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尊重他人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尊重他人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课时《尊重他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尊重他人就应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待人。
2.能力目标:培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欣赏他人的能力,学会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形成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尊重从我做起。
2.教学难点: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教学方法
1.教师提出问题,进行问题导学。
2.学生阅读教材,自主互助学习。
3.教师制作课件,用多媒体讲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古人云: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悲。
古人告诫我们后人,品德高尚的人,心地善良,心中无私,热忱地为社会服务,自然会受到世人的尊敬和爱戴,也必然流光溢彩,影响深远。而品德低下的人,心怀自我,排斥他人和公益,处处为个人谋利,完全是一心为自己,自认会被世人看低,对社会必然不会有好的影响。
2、分享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人打交道(交流)的日常生活语言。
(1)寻求别人帮助时... (2)得到别人帮助之后...(3)打搅别人时...
(4)见到老师和同学时...(5)放学回到家时...(6)向陌生人问路时等等
如:请教、谢谢、抱歉、打搅了、您好、麻烦了...
小结: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的纲领性文件中指出新时代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就是“五育并举”的内涵,其中“德”排第一。
(二)明确学习目标:
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2.尊重他人于自己和社会而言的重要性。
3.学会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
4.做到尊重他人。
(三)自主预习反馈:学习小组互助合作
导学案:
1.尊重他人的含义:
尊重即( )、重视。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 )
2.尊重他人的原因:
①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 ),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到他人享重能够增强自尊、( ),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相反,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 )、挫折感等。
②尊重使社会生活( )。尊重是维系良好( )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3.尊重他人的方法:
①积极关注、( )。我们应该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②( )对待他人。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 )上都是平等的。
③学会( )。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 )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
④学会( )他人。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 )的评价。
运用你的经验:
学习小组探讨交流思考回答p32的问题
1、面对上述两种情景,你的感受有何不同?
2、就上述场景,谈谈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如何尊重他人。
小结:如,比赛场上和我们的竞争对手应该秉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修养;我们应该尊重劳动者,尊重他们的辛苦付出、劳动成果。
我们应该学会尊重。
探究与分享:畅所欲言
组成员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并思考讨论p33的问题:1、对于四位同学的观点你赞同哪一位?阐述你的理由。
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我们首先应尊重自己;我们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尊重别人是一种修养。
相关链接
每个人都有得到尊重的需要,既包括获得他人的尊重,也包括自我尊重。这些需要得到满足,人会觉得自己有价值,有能力,有用处。
学习新知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1、尊重的含义: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2、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
个人层面: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相反,女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
社会层面: 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 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学习新知二,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学习小组探讨交流思考回答p34p35的问题。
(1)、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景,你会怎么做?请阐述理由。
小结:晓东应该帮助小萌解决数学难题,而不急于去参观美术馆;小光应该放弃看足球比赛,和同学们一起商量撰写演讲稿的事;小明应该尊重舅舅,即使是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也应该表现出自己对对方的尊重。
(2)、放学路上,有同学问:“什么样的人值得尊重?”同行的几个同学纷纷发表看法。你赞同他们的看法吗?阐述理由。还可以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小结:如,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值得尊重;自立自强的人值得尊重;言而有信的值得尊重;坚强乐观的人值得尊重;无私奉献的人值得尊重。
学习新知二:尊重从我做起
我们怎样做到尊重他人?
(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而不冷落、忽视他人。我们应该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2)平等对待他人。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孔子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人际交往中,
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
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
(4).学会欣赏他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让我们学会欣赏,共同进步 。
课堂小练习(单项选择题):
1.笛卡尔说:“尊重别人,才能让人尊敬。”下列做法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
A.小敏因天生皮肤黑,被班上同学取绰号。
B.看自己的老师积极主动问好,看到其他班级的老师就假装没看见 。
C.小丽刚从外地转学过来,小龙为此总是取笑她说话的口音。
D.小杰在不是特别感兴趣的景点,也认真聆听导游的解说。
2.我们只有彼此善待对方,才能( )
①赢得对方的尊重 ②消除一切矛盾
③获得快乐和自尊 ④获得真挚的友谊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一段视频中,一个小女孩和妈妈一起过马路,在通过斑马线时,女孩向礼让行人的公交车驾驶员鞠躬行礼。女孩的“鞠躬礼”启示我们( )
A.活中要学会相互“客套” 。
B.要善于掌握鞠躬的技巧。
C.会感,学会尊重他人。
D.与人交往要主动行礼,做文明人。
4.下列对漫画尊重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 。
B.将贫困生置于媒体聚光灯下,有利于他们获得更多帮助 。
C.如果采取不妥帖的方式帮助贫困生,贫困生可能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
D.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5.2022年3月1日是第九个“世界零歧视日”。设立“世界零歧视日”,是为了维护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使每个人都能够不受年龄、性别、种族、肤色、职业、学历和信仰等影响,有尊严地生活。这启示我们( )
A.每个人都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
B.要平等待人、尊重他人。
C.多的人们提供物质帮助 。
D.现实生活中不再存在歧视现象。
八、拓展空间:
学习小组讨论完成:针对以下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1、爱护动物也是尊重生命的表现。
2、我们应该尊重大自然。
3、我们应该尊重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九、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巩固训练(非选择题)。
2、复习本课知识要点。
3、预习第二课时内容《以礼待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