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习目标】1.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2.体会孔子的思想。3.掌握“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在文中的含义。【学习重难点】1.重点: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孔子“礼治”的思想。2.难点: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学习过程】一、作者简介(一)孔子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________,思想核心是________,政治上主张________,鼓励人们________,即“出来做事”。参考答案:丘、仲尼、儒、圣人、仁、礼治、入仕;(二)了解《论语》《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三)“四书”、《五经》、六艺。“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六艺: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六种才艺。二、整体感知(一)注意读音、句读、节奏、感情俟sì 莫mù 甫fǔ 哂shěn 相xiàng铿kēng 沂yí 喟kuì 雩yú 冠guàn三、这篇文章的体裁。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的记叙文。《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相对而言,本文是《论语》中篇幅较长的一篇,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四、根据内容,课文可划分为几个段落?试用简洁的语文概括段意。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写孔子问志。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写弟子述志。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孔子评志。五、赏析第一部分1.孔子在问什么?2.孔子这样出场给你以什么印象?第二部分1.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2.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第三部分1.孔子为什么笑子路?2.孔子对四弟子述志的态度怎样?3.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4.这篇文章写了哪些人呢?你之所以会记住人物,是因为什么呢?(性格鲜明)那么文章是通过哪些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呢?(语言,动作,神态)5.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六、归纳总结孔子是主张入世的,他鼓励弟子学以致用、为国效力。现在,我们很流行说“自我”、“个性”,认为学习只是为了将来实现自我价值。但个人是脱离不开社会的,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必须投身到社会实践中为社会做贡献。换句话说,学习一定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只有目标明确了,动力才会更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