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和朋友在一起 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和朋友在一起 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4.1和朋友在一起
一、教学概况
课题 和朋友在一起
课时 1课时
教学对象 七年级中学生
课 程 目 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同学们养成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初步形成有关友谊的正确价值观。
知识目标:知道人际交往范围和内容是随年龄增长不断变化的,领会梳理朋友圈的重要性,理解朋友的影响力和友谊的力量。
能力目标:同学们能够运用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朋友圈的梳理,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扩展朋友圈,学会辨别朋友的影响力,做出客观的选择。
素质目标:能以客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和社会现实,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树立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
教材 分析 本节课是全书第二单元开篇的第一课,内容上旨在帮助同学认识友谊的珍贵,引导学生探寻友谊的真谛,缔结真挚的友谊,学会正确处理朋友间的关系。在结构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了上一单元了解自己、认识成长的同时为后面三课乃至其他方面的人际交往课程的学习都做了必要的铺垫。
学生 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且发展不平衡。渴望友谊、重视朋友的心理比较突出。但学生在对朋友和友谊的认识上还比较冲动,缺少理性的思考。这一阶段学生的朋友观也正在形成阶段。学生对友谊的力量的认识可能不够全面或者不够准确。所以我将通过列举同学们身边常见的各种实例加以分析和引导让学生们能够正确对待身边朋友圈的变化,理解友谊的力量。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懂得朋友的影响力和重要作用,这是本课教学的落脚点,是本课教学的主体部分。 难点: 体会和朋友在一起的感受,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在现实生活中处理好交友的问题还是比较难。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学会如何思考;
案例分析法:充分利用现实社会及生活中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意识观并学会分析现实问题。
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的有机结合,增强直观感。
教学设计理念 学生主体理念。通过多次设置课堂交流环节,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过程,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2.价值导向理念。教学活动向教学目标看齐,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以充分有效地实现本讲价值目标为导向。 3.问题引导理念。教学过程中设计互动问题,用问题来启迪学生不断思考,推动教学过程不断深入和完成。 4.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理念。将社会现实和中学生身边的案例与理论紧密联系,解释和说明为什么要做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时代新人,消解理论学习的枯燥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得生动,听得明白,下课后持续思考,继续追问,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案设计
课 程 导 入 导入新课。我会通过两张图片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讲述苏轼和张怀名在被贬谪时相互陪伴、互相温暖的故事。景导入、视听结合。通过讲述两位诗人在人生低谷时相互陪伴、收获温暖的故事,突出友谊的强大力量,以及朋友的重要性。并提出问题让同学们进一步思考和朋友在一起时我们的收获和体会,以及与一个真正的朋友和谐相处对于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重要。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和朋友在一起”
案例导入:导入新课。我会通过两张图片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讲述苏轼和张怀名在被贬谪时相互陪伴、互相温暖的故事。
课程讲解 一、朋友圈的变化 活动一:正确认识朋友圈的变化,了解我的朋友圈。 内容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 39 页“我的朋友图”交流表格填写情况。并提出问题:(1)你写了几个朋友的名字 选取一个人,说说你们之间的友谊。(2)通过以上表格的填写,总结一下你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大家的朋友圈发生了变化;有的同学的朋友圈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有的同学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有同学感叹越长大越孤单,寻找友谊似乎更难了。大家觉得呢 2.生活中需要友情活动二:我的交友困惑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40页“探究与分享”内容,思考问题;(1)随着年龄的增长,寻找友谊更难了吗 (2)你会因为怕麻烦而拒绝友谊吗 为什么 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生活中需要友情。没有友谊的生活是没法过的。得不到友情的人将是终生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在交友的路上,虽有苦涩与泪水,但只要彼此真诚相待,和善相处,就会收获美好的情谊。你就会感受到友谊的力量。
二、朋友对一个人有巨大的影响 活动三:体验友谊的力量 过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身边有什么样的朋友,我们就容易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是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 事例:小龙的变化。小龙是某校初二2班的学生。上初一时,小龙活泼好动,非常贪玩,时常违纪。虽然对数学有一定的兴趣,但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在班级位于中下游。上初二后,班级新调了座位。前桌的小天成绩优异,数学成绩尤为突出,各方面表现出类拔萃。同样喜爱数学的两人,很快有了共同的话题,从课下探讨数学问题,到周末相约一起游玩,无话不谈。小天喜欢打篮球,小龙就成了陪练。一学期结束了,老师和同学们发现,原来那个贪玩的小龙不见了,现在的小龙,文明守纪,学习踏实努力,成绩进步显著,数学成绩尤其突出,还成为了班级篮球队的替补队员。 提问1:小龙身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提问2:带来这些变化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提问3: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点拨: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三、朋友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我们要善交益友 活动四:同学们填写教材41的“朋友影响力”图,让同学们分享讲述自己的故事后。请同学们思考朋友带给我们的影响一定是积极的吗 教师引导:交友要讲原则,善交益友,不交损友。仔细分析“朋友的影响”,看看这些"影响"都是什么性质的影响 如果是积极的影响说明了什么 引导: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之分,如果是积极影响说明我们交到的是益友。益友"的标准是什么 引导:《论语·季氏篇》孔子言论(见幻灯)归纳:益友就是能帮助自己上进的朋友。 说明:相反那些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我们要远离。把那样的朋友通常称为"损友”。 带给我们的启示:交友要讲原则,善交益友,不交损友。
四、要珍视友谊 过渡:我们与益友之间建立的友谊对我们产生哪些力量 活动五:续写:因为朋友.…… 因为朋友,我们少了几分孤独,多了些许温暖因为朋友,多了一份对自己的欣赏;因为朋友,我们学会了更好的与人相处因为朋友,我们... 归纳整理:朋友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历程,友谊促进了彼此的进步;朋友让我们学会了与人相处,友谊让我们享受到了交往的快乐;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美好。
课程 小结 朋友圈的变化 朋友的重要作用 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朋友圈的重要性和作用、友谊的力量和影响。希望同学们可以在生活中壮大自己的朋友圈,获得真友谊。能结交到亲密的朋友是一种幸福,而拥有对自己有深刻而良好的朋友则是人生的幸运。愿同学们于茫茫人海中找到真正的朋友,享受友谊的美好。正所谓“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让我们用学识不断充实自己,并与朋友一起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我们要学会分辨朋友对自己的影响,从而发展积极健康的友谊!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很高,都想讲述与朋友之间的故事,但课时有限,学生有意犹未尽之感,同时课堂秩序也显得有些乱,今后要注意及时调控课堂节奏。能结交到亲密的朋友是一种幸福,而拥有对自己有深刻而良好的朋友则是人生的幸运。愿同学们于茫茫人海中找到真正的朋友,享受友谊的美好。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及时完成本章节内容所对应的课后练习题,即使复习。对下一节课要将的内容进行大致的浏览和预习。
课 后 反 思 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简单分析如下: 本节课的优点:  1.利用视觉错觉图导入新课。利用视觉错觉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让学生自行阅读材料,自己搜索关心的内容,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 3.精心选材,事例贴近学生的生活。 本课不足: 1.时间安排有待细化。 2.没有对学生发表的见解进行深入点评。
板书设计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第一节 和朋友在一起 一、我的朋友圈 1.正确认识朋友圈的新变化 2. 生活需要友情 二、友谊的力量 1.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 2.交友讲原则,善交益友,不交损友 3.友谊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