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课堂练习化学试题(含手写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课堂练习化学试题(含手写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化学课堂练习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工业制取氧气 B.过滤法除去食盐中的泥沙
C.工业制取二氧化碳 D.将镁带接入电路探究其导电性
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灰石 B.干冰 C.稀盐酸 D.洁净的空气
3.下列仪器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集气瓶用于收集或贮存气体 B.玻璃棒可用于搅拌、引流液体或转移固体
C.量筒不可以用来溶解固体 D.加热时,蒸发皿内液体不超过其容积的三分之一
4.物质世界丰富多彩,下列关于身边化学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B.液态氧气具有可燃性,用作火箭推进燃料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
D.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制作电线
5.化学学习让我们有了很多收获,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认识物质俗名 ①固体二氧化碳——干冰 ②氢氧化钙——熟石灰 B.注意实验安全 ①鉴别化学药品时可以品尝 ②实验步骤可以随意颠倒
C.健康生活方式 ①抽烟有害健康 ②油炸食品可以多吃 D.合理利用资源 ①钢铁表面刷上油漆,防止生锈 ②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6.下列变化与缓慢氧化无关的是
A.植物的呼吸 B.蜡烛燃烧 C.橡胶老化 D.钢铁生锈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生成黑色固体 B.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产生刺激性气味 D.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生成氧化铜
8.如图是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实验中电烙铁的作用是通电放热,点燃硫粉
C.实验过程中气球先膨胀后收缩
D.将氢氧化钠溶液换为细沙也能达到相同的目的
9.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9.4g食盐,当指针偏左时,正确操作是
A.减少食盐 B.增加食盐 C.增加砝码 D.向右移动游码
10.小科的爸爸给患病的奶奶购买了一台“便携式制氧器”,其原理如图所示。小科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湿过滤仓利用氧气不溶于水的原理,使氧气湿润
B.根据加湿过滤仓中气泡产生速度,判断氧气排出的快慢
C.要防止输出氧气的管道堵塞,避免引发安全事故
D.夏天鱼缸中溶解氧下降,可用该仪器给鱼缸中的鱼供氧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给分。有两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1.下列不属于氮气用途的是
A.用作灯泡的填充气 B.用作火箭的燃料
C.用作粮食的保护气 D.用作制氧气的原料
12.下列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正确的是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检验二氧化碳既可以用澄清石灰水,也可以用燃着的木条
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种物质参加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C.木炭、镁带等物质燃烧都是放热反应
D.一种物质只能作为一个反应的催化剂
14.化学实验过程必须高度重视实验安全.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使用酒精灯时不慎打翻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
B.常温下可以将高锰酸钾和硫粉等易燃物混合存放
C.把玻璃管插入橡皮管时,将玻璃管一端用水湿润后稍稍用力旋转插入
D.点燃镁条时,应该用坩埚钳夹持,并置于石棉网上方
15.下列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细铁丝在O2中燃烧 C.检验CO2 D.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40分)
16.(6分)用数字和符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2)可制作烟花、照明弹的金属
(3)生石灰 (4)氨气是由 元素组成
(5)一种暗紫色固体 (6)碱式碳酸铜
17.(5分)实验操作在化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从以下仪器中按要求选择:
A.试管 B.漏斗 C.烧杯 D.酒精灯 E.胶头滴管
F.玻璃棒 G.铁架台 H.10mL量筒 I.50mL量筒 J.集气瓶
(1)用作热源的仪器是 (填序号),可以直接加热的容器是 (填序号);
(2)量取8.5ml水所用的仪器是 (填序号),若俯视读数,则所取液体实际值
(填“偏大”或“偏小”);
(3)组装一套完整的过滤装置需要使用的仪器有 和滤纸(填序号)。
18.(8分)某同学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后,决定对实验装置和药品进行改进。
他首先查阅资料得知,镁不仅可以在氧气中燃烧,还可以在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燃烧。
(1)该同学用镁条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装置气密性和操作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发现倒吸的水量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集气瓶的五分之一。
(2)该同学思考过后,对反应物进行了优化,分别用铜粉、红磷进行如下图的实验。
A B
①图A实验过程中,需要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目的是 ,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装置B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左侧水面最终停留在刻度 处。
19.(11分)根据下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b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 若用B装置制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为了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气流,装置B应进行的改进是 。
(3)某同学在实验室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原料是   和   ,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与装置B相比,C装置的优点是 ,收集二氧化碳最好选择E装置,理由是 。
(4)实验室常用装置A制取甲烷气体,由此可知,制取甲烷的原料可能是 (填序号)
A.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 B.碳酸钠固体和水 C.二氧化碳和氢气
20.(10分)在学习中我们常常需要通过科学探究来认识物质,请你一起参与下列实验探究。
【探究一】:探究催化剂种类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常温下,在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分别加入1g二氧化锰和x g氧化铜,测量各生成一瓶(250ml)氧气所需的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Ⅰ Ⅱ
反应物 20克5%过氧化氢溶液 20克5%过氧化氢溶液
催化剂 1 g 二氧化锰 x g 氧化铜
时 间 46 s 84 s
(1)上述实验中最好选择 法收集氧气。实验Ⅱ中x的值应为 。
结论:MnO2和CuO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都有催化作用,且MnO2的催化效果比CuO好。
(2)某同学提出疑问,认为该实验不能证明CuO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必须补充一个实验,操作为    。
实验发现,经过较长时间(大于100s)后,只收集到了极少量气体。若要进一步确定CuO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证明 。
(3)反思:CuO催化分解双氧水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与时间关系图像错误的是
A B C D
A B C D
(4)某同学还想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
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不同现象,他能
得到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探究二】: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将CO2气体按右图装置进行相关实验:
(1)若观察到
现象,则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2)C中出现浑浊现象,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3)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 ,该实验能证明二氧化碳具备的化学性质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