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题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五课第一框《走向世界大舞台》1.教学内容分析 本框题是第五课的基础,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与世界和国家的关系。包括“多彩世界中的我”和“我为世界添光彩”两目,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框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国家正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因此我们也应具备国际视野和胸怀天下的意识,与世界建立联系,走向世界大舞台,为世界贡献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本框引导学生在走向世界大舞台的过程中,以开放的心态与外部世界交往,不断丰富自己的经历,拓宽自己的视野。与此同时,要学会交往、善于交往,知道交往是相互的,在自我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全面提升个人素养,为人类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明确个人贡献与外部世界发展的关系,增强为中国进步、世界发展贡献智慧的责任感。2.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国情国策方面的知识,了解了我国国家地位发展变化情况,知道了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对个人的影响,知道我国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学生通过前面两个单元的学习,已经知道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格局和发展的趋势,知道要关心世界的变化与发展。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希望获得更多的自由空间,而忽略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个人与国家和民族的关系,学生对自己作为世界、国家、民族一员所负有的责任使命认识不清,对于要积极参与的意义理解不足,缺乏责任意识和全球观念。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只有极少部分同学有过走向世界、与世界交往的经历,因此对于如何探索世界、融入世界,他们的经验是匮乏的。3.目标定位 ①具有国际视野与情怀,主动融入世界,关心世界;学会观察、思考各种社会现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世界作贡献。 ②能够正确认识个人与世界的关系,不断自我更新,逐渐为国家乃至世界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③知道青少年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走向世界的形式越来越多样;理解青少年具有国际视野和情怀的重要意义,知道适应未来世界发展趋势青少年应具备的个人素养。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为世界添光彩。 难点:全面提升个人素养。5.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法、归纳法 教学策略:本框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寻找恰当的、丰富的素材、资源来弥补学生在某些知识和经验方面的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框的学习内容。 6.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展示图片 几年前,一封只有10个字的辞职信火爆全网--“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封信被誉为“史上最有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大家想不想去广阔的世界看看呢?相信这是很多人的梦想。如今开放的中国为我们青少年走向世界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自己,走向世界大舞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题。(板书) 观看图片,思考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自己,走向世界大舞台?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共鸣。引入课题,明确学习任务。环节一:走向世界1、播放走向联合国舞台的中国青年的视频,提出问题: (1)这四位中国青年是怎样走向世界舞台的; (2)我们走向世界的形式还有哪些? 2、归纳走向世界的形式、表现 总结:我们走向世界的形式是多样的。我们要珍惜每一次交往的经历,努力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协作关系。 1、观看视频,获取视频中的关键信息,思考并回答问题。 2、与老师一起归纳走向世界的形式、表现。设计意图 利用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设置教学问题,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并在观看视 频的过程中以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世界胸怀。环节二:探索世界教材56页探究与分享 1、观点辨析:“宅”着也是在走向世界,“宅着挺好的”。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2、设置问题:他们这样“宅”着,是否也在走向世界呢?请同学们结合真实、具体的实例说说我们应如何在现实交往中探索、融入世界? 归纳:我们怎样走向世界、学会交往?1、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明辨观点,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成果。 2、结合具体事例,分享在走向世界过程中,探索、融入世界,学会交往的做法。与老师一起归纳总结。设计意图 通过合作探究明辨观点,澄清探索、融入世界的其中一个误区,就是互联网不是我们走向世界、探索世界、融入世界的最好的方式,青少年要在现实交往中探索、融入世界。通过“走向世界、学会交往”的经验分享,掌握与外部世界交往的方法。环节三:贡献世界幻灯片展示王琇琨在“共同应对新冠病毒网络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设置问题:(1)如何理解“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这句话? 你还能举出几个中国公民为世界做贡献的实例吗? 说说,我们为什么要为世界添光彩? 阅读文字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设计意图 通过王琇琨的这段发言,尤其是对“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这句话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个人与世界的关系,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胸怀。环节四:适应世界幻灯片展示王琇琨之所能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青年代表,成为全球抗疫青年榜样的事迹介绍。 设置问题:(1)说说王琇琨能够成为中国青年代表的原因。 (2)要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要求,我们应具备哪些素养? 阅读文字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与老师一起归纳全面提升个人素养的办法。设计意图 通过王琇琨作为一名志愿者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全球青年抗疫榜样背后的原因的挖掘 帮助学生明确适应未来世界发展趋势应具备的个人素养。当堂检测 1.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中的一员,下列说法和做法正确的是( ) ①每个人所做的事都有可能对世界发展产生影响 ②我们要从普通的事做起,为他人、社会、国家作贡献 ③我们只能为社会、为世界进步奉献青春,不能为个人谋利益 ④我们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人类发展和世界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4日至9日在京举办。志愿服务期间,志愿者累计上岗1230人次,服务总时长超过3120小时。在这场展现我国开放共荣、普惠共赢的大国风采的国际商贸盛事中充分展现我国青年热情开放、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崇尚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们要为世界添光彩的原因( ) ①个人与世界紧密相连 ②我们要守护世界 ③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中的一员,所做的事都有可能对世界发展产生影响 ④我们始终与这个世界彼此互动,同呼吸,共命运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走向世界的形式和表现,我们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知道了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世界,懂得了个人要努力为世界添光彩、作贡献,就要全面提升个人素养的道理。希望同学们今后能通过各种方式全面地了解世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7.作业设计 (一)基础达标作业: 1.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我们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也开始走向世界,关注世界,走向世界的形式多种多样。下列同学的做法属于走向世界的是( ) ①小玲向外国网友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 ②小芳邀请外国访学同学到家里来做客 ③小阳宅在家里上网玩流行的网络游戏 ④小斌利用假期与父母一起去国外旅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互联网在增加社会生活便捷性的同时,也容易把人限制在电脑和手机面前,限制在固定的住所之中,由此出现了“宅男宅女”现象。下列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①长此以往会脱离社会 ②有利于排除压力,放松心情 ③慢慢会丧失对社会的责任 ④应主动融入社会生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和平与发展的阳光普照全球。着眼未来,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为世界的发展添光彩,需要( ) ①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②全面提升个人素养,丰富知识储备,增强人文底蕴 ③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④早日投入工作,创造人生价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拓展提升作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交往范围逐渐扩大,我们走出家门,步入学校,逐步融入社会,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 (1)请你列举几种走向世界的形式。 (2)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自己? (三)开放实践作业: 请同学们选择一个共同关心的国际话题,如世界气候变化、新冠疫情、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等,从青少年个人层面进行探讨,写出一个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以实际行动为世界添光彩吧!板书设计 形式 走向世界 多彩世界中的我 表现 探索世界 走向世界大舞台 贡献世界 我为世界添光彩 适应世界8、教学反思 以一封火爆全网的辞职信为切入口,吸引学生目光,调动学习积极性。通过视频选取走向联合国舞台的中国青年王琇琨的故事作为整节课的主线开展教学,逐步推进“走向世界-探索世界-贡献世界-适应世界”的教学进程,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突破重难点。 1、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本节课的课堂容量较大,内容较多,教学中有时容易顾此失彼,教师应加强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本节课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引导稍有欠缺,应进一步渗透政治认同、道德修养、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 2、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由于学生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方面的实际经验不足,致使本课的教学未能很好地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出发,发挥学生主体性。 3、评价方面存在的不足。本节课对学生的评价过于笼统,未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教师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环节的推进,对某些项目和对个别学生关注度方面有所忽略。 知不足而奋进,今后教学改进措施如下:科学规划课堂教学时间,注意在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上多花时间、多下功夫。课堂上尽可能地关注每一位学生,锻炼和培养课堂应变能力。充分研读教材和新课程标准,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多钻研,努力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