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月光曲同步练习(有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月光曲同步练习(有解析)

资源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23 月光曲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乐曲  曲子  曲折 B.散步  散落  分散
C.弹奏  弹珠  弹琴 D.似的  似乎  相似
2.下列句式转换有误的是( )
A.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月光把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的浪花照得雪亮
B.贝多芬弹得很纯熟,感情很深。
改为感叹句:贝多芬弹得多么纯熟,感情多深啊!
C.贝多芬被兄妹俩的谈话深深打动了。贝多芬决定为兄妹俩弹--首曲子。(用恰当的关联词合并句子)
因为贝多芬被兄妹俩的谈话深深打动了,所以他决定为兄妹俩弹一首曲子。
D.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改为转述句: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爱听吗?他再给她弹一首。
3.下面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组是( )
A.请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
B.(清静)的月光照在盲姑娘(恬静)的脸上。
C.傍晚,贝多芬在一条(幽静)的小路上散步。
D.夜深了,冬天的山村一片(寂静),听不到一点声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B.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C.在江苏省经济贸易洽淡会上,外商和港澳同胞参观了丰富多彩的展品。
D.家长和老师对我们寄予很高的厚望,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决不辜负他们。
5.“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下列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盲人姑娘就是随便一说,她不喜欢贝多芬。
B.盲人姑娘把自己的愿望说成是“随便说说”,说明了这个姑娘体谅哥哥生活的艰辛。
C.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盲人姑娘对音乐的热爱,但因为生活的困苦,她一直在压抑自己的爱好。
D.盲人姑娘为自己说出的话在做解释,她不希望哥哥因为自己的话而产生压力。
二、填空题
6.课文精彩回顾。
课文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___国著名音乐家_______弹琴,有感于_______而即兴创作出《________》的传奇故事。
7.比一比,组词语。
纯( ) 盲( ) 缕( ) 淘( )
顿( ) 肓( ) 楼( ) 陶( )
三、语言表达
8.百字练笔
你最喜欢听哪首曲子?这首曲子带给你怎样的联想?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写句子。
(1)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仿写比喻句)
阳光照在叶子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花了一夜的工夫才记录完刚才即兴创作的《月光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盲姑娘对哥语说:“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这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的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10.按照原文内容填空。
11.用“ ”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画出联想的内容。
12.请写出皮鞋匠联想描绘的三幅画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①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②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轻纱似的微云。 ③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
13.将文段内容补充完整。
14.用横线在文段中画出皮鞋匠联想的语句。
15.仔细阅读短文,选择相应序号填空。
(1)文段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 )
A.盲姑娘在月光下看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
B.音乐艺术的巨大感染力给盲姑娘带来无穷无尽的想象,她想象自己看到了月光下的大海。
(2)在朗读这段文字时,①句的语调要( ), ②句语调要( ),③句语调要( )
A.气势逐渐增强 B.舒缓柔和 C.高昂激越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多音字。
A乐曲[yuè qǔ] 曲子[qǔ zi] 曲折[qū zhé]
B散步[sàn bù] 散落[sàn luò] 分散[fēn sàn]
C弹奏[tán zòu] 弹珠[dàn zhū] 弹琴[tán qín]
D似的[shì de] 似乎[sì hū] 相似[xiāng sì]
2.D
【详解】本题考查了句子的改写。
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A.正确。被字句改为把字句:“把”字句,谁把谁怎么样。基本句式为: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部分。
B.正确。陈述句改为感叹句:改为感叹句,在陈述句的基础上,在句末加上感叹词。
C.正确。句子是因果关系。
D.有误。改写转述句。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您爱听吗?”改为“她爱听吗”,“我”改为“他”,“您”改为“她”。即: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她爱听吗?他再给她弹一首吧!
3.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词语的正确运用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白近义词之间的区别,然后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正确的答案。
A正确。安静:没有声音,没有吵闹与喧哗,用在这里合适。
B错误。“清静”改为“明净”。
清静:安静,不嘈杂,形容月光不合适。
明净:看起来明亮清楚,形容月光合适。
恬静:形容人闲适,安静,用在这里合适。
C正确。幽静:清幽寂静,指一个地方幽冷寂静。用在此处合适。
D正确。寂静:安静,很静,符合句子语境,用在此处合适。
4.C
【详解】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
A.成分残缺。去掉“通过”,实践活动成为主语,句子完整。
B.搭配不当。环保观念应该与加强搭配。
D.重复啰嗦。“很高的”和“厚望”意思重复。去掉“很高的”句子完整。
5.A
【详解】考查了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句子指的是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有时又要说出句子的深层含义。表层意思就是指根据字面所表达的,深层意思是指句子所包含的感情,观点,议论或主旨等。理解句子首先要读懂全文所表达的内容,了解文章的主题,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
这句话选自课文《月光曲》。“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这是盲姑娘对哥哥说的话,盲姑娘很想亲临音乐会的现场去听贝多芬的演奏。当盲姑娘说完后意识到自己的家境困难,不能增加哥哥的负担,所以连忙对哥哥说了“我只不过随便说说罢了”。其实是感受到盲姑娘为生活所迫,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的热爱的无奈。盲人姑娘为自己说出的话在做解释,她不希望哥哥因为自己的话而产生压力。
6. 德 贝多芬为穷鞋匠兄妹 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 月光曲
【详解】本题考查了课文的理解能力。
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月光曲》本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激发了贝多芬即兴创作了《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7. 纯熟 盲人 一缕 淘汰 停顿 病入膏肓 高楼 陶器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纯组词:炉火纯青、纯朴、清纯、纯利等。
盲组词:雀盲眼、色盲、半文盲、夜盲等。
缕组词:缕陈、千丝万缕、蓝缕、缕缕等。
淘组词:淘米、淘汰、淘金、淘箩、大浪淘沙等。
顿组词:茅塞顿开、顿时、困顿、劳顿等。
肓组词:病入膏肓、膏肓、肓膜、肓膏等。
楼组词:楼房、城楼、大楼、高楼、楼梯等。
陶组词:熏陶、乐陶陶、白陶、陶瓷、自我陶醉等。
8.我最喜欢听《春江花月夜》这首曲子。每当听到这首曲子,我的眼前就仿佛出现了一轮明月从海天相接处缓缓升起的美丽画面。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题要说出自己喜欢的曲子的名称及喜欢的原因即可。
9. 斑斑驳驳的,像水里游动的鱼。 贝多芬记录《月光曲》。 盲姑娘对哥哥说,让他别难过,盲姑娘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10.水天相接 微波粼粼 一缕一缕
11.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这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的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12. 月亮升起,海面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穿过微云 海面波涛汹涌
10.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填空能力。
语段选自课文《月光曲》,原文: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波光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11.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
语段主要写的是皮鞋匠听到贝多芬弹奏的曲子后所产生的联想,其中“皮鞋匠静静地听着”这句话写的是实在事物,“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鄰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 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是皮鞋匠听到贝多芬弹奏的乐曲后产生的联想。
12.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
语段主要写的是皮鞋匠听到贝多芬弹奏的曲子后所产生的联想,阅读语段内容“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可知,皮鞋匠的联想描绘的第一幅画面:月亮升起,海面微波粼粼;“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可知皮鞋匠的联想描绘的第二幅画面是: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可知,皮鞋匠的联想描绘的第三幅画面:海面波涛汹涌。
13.水天相接 一缕一缕 波涛汹涌
14.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15. B B A C
13.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的默写。
从原文“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可知答案案。
14.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可知,这是皮鞋匠联想的语句。
15.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1)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这句是盲姑娘听到曲子后联想的内容,是音乐艺术的巨大感染力给她带来无穷无尽的想象,她想象自己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并不是真的看到了大海。
(2)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第①句:月亮升起,海面平静。从这幅画面可以感受到音乐的轻柔舒缓。第②句:月亮升高,风起浪涌。从这幅画面可以感受到音乐气势逐渐增强。第③句:月光照耀,波涛汹涌。从这幅画面可以感受到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