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凝聚法治共识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凝聚法治共识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建设法治中国》-----凝聚法治共识
核心素养目标确定 政治认同: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拥护中国共产党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凝聚法治共识,为设法治国家,实现法治理想而努力奋斗。 2、法治观念:通过结合材料分析建设法治政府,树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形成法治精神和规则意识;能够依规依法参与公共事务,根据规则参与校园生活的民主实践。 3、道德修养:通过小组讨论电信诈骗案例,分析厉行法治要求,明确道德与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把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民族气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形成健全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发展良好的道德行为。 4、责任意识:能够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增强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依法行政的要求、核心;如何建设法治政府、如何厉行法治 教学难点:如何厉行法治;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道德与法律、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法:情景创设法,活动体验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分析归纳法
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法治的重要性、要求,我国法治的发展历程,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以及如何建设法治中国,推进依法治国,我们一起来回顾这几个知识点。 这几个主体中,和我们存在密切联系的是?——政府!生活中,我们经常要与政府打交道,每时每刻都能感受政府的作用。在生活中,遇到以下情况,应该找政府那个部门? 政府是我国依法行政的主体,作为公民,我们要与国家和政府一道,厉行法治,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今天,让我一起来学习“凝聚法治共识”。 学生翻书和笔记,回忆4.1知识,老师讲解并自然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引出“政府”,再结合“运用你的经验”练习,感知到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政府的作用,自然而然导出课题。
环节二:阅读文本,独立思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PPT出示以下问题: 1、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工作要求? 2、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 3、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4、如何厉行法治? 5、怎样正确认识法治和道德的关系 ? 学生自己阅读课本P50-56,完成问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时间5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先阅读文本,独立思考,帮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环节三:合作探究,落实素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标导学一:法治政府 活动一:【展示图片,感受政府的作用】 思考:根据图片说出政府工作人员正在做什么?体现了政府在哪方面的作用? 回答:提供社会管理的作用! 回答:政府在提供社会服务! 笔记区:1.政府的作用 P51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①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 ②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活动二:复习回顾 提问:回顾八下知识点并思考:政府和人民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 八下 6.3 国家行政机关(回顾知识点): ·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过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之一,就是要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提问:什么是法治政府? 内涵: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P51 要求:政府必须依法行政 !!! 理解何为“依法行政”: 思考:政府为什么要建立“三张清单”制度? 教师:用“清单”明确政府权责,规范政府权力,做到依法行政。 总结: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 活动三:建设法治政府 1、【展示图片,思考政府的这样做体现了工作的什么特点】 "公开是惯例,不公开是例外",已是当前政务公开的新气象。 ①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2、PPT展示材料“榆林芹菜案”,思考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②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滥用,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③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1、看图,回答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知道政府的两大作用:提供服务和加强管理。 2、回顾八年级下册内容,思考问题,知道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政府的宗旨、权力来源、工作原则) 权力来源:人民 宗旨:为人民服务 工作原则: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通过查看书本内容以及自身知识储备,回答何为法治政府,怎么理解依法行政。 在书本上做好笔记,勾画知识点。 看图片,找出重复度最高的词,思考政府的工作有何特点。 做好笔记,从政府和公民两个大角度记忆建设法治政府的做法。 每个点都有关键词提醒。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内容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教师点拨明确知识点。
目标导学二:厉行法治 1、PPT展示“王符、张居正”名言,引出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厉行法治。 2、以“电信诈骗”为例,PPT展示三则材料,小组讨论:如何厉行法治(国家角度、公民角度、党和政府角度、社会角度、德治角度) 3、辨析十字路红绿灯的监控下几辆私家车以45度让路,这几辆车交通违法,却不受处罚,这是否违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 4、讲解分析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根据材料进行分组讨论,思考回答问题。 ①公民角度: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②国家角度: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③党和政府角度: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④社会角度:厉行法治,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⑤德治角度:国家和社会的治理需要法律(规范作用)和道德(教化作用)共同发挥作用。
【设计意图】结合常见的网络诈骗案子,小组讨论如何厉行法治?通过材料分析,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关系,使学生能够依规依法参与公共事务,根据规则参与校园生活的民主实践。
环节四:(课堂小结、归纳提升) 学生小结:本课收获了什么 教师小结:
环节五:(当堂反馈、拓展训练) 详见课件
环节六:板书设计
环节七: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必做题:完成本课学案相关练习题 2.选做题:开展“与法同行”主题班会活动
环节八: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本课借助多媒体和新闻材料展示ppt,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凝聚法治共识的重要价值。
环节九:教学反思与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