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一、选择题1.在淮海战役中,华东解放区组织出动民工 150万人,担架 30.5万副,大小车88 万辆等,为淮海战役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材料反映了解放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 B.解放军作战勇敢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 D.党中央指挥正确2.下列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金田起事有义名,江山半壁不前行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3.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是A.国民革命运动 B.国共十年对峙C.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4.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全国性反攻”开始的主要标志是( )A.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 B.百万雄师过大江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5.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打了无数胜仗。下列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是A.四渡赤水B.百团大战C.淮海战役D.上甘岭战役6.下图是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热河路广场中心的渡江胜利纪念碑,它形同一艘乘风破浪的战船。纪念碑落成于1979年4月23日,当时是为了纪念渡江战役胜利A.30周年B.40周年C.50周年D.70周年7.物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图示有助于我们了解( )转战陕北,粉碎敌人重点→挺进中原,转入战略反攻→三大战役,进行主力决战→渡江战役,推翻反动统治A.国共十年内战的主要进程 B.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历程8.诗歌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白山黑水一盘棋,战锦方为决斗时”“杜李邱黄哀暮霭,刘陈邓粟笑朝晖”“华夏岁时冬又春,雄师百万骋平津”,这三句诗体现的历史主题是A.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 B.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C.工农红军进行战略转移 D.人民解放军转战陕北9.下侧的老报纸可以用来直接佐证A.淮海战役取得了胜利 B.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C.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 D.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10.下图体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土地革命时期 B.全民族抗战时期C.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11.下列关于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三大战役中歼敌最多的是淮海战役B.三大战役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是平津战役C.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D.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主力决战12.《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写道:“1948-1949年冬季的几个战役结束后,随后的一切急转直下。由于主要力量被摧毁,蒋介石政府的倒台已是不可避免的结局。”这说明( )A.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失败已经是必然B.渡江战役后,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垮台C.国民政府统治政治腐败,发动内战不得民心D.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13.“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这一规定是解放战争胜利的( )A.根本原因 B.指导思想 C.人力物力保障 D.必然结果14.1947年解放区土地改革能够普遍实行的因素不包括A.《中国土地法大纲》顺应了广大农民的要求B.人民解放军已经开始全国性的大反攻C.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土地改革总路线D.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15.1949年4月23日,“京电号”轮船(如图),冒着密集炮火,将解放南京第一梯队的解放军指战员运送过长江,被称为“解放南京第一船”。“京电号”轮船见证了( )A.太平天国都城天京的陷落 B.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中原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被消灭 D.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二、综合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蒋介石这三封电报,将中国共产党推向了风口浪尖,使其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不去,蒋介石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把“不要和平、挑起内战”的罪名扣到共产党和毛泽东身上。去,无异于深入龙潭虎穴,毛泽东的安全如何保障 张学良被长期监禁,国民党元老胡汉民、李济深曾被软禁的遭遇,即是前车之鉴。——摘编自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红色故事》(1)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 并说说这一事件对当时的中国产生的影响。材料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带领人民在解放区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到1947年下半年,解放区2/3的地方已基本上解决了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问题……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等,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划分新的贫困线,把更多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这是巨大的社会进步。(2)指出材料二中保障“耕者有其田”的法律文献。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中这一事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挥的作用。(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17.观看下列三幅照片,并阅读文字材料,回答问题。注:图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了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作出正式的决定。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完成了国民党的改组。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本形式的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策略的成功,形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创了反帝反封建革命的新局面。在这场国共两党共同进行的战争中,两党一致对敌,北伐军将士英勇奋战,以鲜血和生命换来了辉煌战果。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它播下的革命火种,影响十分深远。图二1937年7月7月,爆发了卢沟桥事变。中国共产党立即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军队团结起来,抵抗日寇。中国的全面抗战自此开始。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事实上宣布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统一战线形成。党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得到很大发展,抗日根据地不断扩人。党在各根据地普遍建立“三三制”的统一战线政权,争取团结了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和其他中间力量。党建立了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的合作关系,获得广大的同盟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的坚持,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这期间,毛泽东作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的著名论断。这一时期的统一战线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图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5年8月,抗战胜利以后,全国人民热切希望能以和平、民主和团结的方式建设国家,继续坚持两党合作,团结其他民主党派和一切爱国力量,为建设新中国而共同奋斗。但是事与愿违,历史的发展不是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的意愿,坚持独裁的反动立场,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悍然发动了反革命内战。为了推翻蒋介石的反动政权,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在推翻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斗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也成为我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请回答:(1)上述图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从上述图文材料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点?(2)根据所获取的信息,你能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C2.D3.D4.C5.C6.A7.C8.A9.D10.C11.C12.D13.C14.D15.D16.(1)事件:重庆谈判。影响:重庆谈判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2)《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和物力保障。(3)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的支持;军民的英勇作战;正确的方针策略等。(任答一点即可)17.(1)A。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进程中创立的统一战线的名称、内容、作用等(2)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