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1《促进民族团结》教案章节名称(课题)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第一框 促进民族团结 计划课时 1课时授课时间导学案 1.我国民族构成及分布是怎样的?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和基本政治制度是怎样的?在此基础上我国形成了怎样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3.怎样理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4.为什么我国要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学情分析 本课对新疆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小。平时的民族团结教育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各民族同学共同学习的生活经验也告诉我们,民族团结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因此,本课的重点是从国家的政策到民族地区发展,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自觉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力目标 搜集整理少数民族的资料,区分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提高对民族团结重要意义的认识知识目标 1. 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 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 了解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4. 知道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2. 懂得以实际行动履行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义务。教学难点 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教学方法 阅读教材、案例分析、观点评析、概念区分课前3分钟 9月25日至26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疆工作要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导入,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和讲练结合的方式了解我国的民族概况、国家为处理好民族关系所采取的政策以及最终的效果即社会主义民主关系。第二部分以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为载体,探讨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发展的原因和意义。再通过阅读教材归纳让学生了解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支持。最后在回到学生自身,怎样为民族团结做贡献。教学过程 教师个性化修改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导入新课 2021年8月27日至28日,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民族工作作出部署的重要会议,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新模式,确保了我国民族事业有序进行和良性发展态势。截至目前,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过五次,分别在1992年、1999年、2005 年、 2014 年、2021年。 设问:党中央多次召开民族工作会议说明什么?生:说明对民族工作的重视师: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民族工作,积极促进民族团结。只有民族团结了,才能更好的维护祖国的统一和稳定,我们伟大祖国才会发展的更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第一框 促进民族团结。讲解新课 本节课包括民族大家庭和家和万事兴两部分,第三部分是课堂小结。一、民族大家庭问:我国有多少个民族?他们与中华民族是什么关系?生:略。1.我国的民族构成: 56个民族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追问:是哪56个民族呢?播放视频:中华民族唱起来(该环节也可以省略)师:通过歌曲,相信同学们对我国少数民族的名字也有了大概的印象。过渡:这些民族在中华大地上是如何分布的呢?【活动一】看图:我国民族分布图设问:我国各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生:略师:2. 分布格局: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活动二】各民族团结互助的故事分享 玉苏普江·艾比布拉,是新疆自治区墨玉县人,湖北省监利市“海比尔”新疆烧烤店员工。 2022年4月9日和10日,玉苏普江不顾自身安危,在监利市鄢铺码头江滩附近两次跳进江水中,先后救起落水的一名儿童和一对母子,用实际行动促进了民族团结。玉苏普江荣获荆州楷模等称号。设问:你身边是否也有各民族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故事?生:略师: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我们经常能够听到这样的故事,甚至我们很多同学或家长就是故事的主角。我们从小就能感受到各民族之间的融洽和谐。追问:为什么我国各民族可以相处的如此和睦呢?阅读教材P91回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为处理好各民族间关系确立了什么样的方针和制度?生:略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为处理好各民族间关系不仅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而且确立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等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些有力的举措,才促成了我们今天这样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活动三】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讲练结合设问:下列材料体现了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的哪一内容?材料一:十三届全国人大共有少数民族代表360左右(共2980),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维吾尔族代表22名。民族平等:我国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材料二:在结亲活动中结识的汉族女儿崔艳,帮助维吾尔族大妈治好了长期困扰她的结核病。民族团结: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等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材料三:对口援疆即国家以灾区重建的模式来扶持新疆,要求全国19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各省市需建立起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援助新疆的有效机制,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并且要下大力气帮助新疆各族群众解决就业、教育、住房等基本问题,同时支持新疆相关特色产业的发展。提高新疆自身的“造血”功能。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 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 裕、共同繁荣。 民族大家庭小结:师:基于多民族国家的国情,根据民族分布的格局,国家制定了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政策指引下,才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二、家和万事兴师:第二目的标题中的家指的是什么?和又指的是什么呢?生:家指中华民族大家庭,和指民族团结。师:从这个标题中可以读到,民族团结了,各项事业才会更好的发展。 【活动四】视频欣赏: 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设问:1.举办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有什么意义?2.你还知道哪些国家促进少数民或民族地区发展的举措?生:略师:举办这样一场文艺汇演,首先是给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搭建了平台,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其次文化在交流传播中可以得到创新与发展,也有利于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民族间的交流沟通也可以增进相互的了解促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设问:阅读教材,找到国家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和成绩。师:从诸多举措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视。追问: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P93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关系的必由之路。 过渡:国家为促进民族团结不仅制定相关政策,促进民族地区发展,而且将维护民族团结写进了宪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宪法中的规定:【活动五】读宪法设问:宪法这一规定说明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规定?我们能为此采取哪些积极行动?生:略师:这一规定说明民族团结很重要。为什么要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为何重要)①P92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②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③各族人民只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追问:青少年能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做些什么?①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光荣义务。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同胞,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③积极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 课堂知识小结 本节课我们先从民族构成和分布两个角度认识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知道在此基础上国家坚持三个方针和一个基本制度,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因此形成,所以我们可以说国家的民族政策维护和促进了民族团结,国家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团结,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公民而言,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我们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