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守护生命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 守护生命 教案

资源简介

9.1《守护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观看视频、小组合作等方式,我会珍视生命、爱护身体、认同并弘扬中华文化。
能力目标:
通过情景分析等方式,我可以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合理调控自己的情绪。
知识目标:
通过梳理思维导图我知道怎样爱护身体、怎样养护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怎样爱护身体?教材通过讨论、反思、探究、分享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进而懂得怎样爱护身体。
教学难点:怎样养护精神?
教材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进而懂得怎样养护精神,同时应该认识到人类拥有物质生活,同时还拥有精神生活。
〖教学方法〗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案、学案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沙画视频:《坚守“疫”线》
学生思考:观看沙画视频,结合当下小区、学校、城市等疫情志愿者,思考他们守护的是什么?
教师总结:
疫情当下,千千万万的疫情志愿者奔赴一线,守护我们的生命。作为被守护者,我们也要守护自己的生命。如何守护我们的生命呢?接下来我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
疫情仍在蔓延,学生身在其中,小区、学校都在进行核酸检测,他们能够更好地去了解他们守护我们生命的付出,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守护自己的生命?
(二)创设情景
合作探究项目一:爱护身体
活动 1:“拍卖会”假设你手中有 2000 元,你会选择竞拍哪些项目?
多媒体展示竞拍项目:健康(1000)、友情(500)、爱心(500)、智慧(1000)、美貌(500)、权力(1000)、富有(500)
教师总结:通过大家的竞拍过程,老师发现很多同学的竞拍项目有一个共同点: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健康,可见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健康是 1,其他的项目是 0,那 0越多越好;如果没有健康的 1,那 0再多也毫无意义。
〖设计意图〗竞拍游戏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竞拍项目的设定,每个学生可以有两个以上的选项,更易引导学生们的思考,进而突出健康的重要性,学会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进而思考如何爱会自己的身体。
活动 2:世界卫生组织“人的健康与长寿”数据分析
学生思考:通过世界卫生组织“人的健康与长寿”数据分析,我们可清晰的看到,影响我们健康与长寿的重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设计意图〗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更有说服力,比例形式呈现更直观,学生能够迅速捕捉到关键性的信息:生活方式很重要,进而为接下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奠定基础。
活动 3:小伟的故事
(一)小伟喜欢踢足球,也喜欢看足球比赛。世界杯期间,他常常半夜偷偷起来看比赛,然后在网上跟球友一起聊天,早上醒来时已 7:20,顾不上洗脸与吃早饭就急急忙忙赶到学校。在大课间跑操时,小伟突然晕倒在地,经医院抢救转危为安。
学生思考:
(1)小伟有哪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产生什么影响?
(2)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健康的生活方式,限时两分钟。
教师总结: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改正不良习惯,是我们拥有健康身体的根本措施。生活中的细节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我们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就要克服那种认为一些小的坏习惯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的错误思想,改正自己一些不良的习惯,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设计意图〗借用世界卫生组织数据与学生小伟的故事
(一),通过正面引导、正反对比等方式,引导学生意识到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并注意观察自己、身边他人已经养成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珍爱生命,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活动 4:小伟的故事(二)
期中考试临近,经过一周的休息后,小伟回到学校。刚回到学校的小伟,在课上出现了瞌睡的情况,班主任知道后在教室里狠狠地批评了小伟,小伟觉得自己丢了面子,加之比较担心接下来的考试,他...... 学生思考:
(1)小伟此刻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
(2)面对这种情况,小伟该如何解决呢?
教师总结:我们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无可非议,但是当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时,经不住一时的挫折而做出过激甚至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是错误的。我们要调控好自己的行为,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即使自己喜欢但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的事情也不要去做。
〖设计意图〗
小伟的故事(二)设计的出发点是从学生实际学习生活出发设置情景,引导其认识到生活学习中会遇到一些挫折,会出现内心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学会排解情绪,爱惜身体。通过小组分享,学生们可以掌握更多的缓解情绪的方法,减轻挫折给自己带来的伤害。
活动 5:小伟的故事(三)
经过调整,小伟的情绪状态平稳了,身体也恢复的挺好。他开始专心投入到学习中,此时小伟正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突然“整栋教学楼”晃动了一下...............
学生思考:(1)此刻小伟应该怎么办?
(2)在生活中,我们还会面对哪些自然灾害?
(3)小组合作——“救”在身边合作议题:雷雨天气、煤气泄漏、发生火灾、电梯故障合作规则:
A 大组长抽取要讨论的议题
B 小组讨论,遇到这些自然灾害时该如何自救自护?
C 各小组做好分工
D 限时两分钟
教师总结:我们要加深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的认识。在火灾、交通事故、地震等灾害或者灾难发生时,我们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的方法。
〖设计意图〗本故事设计的出发点是让学生们掌握一些常见自然灾害中自救自护的方法。学生们在学校中已经参与过多次地震演练等活动,小伟教室的晃动情景设计更利于测验学生的应激反应能力,迅速在地震中自救自护。小组合作部分主要搜集了生活中比较常见一些灾害或者灾难,引导学生在灾害发生时要学会自救自护,用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保护他人的生命。
活动 6:知识拓展——新生命教育体系知识拓展:新生命教育体系谈到生命分为三个层次: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
学生思考:
通过观察图片,思考我们的生命除了爱护身体以外,还需要怎样做?
教师总结:
守护我们的生命除了要爱护我们的身体以延长我们的自然生命的长度以外,我们还要让我们这一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提升我们精神生命的高度。
〖设计意图〗
知识拓展设置的初衷是实现两个项目内容的过渡。通过前面三个故事,学生们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角度出发,爱护了自己的身体,延长了自然生命。在此基础上,引导其思考想过怎样的一生?学生们的回答角度会比较多,总而言之,不虚度一生,过有价值有意义充实的一生。
项目二:养护精神
活动 1:自主思考——丰富精神生活的途径学生思考: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养护我们的精神?
〖设计意图〗
学生从家庭、学校、社会生活出发,思考自己是如何丰富精神生活的,进而实现养护精神的过渡。
活动 2:小伟的故事
(四)最近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月”活动,小伟跟随学校老师来到了儿童福利院,开展了一系列的爱心活动......
学生思考:
(1)请简要评价下小伟的行为。
(2)三月是我校的“志愿服务活动月”,我们可以参加哪些志愿服务活动?
教师总结:养护精神我们除了要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之外,还要学会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追求真善美。
〖设计意图〗小伟故事四设计的出发点是引导学生意识到他们也可以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在该环节中,通过点评小伟的行为、结合我们学校的少先队志愿勋章、老师十几年的公益之路等等一系列活动,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意识到志愿服务就在身边,以实际行动去养护自己的精神。
活动 3:
小伟的故事(五)
2019 底,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国各地纷纷“停学”“停工”...... 作为医护人员的小伟妈妈与同事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参与到抗疫行动中,他们兢兢业业,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拼死拯救同胞生命,克服种种困难,自强不息,团结一致,为抗疫胜利贡献力量。
学生思考: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哪些精神?
教师总结: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精神史诗。守护精神家园,我们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设计意图〗
重新将讨论的视角放到疫情,与导入视频相呼应,将个人养护自己的精神上升到中国人养护国家精神,让学生认识到我们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学生思考:
观看《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视频,探讨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而思考守护精神家园,还应该做到什么?
教师总结: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精神史诗。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
〖设计意图〗通过选取既体现传统文化又体现民族精神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在此环节,也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思考他们接触这些民族精神的渠道,借此来加深学生们对两者关系的认知。
(三)梳理总结学以致用
项目一:我来总结活动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梳理思维导图的形式,建构知识网络。
活动 2:学生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初步建构知识框架,对知识点有整体的把握;通过学生谈收获,可以了解学生本堂课已掌握哪些内容,明确接下来的教学侧重点
项目三:拓展作业——探究社会生命
〖设计意图〗通过典题精练环节,检验学生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知识点的考察方式与考察内容。
项目三:拓展作业——探究社会生命
学生思考:新生命教育体系,将人的生命分为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个维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如何爱护身体,延长自然生命;也学习了如何养护精神,提升精神生命的高度。我们的拓展作业是:与父母一起探讨,什么是社会生命?怎样拓展社会生命的宽度?
〖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新生命教育体系中的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通过本环节,引导学生去挖掘社会生命,进而对整个生命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守护生命评测练习
认真审题、仔细答题。
一、选择题1.月缺了会再圆,生命却吝啬得很,因为它属于我们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要守护好生命,首先要(  )
A.关注情感的体验 B.养护自己的精神
C.感受生命的意义 D.关注自己的身体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守护生命方法:直选法D: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P100)。故 D正确;
2.在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一些客观存在的、非人力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这需要人们增强安全意识,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遇到下列突发情况,相应做法正确的是()
①暴雨袭来时,不在危房里、危墙下或危桥上停留
②油锅着火时,马上盖上锅盖并关闭燃气阀门
③发现有人触电,赶快用手把他拉开
④在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向有安全出口标志的地方逃生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自救自护的方法。方法:排除法之排除错误项。③:发现有人触电,赶快用手把他拉开,会导致自己触电,说法③错误;
3.陕西省某中学开展了“经典诵读”“宣纸制作”和“参观陕西省博物馆”等活动。关于这些活动的开展,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有利于在民族文化中滋养我们的精神生命
②这能激发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守护精神家园
③这有助于我们在精神上继承和创造文明成果
④这能守护生命,让每个人的生命都充盈起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养护精神。方法:排除法之排除绝对项④:“让每个人的生命都充盈起来”的说法太绝对,说法④错误;
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已过半(50.7%),超重肥胖及膳食相关慢性病问题日趋严重,不合理的膳食是中国人疾病发生和死亡最主要的因素。这启示我们( )
A.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膳食B.要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
C.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D.精神发育离不开物质支持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守护生命。A:守护生命首先要爱护身体,故 A说法错误;B:养护精神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B;CD:题文中的调查结果表明不合理的膳食是中国人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最主要的原因,启示我们要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故C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C。
5、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各中小学校会在这一天开展“地震紧急疏散演习”活动。很多学生对此举不以为然:又没地震,用得着这样瞎练吗?下列说法中,最能说服上述同学的是()
A.可以通过紧急疏散演习活动实现生命价值
B.人的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关爱生命要从小事做起
C.无论遇到多大挫折,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D.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与其他生命相比最有智慧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增强防范意识的必要性的理解。A:通过逃生演练、紧急疏散活动,这旨在增强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故A说法错误;B:开展逃生演练、紧急疏散活动,这旨在增强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是关爱生命的体现,B说法正确;C:材料没有体现出挫折的内容,故C与题不符;D:是对生命的独特性的正确认识,但题文中没有体现,D说法与题不符;故本题选B。
二、材料题
材料一 2022年3月1日,凤凰县中小学幼儿园迎来了春季开学,在寒假和春节期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加强师生员工健康监测,完善相关制度,科学制定健康检测方案。坚持每天报告和登记,发现身体状况异常,第一时间就医,所有健康检测结果凭证保存半年以上。
材料二 2020年9月钟南山获得“共和国勋章”称号,他敢医敢言,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强调严格防控,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他提醒别人“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赶往最前线,传递着守护生命的温暖。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今后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你如何守护自己的生命?
(2)在今后抗击疫情的斗争中,钟南山的事迹可以感召我们如何敬畏生命?
答案解析:(1)本题考查守护生命的相关知识,可以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回答。爱护身体,关注自己的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养护精神,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严格遵守各项预防措施。(2)本题考查敬畏生命的相关知识,可以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回答。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不仅要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
照亮世界,我们要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守护生命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授课我收获颇多,现总结如下:
一、本节课的优点:
1、在备课方面借助教学参考、课程标准、网络等方式,搜集关于生命内涵的不同解读,对守护生命有了更深一部的理解,能够更清晰的理清知识之间逻辑关系与过渡方式。
2、在授课过程中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借助教材“探究与分享”中小伟的故事,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改编、续写,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建构知识、理解知识。
3、在学习方式上我充分利用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学生总结健康生活方式、调整情绪方法、应对自然灾害措施等方面时,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与时间。
4、在师生互动方面本节课最大一个特点是学生有的说,学生能从实际生活中找寻到守护生命的方法。在本堂课中,我及时做好学生回答内容的补充、总结、反馈,争取每个学生都能有“有效反馈”。
5、在学习生成角度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大部分是作为主体的我,应该如何去爱护身体、养护精神。但是在授课中,学生们的思考维度扩充到了,爱护他人的生命,这一点的非常值得点赞的。
二、本节课的缺点
1、对知识点的理解方面在备课环节,虽然已经梳理了知识点的逻辑关系,但是在提升环节,尤其是探讨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时,还是略显浅显。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是欠缺的,在下一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意识到他们的个人成长是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
2、在学生展示方面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性比较高,有很多的想法表达,为了更好地顾及到全面性,在很多环节,我都采取了小组合作方式进行讨论、分享。但是在分享环节大部分小组都想展示,导致课堂时间分配上不是很合理。在后期的教学中,我会进一步思考,如何更有效的将大部分学生的观点,以合理有效的方式呈现出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