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善用法律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善用法律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5.3 善用法律 教学设计
课题 5.3善用法律 单元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上册
核心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学会运用法律与人打交道;能够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勇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道德修养:增强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法治观念:能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远离不良行为,防微杜渐。 责任意识:从小事做起,依法自律,加强自我防范。
重点 树立起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学会善于斗争。
难点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树立起敢于斗争意识。
学法 材料分析、体验探究、合作学习 教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整容有风险、选择需谨慎》,并回答问题:小王应当怎样维权呢?导入新课——善用法律。 观看视频并谈启示 激发学习热情。
讲授新课 一、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通过视频,谈谈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维权? 【交流合作】如果你是她们呢,你会如何去维权? 【小结】(1)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 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采取诉讼的方式。) 2.【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8-59页,完成连线。 【过渡】猜想故事后续,如果小王的问题没能达成和解,如果换成你,你会怎样做?——诉讼。 3.什么是诉讼?地位如何? (1)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2)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过渡】诉讼是我们维权的最后的屏障,诉讼也会根据违法行为的类别一一对应。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60页,分别谈谈诉讼的种类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 民事诉讼:民事纠纷、民事案件 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 刑事诉讼: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 4.活学活用——判断以下案例属于什么类型的诉讼? 【过渡】我国是法治国家,法律为我们合法权益提供保障,但有些不法分子会侵害他人。 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 1.播放视频《陈江桥见义勇为》,并回答问题: 【合作探究】 你怎样看待陈江桥的行为? 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做吗? 【小结】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出示两条刑法加以佐证。) 【小结】 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但是,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因此,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3)出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 ①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 ②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③记住违法犯罪的体貌特征。 ④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 ⑤保护好作案现场。 3.拓展空间: 阅读教材P62页的材料,并回答问题:小倩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寻求法律救助? 学生畅所欲言,谈谈当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会选择如何维权?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认真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 运用已学知识对案例进行辨别。 观看视频并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思考问题、交流问题并回答问题。 认真观看视频并回答问题。 在交流合作中分享自己的观点。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通过让学生讨论,可以改变某些学生已有的认知,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通过阅读教材,更好地理解掌握这些途径的具体情况。 通过刚刚的自主学习对诉讼有了初步了解。这样做加深学生对诉讼的理解和应用,巩固新知。 通过活学活用能够巩固新知。 通过这件事让学生能够明白我国是一个主权统一领土完整的国家,任何破坏国家和平统一的行为都是错误的。 想通过陈江桥事件警醒青少年:乐于助人是非常高尚的品质,但是我们要认识到作为未成年人,我们本身的劣势。因此我们要学会见义“智”为。 通过解决小倩的事来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板书 5.3 善用法律 一、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1.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2.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3.维权方式:诉讼(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最后屏障) (1)含义: (2)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二、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 1.义不容辞的义务 2.见义“智”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