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教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教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

资源简介

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资料,理解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2.能够理解时代的变革孕育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这一思想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通过对比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4.通过对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变”与不变",明确我国的历史阶段、基本国情、国际地位没有变,树立实事求是、一切从国情出发的意识。
课程立意
理论叙述一一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时代变革中应运而生,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行动指南;以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我国国情的"变”与"不变”。
价值立意一—引领学生了解我国国情及其发展变化,认识到党和国家的理论思考与实践举措,都要一切从国情出发。既形成对经济社会发展已有成就的认同,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能落后于时代,也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探究材料,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说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
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较之以往转化"体现在何处
3.我国国情的变”与不变”分别指什么
教学过程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本节课学习目标有1.2.3.4……本课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 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第二部分就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过渡:习近平主席十九大上的报告。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
1.近些年我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才做出此重要论断。大家能不能列举一些我国近几年取得的突出成就……
(1)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十一位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第一货物出口大国、重要对外投资国。
(2)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实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2013年至2016年,国 (3)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党十八大后,近4年城镇新增就业每年都超过1300万人,贫困人口持续减少。建立起覆盖全国13亿多人口的社会保障网。人民生活在实现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历史性跨越的基础上,正向更加美好的生活迈进。
(4)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倡导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支持。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投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成功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等一系列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彰显深度参与和引领塑造全球治理的实力和能力。
历史方位由发展阶段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过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深刻内涵?
(1)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2)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3)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古人说,“辨方位而正则”,完成新时代的使命,需要一个指挥棒、领军旗、红绿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是正确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完成历史使命的根本指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领域,包括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等基本问题作出的全面深入阐述,也包括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等各领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完整、逻辑严密,要想完成新时代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个部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请同学认真阅读课本并思考: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2.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较之以往发生了怎样的转化?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从56年党的八大起至今已经60多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第一个转化点:物质文化需要转化为美好生活需要……,一起说一说:你心目中的美好生活是什么样的?与长辈交流,问问他们在你这个年纪,心目中的美好生活又是什么样的?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有大幅增长、农村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目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人民群众的各类意识也不断增强。人民生活在总体达到小康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再仅限于一般的物质文化需要,而是有着更高、更广泛的要求,并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
第二个转化点: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转化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化?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不仅能生产丰富多样的商品、基本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而且产品大量出口、主要农产品产量也居世界前列。这说明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实际。
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发展不平衡是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失衡现象,制约了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发展不充分是指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从社会生产力来看,……;从从城乡和区域发展来看,……;从收入分配差距来看,……。发展不充分,……
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国情有哪些“变”了?有哪些“不变”?
历史重要节点……
表格:变与不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历史阶段不会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个国际地位不会变。
思考: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变”与“不变”,对我们有何启示?
我们谋划发展、制定政策,都必须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最大实际为依据,既不落后于时代,决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