982年我国制订了现行宪法。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要求,现行宪法经过五次修改,把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结合学过的宪法知识,说说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宪法保障。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4、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材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形成五个体系,即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强调了实现总目标必须坚持的原则,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指明了前进方向。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首先必须理解上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遵循。材料: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因此,宪法实施的成效直接关乎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实现,直接关系能依法执政成效,直接关联政府法治、公正司法、参政议政和公民有序参与成败。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二、新型的民主: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本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长出来的,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探究与分享: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会聚北京,共商国是。一份协议、议案,直指住房、医疗、教育等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让人们感受到温泉暖意。2022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讨论的热点问题有: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激发市场活力、推进科技创新、扩大内需、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为什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都是群众关心的问题?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因为人代表和政协委员是由人民选举产生,并对人民负责,代表人民的利益。③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等2、我国民主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最广泛:主体的广泛性——享有权利的人多(参加两会代表的构成)权利的广泛性——享有的权利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受教育权、财产权等等)最真实:①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②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实现;③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④人民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最管用: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②有利于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实现。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要求村民委员会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和村民议事制度,规定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项,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一)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员及补贴标准;(二)从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使用;(三)本村公益事业的兴办和筹资筹劳方案及建设承包方案;(四)土地承包经营方案;(五)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六)宅基地的使用方案;(七)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分配方案;(八)以借贷、租赁或者其他方式处分村集体财产;(九)村民会议认为应当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项。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材料:我国选举法第六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实践中,我国五级人大代表不仅具有群体上的代表性,而且具有能力理念上的代表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广泛性使我们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各级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够从不同角度代表各个群体的诉求表达,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立法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就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掌握自身命运的直接体现。这不仅符合现代政权组织开放共治的要求,同时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广泛代表性,真正使全体人民能够合法有序地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要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又要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材料: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协商民主无论是其组织体系还是程序过程,都必须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在国家政治生活层面,党通过人民政协、党的职能组织以及所团结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建立协商民主运作的组织与机制;在社会生活层面,党通过其基层组织及党所联络的各种社会组织和普通群众,为协商民主运作建立覆盖面广、协调面大的组织与机制,从而使党的领导通过协商民主,实现了最广泛的动员,达成了最广泛的共识,汇聚起最磅礴的力量。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即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探究与分享: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建立健全网络协商方式,有利于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怎样利用网络渠道实现公民的民主权利?①有利于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②有利于扩大网民参与政府决策的新途径、新方式; ③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④有利于建设法治政府,搭建网民与政府部门直接沟通的桥梁;⑤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建议权和监督权。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而是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的。4、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探究与分享:2015年,青海省某市推行村民说事制度: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设立村民说事点,召开村民说事会,由村干部组成工作小组,每周定期与群众通过聊天拉家常的方式,让群众就近“说事”,说事点通常设立在村民居住集中、往来方便的地方,如小卖部、助农代办点、村广场等。村民在这里说的“事”都被如实记录下来。村民说事会提出问题后,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提出初步意见,再提交说事会进行决策。村民说事会议定的事项以及办理情况全部公示并全程接受群众监督。村民说事会制度是我国基础民主治理的一种创新尝试。为什么说这种制度有利于村民实现基础民主?(1)建立“村民说事制度”,可以实现村民参与村里重大事务的决策,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透明度,增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2)建立“村民说事制度”,可以保障村民民主管理的校利,发挥基层民主的作用,提高村民民主管理的技能。(3)建立“村民说事制度”,可以保证村民监督村委会和村干部的工作,提高民主管理的水平,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4)建立“村民说事制度”,可以提高各乡镇机关的办事效率,既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又推动了和谐新农村的建设。(5)、联系群众的新窗口,搭建起协商民主新平台,畅通了干群沟通渠道,起到及时破解矛盾、化解纠纷、贴身服务群众的作用。(6)、“村民说事”为村民提供了表达诉求新渠道,为化解矛盾纠纷提供了新思路。5、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在我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人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管理。(三)、本课小结:本课主要讲述我国的民主状况,从古代民本思想开始,民主政治一直是我国追求的目标,知道中共带领人民革命胜利,民主真正的在中国建立起来,并不断建设加强,新时代的民主是新型民主,分别从本质特征、特点、形式和制度阐述民主政治。(四)、课堂练习:1、《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指出,从民主听证会到人大代表进社区,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中国人民在火热的基层生活中,摸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这表明我国人民民主的真谛是( A )A.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B.人民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C.人民的各种要求都能得到实现 D.民主监督2、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下列关于该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C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机关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真谛3、人民民主的真谛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分别是( C )A.人民当家作主;协商民主 B.人民当家作主;选举民主C.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协商民主D.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选举民主4、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摘要: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些暖心话语和难忘瞬间,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真挚感情。这说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A )A.人民当家作主 B.协商民主 C.人民代表大会 D.选举民主(五)、板书设计第一课时 生活在民主国家一、民主的足音:1、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2、中国人民探索民主的历程3、社会主义民主的确立4、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二、新型的民主: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本质:2、我国民主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3、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形式和独特优势:4、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5、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六)、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