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2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教学设计课题 9.2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对象 高二级学生日期 设计人 节次 1 教材来源 人教版必修四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录:辨识各种文化现象,领悟优秀文化作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课标分解: 1.学生能说出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描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总要求。 2.结合习总书记的话,学生能阐述文化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因及其要求, 3.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内容,学生能理解文化与时代的关系,明确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4.结合课本阅读与思考的问题,学生能分析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教材 分析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九课的第二框,是第九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分析说明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课文包括三目,第一目是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包括文化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因及意义;第二目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包括文化与时代的关系;文化发展立足时代的重要性;第三目是融通不通资源,实现综合创新。包括融通资源综合创新的要求与目的。本章节内容较为简单,教学过程中选取典型并贴近生活实际的时政素材,使学生明白文化发展必须坚持自己的道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有一定的政治素养,对新的事物充满好奇且具有一定辨别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了解较多,且十分感兴趣,这为理论联系实际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最后小组合作讨论的习惯已经形成,为合作探究学习奠定了基础。目标叙写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P113-114并结合探究一的文字材料,全部学生能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要求。95%的学生能得出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原因和要求。 2.通过阅读P114-115并观看探究二的视频,95%的学生能回答出立足时代之基的必要性,回答时代问题的重要性。 3.通过阅读探究三的材料,目标生、临界生能评析材料中的三个观点,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的做法。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难点: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评估任务 1.全部学生通过阅读教材P113-114及探究一的文字材料,能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要求。95%的学生能得出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原因和要求。 2.95%的学生通过阅读P114-115并观看探究二的视频,能回答出立足时代之基的必要性,回答时代问题的重要性。 目标生、临界生通过阅读阅读探究三的材料,能评析材料中的三个观点,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的做法。活动设计 1.活动一: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并课前完成练习册的主干知识的填空题。 2.活动二: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探究、分享各个议学任务。 2.活动三:限时完成针对性训练题。 3活动四:自主构建本课知识网络。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估要点1.新课导入 展示十九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方面的部分内容 思考:请你说说我国文化发展的路径是什么? 时政导入,让全部学生明确本课主题2.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阅读教材,提问学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总要求是什么? 探究一:结合材料并阅读教材P113-114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文艺创作的源头是什么?为什么?给我们什么启发? (2)文化创作要为谁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文化创作应该怎样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全部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能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要求 95%的学生能得出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原因和要求。3.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探究二: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P114-115,回答下列问题 (1)文化工作者应该怎样做才能承担起时代的使命和责任? (2)文化创作为什么要立足时代?为什么要回答时代问题 95%的学生能回答出立足时代之基的必要性,回答时代问题的重要性。4.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探究三:你认为上述三种观点对吗?为什么?如何处理古今中外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目标生、临界生能评析上述三个观点,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的做法。5.课堂小结 引导回顾本课知识,自主构建思维导图 90%学生能完成6.当堂训练 选择题1-2题,主观题1题(见课时评价作业) 90%学生能完成作业布置 必做:同步解析与测评题组训练 课时评价作业 选做:练习册的主观题板书设计复盘反思及补救基于目标的复盘式评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